从2020到2022,新冠疫情叠加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一场严峻的生存危机。
当下,市场经济全面出清,行业冷酷洗牌,世界经济继续探底。众多中小企业及创业者面临着生产链、资金链、运营管理和发展转型等诸多问题。在这百年大变局时代,市场充满不确定性。
面对危机,有人损失惨重,也有人却由此抓住背后隐匿的机会。
丘吉尔曾说,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对那些真正做好准备的、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而言,危机从来都是机会。那么,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该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捕捉市场背后的机会?又该如何部署危机战略?
5月7日,围绕“疫情影响下的企业危机战略及生存发展之道”,由北大青年CEO俱乐部和业旺集团主办,正和岛协办的第一期“创投思享会”在北京顺利举行。

与会人员合影
“创投思享会”是为了给2021级光华管理学院MBA同学提供一个思想碰撞和探讨交流的平台而诞生的系列活动。首期“创投思享会”邀请到了知名投资人、青年企业家、行业专家等嘉宾,通过解读新冠前后的经济格局巨变,与MBA同学共同研讨疫情影响下的企业危机战略及生存发展之道。

由业旺集团副董事长、北大青年CEO俱乐部副秘书长郝希彬主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路江涌教授致辞,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番茄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勃、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3位嘉宾,分享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真知灼见,共同碰撞思维火花。

