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新疆北大校友会庆祝2021年度教师节座谈会

来源:新疆北大校友会 时间:2021-08-30

为致敬教师之尊,铭记师育之恩,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8月29日上午,在第37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校友会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大厦12楼会议室特召开新疆北大校友会庆祝教师节座谈会。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有:昌吉学院中文系彭力一教授、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陈坚教授、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阿依古丽•阿吾里汗、昌吉学院中文系苏云教授、昌吉学院中文系王志萍教授、新疆北大校友会会长闫科培、名誉会长张野、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英、办公室主任方建平、副秘书长姜晓宏出席本次座谈会。会议由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英主持。

升国旗,奏国歌仪式

大家庄严肃穆地唱响国歌,在国歌旋律声中座谈会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大家一致认为,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伴随着新中国昂首前进的步伐,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育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事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新时代教师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伟大使命。庆祝教师节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成为国家关心重视教育,表彰教师功绩,提倡社会尊师重教的重要节日。

校友会办公室主任方建平为座谈会致辞

方建平主任表示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至今我们迎来了第37个教师节。恰逢建党一百周年,教育战线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是爱心事业,需要具备终生奉献的精神和情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教师节即将来临的时刻向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们予以崇高的敬意,并向关心支持新疆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及新疆北大校友表示衷心感谢,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校友会名誉会长张野为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

张野会长说到:今年是校友会首次召开教师节的座谈会,弥补了之前校友会这项活动的空白,意义深远。回顾中华文明的发展,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一直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历届学子都为新疆教育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医学院、新大、石河子大学等新疆院校均有北大人的身影,他们从事教育工作并且成为了新疆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及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祝贺在座教师校友教师节快乐!

昌吉学院中文系彭力一教授讲话

有着94岁高龄的彭教授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参与此次座谈会,感谢校友会对他的邀请。他深情回忆了他的求学经历,他对北大有着深厚的感情。当时的他酷爱文学,一直都把报考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志愿,最终以党员和军人身份考入了北大中文系。回想第一次进入北大校门的时刻,就被北大西门古色书香的氛围所触动。未名湖畔、博雅塔、华表、古松古柏、图书馆这一切场景都仿佛是在激励走进这个校园的学生都能好好读书。彭教授的老师马寅初校长曾说北大是全国拥有教授最多的高校,北京大学更是一直让尊师重教成为主流价值观的地方。和谐社会,必然是尊师重教的社会。一流大学,教师是第一人力资源。谈及恩师,彭教授感慨万千。老师的启蒙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影响了他的发展方向,最终引导他从事教育事业。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希望所有教师工作者都能肩负责任,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最后祝贺大家教师节快乐!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陈坚教授讲话

陈坚教授谈到,他与钟南山院士同年入校,1959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学习药学专业。药学专业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当地资源,结合当地的特殊性来针对性的实际应用。当初因深入到县乡进行招生工作,考察学生、复核学生情况时就发现新疆“大脖子病“很严重,于是就将个人的研究方向转向治疗新疆“大脖子病”。他发现新疆寒冷地区所产的亚麻油、红花籽油、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程度很高,可以采用注射不饱和脂肪油来治疗这一疾病。突破性的采用本地生物资源进行提纯,采用科学方法临床试验,先后治愈200多万人,最终消灭了“大脖子病”。陈教授还回忆到,改革开放后,新疆麻烟泛滥并随着烤肉等新疆食品进入北京,他也就有机会成为“大麻专家”。麻烟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其实可以充分利用其止痛麻醉的功效。陈教授还潜心研究大蒜已经四十余年,因为新疆是优势大蒜品种的主要产地,所以陈教授选择在新疆做大蒜提取物项目。领域设计原植物栽培、遗传基因、化学成分、药理学、药效学的研究。尤其对大蒜降脂、降胆固醇、抗血小板凝聚、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成果突出。由陈坚教授主持研发与国际接轨的“大蒜肠溶片”、“佳力神蒜大蒜肠溶片”等医药产品与科技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陈教授依然保持着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为技术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他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还有思考方式,完全地教给周围的年轻人,能为新疆培养出更多的年轻人才。

他提到新疆发展速度很快,教育领域也正在蓬勃发展,但是缺少跨学科学术带头人,缺少师资力量, 即便退休了也是可以通过老年科协或者学术讲座、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发挥余热,为新疆培养新人才。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阿依古丽•阿吾里汗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表讲话

她表示非常感谢校友会及闫会长的邀请。她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目前做的还不够,要时刻记得自己身为教育人所肩负的为国培养、输送人才的重任,要不断自我要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为新疆的教育工作做贡献。北大的进修经历对她影响深刻,她提到要牢记初心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发扬北大精神,关爱学生,为新疆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我们要珍惜老前辈们努力的成果,珍惜新时代生活的幸福感,像习近平主席所说的那样“把教师作为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

昌吉学院中文系苏云教授讲话

苏云教授表示很高兴参与此次座谈会 ,感谢校友会和闫会长的邀请给了大家这么一个温暖的活动。她作为外文学教师,自毕业后一直在昌吉学院工作,扎根教育工作34年。身为教师的她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并且在老一辈援疆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为自己后续的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大是中文系学习的最高殿堂,回忆起在北大进修的日子,她感触良多。在那里可以接收到了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的熏陶。自己也被老一辈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对自己业务方面帮助很大。苏云教授提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尊师还需师资强,广大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引领学生。

昌吉学院中文系王志萍教授讲话

王志萍教授表示,目前还没有返校就能够参与到校友会为教师节组织的座谈会感到非常感动。从事教育行业28年 从一开始报考师范学校的懵懂到现在坚定选择师范专业不后悔,这段历程里深刻体会了干一行,爱一行的道理,感受到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进修北大对自己人生影响特别大,97年从北大回来后,98年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也自此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北大老师对于自己学术研究的思路有很大启发。也明确了自己的发展道路。目前致力于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的推广工作。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为新疆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会长闫科培和名誉会长张野代表新疆北大校友会为彭力一、陈坚两位老教授赠送纪念品

闫科培会长做此次座谈会的总结性讲话

闫科培会长代表新疆北大校友会向老前辈及各位教师表示节日的祝贺,向奋战在新疆南北疆各地域的北大教育工作者表示感谢!教师节有助于形成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表达崇敬和感谢。教师的工作和教育的本身决定着祖国的未来,这也就给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生明确了肩负的社会责任。一个国家能否做好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和共产党的策源地,各族人民对北京大学寄予厚望,所以说北京大学应该走在让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最前沿,并且在发展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这样一个征程当中,要起到重要监督的作用。尊师重教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及教育传统。北京大学更是一直让尊师重教成为主流价值观的地方。和谐社会,必然是尊师重教的社会。一流大学,教师是第一人力资源。北京大学积极开展师德建设大会;设立“蔡元培奖”作为优秀教师的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创造条件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切实关心他们的健康、生活、学习与职业发展,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发扬兼容并包的光荣传统,尊重人才,吸纳人才。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北京大学致敬教师之尊,铭记师育之恩,尊师重教,构建和谐校园的体现。非常多优秀的北大人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扎根新疆,这就是北大人的精神。今天的座谈会就是为这些无私奉献在教育工作岗位的所有北大人致敬,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