“企业增长战略”-“企业生存战略”:“疫情影响下企业危机战略生存发展之道”的思考
对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路江涌教授在致辞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在2020年1月底2月初,我就写了一本书《危机共存》,这和我自己研究的企业战略蛮相关的,通常讲的战略是企业增长战略,现在可能叫‘危机战略’,甚至‘生存战略’,所以在发展之前,可能要先生存下来,这是我对这个题目的简单理解。”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路江涌教授线上致辞
什么是危机?路江涌教授认为,危机是在一些确定性中间孕育着不确定性,在连续性中间隐藏着不连续性,如果我们看不到,可能会对危机的到来没有足够的准备,很难积极应对。危机终会过去,第一个表现就是我们重新找回了连续性,在危机后期,或者危机之后,连续性会重新回来,会有新的发展方向,新的机会。
战略就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在不连续性中创造连续性。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第一是找方向,第二是找到那批独角兽。因此,我们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当你发现方向日渐清晰,就进入到了成长状态,应对过程中的不连续性,把困难克服掉,然后就进入相对平稳发展的状态,业务逐渐成熟,到后面环境又变化,又有新的不确定性,这时候就要转型了。
路江涌教授认为,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是很多事情的根本,现在全球还在高位,疫情走向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时候我们要确定一些东西,坚决克服各种问题,你有了确定性,你就一定能够获得胜利,获得连续性。
宏观经济形势分享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分享了当下宏观经济基本形势。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线上分享
疫情之下餐饮赛道的机会及投资逻辑
本期创投思享会中,番茄资本创始人王勃是以问答访谈和交流的形式进行,并主要围绕餐饮行业对十多个核心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和分析。
王勃分析了近几年餐饮行业投资的变化,总结出行业面临的挑战和蕴含的机遇。内容涵盖许多案例,观点新颖独到,深刻且透彻地揭示了行业本质,也清晰指出了利好细分赛道的发展趋势。
以下为部分精彩摘选:
郝希彬:您认为疫情时代下,最令餐饮企业措手不及的事是什么?是停止线下堂食,还是用工成本增加,还是其它原因?
王勃:我们专门是投餐饮产业的,从2015年到现在差不多有将近7年时间,在这个产业里也做了很多生态布局,包括我们有一个数据库,基本上可以查到每个品类品牌发展的情况,还有一个培训板块,培训2000多个餐饮品牌。
我们还有很多餐饮专家,如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的、财税的、人力资源的等等,我们把餐饮品牌和供应链打通,数据库里也有多家供应商,在7年多时间里打造了比较完善的生态。
回到当下的疫情,我们从2015年到现在经历了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投餐饮是很难投的,因为经营的都特别好,根本不缺钱,做餐饮投资就是“磨破嘴、跑断腿”,很难投进去,如果餐饮不挣钱,你投它也没有价值。
你要投肯定是投盈利特别好的,但盈利特别好的又不缺钱,像我们去年投的几个项目,如吉祥馄饨,去年有6000多万利润,拿了2000万来分红,甚至很多企业感觉你给我那么多钱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花。
但今天有个很大的问题,你的现金储备是不是足够,因为疫情线下店不能开,现金储备是不是能够保障你的未来,应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所以,现在手里有现金的企业是很舒畅的。
我觉得疫情给餐饮很大的教训是,餐饮日常经营比较好,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有一些大的黑天鹅事件,没有很好的现金储备,可能是很大的问题。做餐饮投资,现金是很重要的部分,可能更多在于你能不能给它很多赋能支持,这就是我们在餐饮行业达到很深度的生态赋能资源。
疫情对餐饮行业有什么影响?
第一个影响,现金流猝不及防,可能核心还在于对疫情未来的不确定性,到底是到今年年底,还是到明年,还是到后年结束,这可能是对线下实体行业产生最大不确定性的影响。
第二个影响,对餐饮行业来讲有几个固定成本,如你的房租,开不开业都是要付的;你的人工,营不营业员工的工资还是要发的,就导致很多餐饮企业这两三年虽然有发展,盈利有增长,但利润受到了很大影响。
餐饮现在应对的方式是什么?特别是投资企业都在跟物业谈降租,争取把房租降低一半。
再者,人工成本方面有两个部分,餐饮一般是公司高管+门店员工,现在很多企业高管也都在降薪,有些企业可能会在公司层面上给些股权激励,门店员工主要是通过小时工方式去降低成本,或者你今天来上班有稳定工资,没有来就只有一个基本的工资保障,这也是可以保障企业有一个更好现金流续命的支撑点。
现在每家企业都在算,我的帐面现金在没有线下收入情况下能支撑多长时间,对餐饮行业有一点好处是,餐饮还是一个刚需,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还在于现金流入,未来能够支撑多长时间;成本部分,就是怎样降低开支,把难关度过去。
创业公司怎样规避法律及股权问题
本期创投思享会中,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央视特约评论员、法律专家岳屾山是以问答访谈和交流的形式进行,并主要围绕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和分析。
他从法律维度对疫情背景下的企业合规化经营进行了剖析,为企业搭建商业壁垒及法律护城河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能帮助初创者们规避很多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线上分享
以下为部分精彩摘选:
郝希彬:光华EMBA有不少的初创企业,或者小创业企业,或者已经在创业路上达成一定规模的中小型企业,您对这种刚起步的公司,在股权架构、组织结构、内控等方面有哪些合规的建议,避免初期成立时的小毛病未来酿成大祸?
岳屾山:这种情况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我们做律师经常见到夫妻、兄弟、同学等什么样反目成仇的都有,我们给大家的建议是丑话说前面,亲兄弟明算帐。
我们平时给大家做的介绍是在股权上多做一些设计,即要考虑到现实、现在,还要考虑到未来。一般来讲,如果不做复杂性设计,我们是非常建议一股独大的,虽然对小股东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对公司来讲,民主形式有时候会影响决策。
一股独大最理想的状态是2/3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决策,包括《公司法》的强制要求都能够满足,自己都能说了算,不成的话51%以上,或过半数也可以。
再者,如果确实股东很多,兄弟也很多,又想把股权做的很干净,那就要做持股平台,一般会建议大家做有限合伙,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做普伙、做执行人,包括未来要给员工一些激励,后期进来的人持股都可以放到持股平台上去做,甚至成立两个持股平台,一个是原始股东的持股,一个是专门给员工激励的持股,这样不会对公司本身直接产生大的影响,在股权变动方面,甚至人员变动方面,不会直接对公司产生大的影响。
假如没有那么复杂,还要考虑到怎么“离婚”的问题,但不可避免有时候可能会“离婚”,公司在法律上,“离婚”了就有可能是解散或出局,大家还要考虑设计好退出机制,如果公司出现僵局,出现两个大股东或者多个股东之间形成股权对峙,最终形不成有效的股东会决议、有效的董事会决议,没有办法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如何退出,哪一方退出,退出的价格是多少,都可以在成立公司之前做好相应的安排。
我们建议大家量身定制一个公司章程,然后进行备案,如果备案不允许,或者没法去备案,也要形成一个协议,然后进行下一步安排。
其实很建议公司里形成一个声音,哪怕我和希彬我们俩是很多年的好朋友、好兄弟,但在具体执行公司时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声音,到时候我委托他把我的持股权跟他保持一致,或者干脆把我的持股降低,通过其它方式对我进行补偿,保障他对这个公司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对未来投资者的进入也有好处。
希望更多校友加入北大青年CEO俱乐部
最后,北大青年CEO俱乐部秘书长蔡润维对本次活动做出总结并表示,希望吸引更多的90后、00后年轻创业校友,给大家搭建一个创新、创业、创造的服务平台,向社会真正展示北大人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
今年,五四校庆期间,“北大青年校友创新创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并启动了北大校友创新创业和北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平台——“未名科创”。蔡润维秘书长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团结在一起,以后我们也会把活动持续举办下去。”

活动现场剪影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