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在习近平主席于6月25日下午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重温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展革命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等革命历史并给与高度评价的第二天,即2021年6月26日下午,西安北京大学校友会的校友们满怀激动与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隆重举办“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彬主持活动
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朱善璐应邀作主题演讲,西安北京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赵世超及会长王鸿信分别讲话,上半场活动由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彬主持。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兰新哲校友、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王建东校友、西安市鄠邑区委书记范九利校友、西安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宓维新、西安经开区原常务副主任张保中、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迁人)马知恩校友、西安泰康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峰校友、逯博士健康管理集团董事长袁彦峰校友、校友会副会长苏联菊、李郁、副秘书长程立军、黄菁茹、艺术团团长王翊和副团长王伟等出席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老中青校友近150人共庆党的百岁生日。
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丰富且有高度
首先,由名誉会长赵世超讲话。

赵会长精神抖擞健步上台,发表讲话:
我今天非常激动:一是见到北大原党委书记朱善璐同志,那是因为我是历史系的,朱书记是哲学系的,当年这两个系关系极为特殊和紧密,老师们在两个系交叉任课、交叉管理,非常成功;二是今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我发自内心的讲三件事,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
第一件,我46年出生,生在解放前,长在红旗下,小时候深深的感触到了父辈翻身解放所带来的那种喜悦,也坚定的认识到,没有解放,也就没有我的幸福的童年,更没有后来的健康的成长,我70多年的路能够走得比较顺利,完全靠的是中国共产党,所以我对共产党怀有深厚感情;
第二件,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我才上了大学,而且上的是当时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我是1965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当时困难时期刚刚过去,但是北京大学的生活水平要高于当时北京市的市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我享受的是二等奖学金,一个月18块5毛钱,除了吃还有零钱来购置生活用品和书籍,所以我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到今天回忆起来应该说还是历历在目,我记得我对我们家写的第一封信就讲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说北京大学很大;第二句话是北京大学很美;第三句话就是说生活很好,我在这里的生活天天像过年。
第三件,我在197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人生迈出的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入了党,我才有了远大的理想,有了为中国人民奋斗贡献一辈子的伟大报负,而且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步的走来,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都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想还应该知道和牢记的是,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这方面起了不可磨灭、不可代替的伟大的作用,今天我们请来北大原党委书记朱善璐同志,他就要给我们讲解并翻开《红楼播火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段震撼人心的、值得记忆的我们党史上的一页。我想通过朱书记的报告,我们一定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我们对中国共产党这种深厚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
赵会长还对校友会37年来的成立、生存、发展、变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简介,也希望继续得到母校及北京大学校友会的指导和支持。
然后,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朱善璐作题为《红楼播火与中国共产党》的主题报告。


朱书记说,能够在这里见到咱们各位校友并参加这样一个由西安北京大学校友会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活动,看着大家穿着统一鲜艳的、着有北大标志的红色服装,红红火火,心情很激动。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朱书记根据最新调研、考察、考证成果,用大量的事实讲述了李大钊的幼年时代的家庭背景及成长历程、从在红楼“播火”到榆林和绥德“点种”,以及中国共产党先有主义而后组建的细节及一生的丰功伟绩,许多内容乃首次听闻(有的尚未公开发表,这里从略),与会者备受教育,意犹未尽,深感震撼!
他讲到:“前不久我到了陕西到榆林和绥德,主要是考察100年前,李大钊先生他播火红楼的时候,他是怎么在陕北点种的。经多方考证,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是一所红色历史底蕴深厚的学校,创建于1923年,原名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4年夏,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西北革命的播火者、著名的人民革命教育家李子洲任校长。当年初冬,陕北第一个中共党团组织在此创建,学校成为西北革命的活动中心,与北大有密切的联系。这是100年前一个师范的学校在陕北高原上400多学生,80%左右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这种情况在将近百年前中国大地,我认为这个学校和陕北已经绝无仅有,我认为这应该我到现在还没看到超过他的水平的,应该在全国是罕见的,一个地区一个学校,青年人接受真理,相信真理,跟着真理,走成为一个学校这样一个走在全国最前头的学校。
最早的主要创建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全是北大的,最优秀的学生代表是毛主席。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三人在一个楼工作办公,将永远不可复制就那段时光,李大钊是馆长,毛泽东是图书管理员,陈独秀是文科主任,文科学长。
2018年北大校庆120周年,总书记来北大,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北京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和一批早期的革命者,马克思共产主义者在这读书工作学习的地方,他们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这是北京大学永远的骄傲与自豪!”
朱书记谈到,今后,将跟随李大钊在山西、郑州、山东等等全国各地的足迹和线索进一步考察。
最后,朱书记简要分析了当今令人担忧西方世界,不讲良心,不讲真理,不讲公正,看看中国最有希望。他勉励校友们一定要讲初心,讲良心,讲信仰、讲道德,讲人民的利益,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为强国做贡献,为母校争荣光!

校友会向朱书记赠送纪念品
接着,校友分享。
常务理事李坚分享
校友会常务理事李坚以《念念不忘那种信仰》为题,分享了自己祖父、革命先驱李梅羹的事迹,感人至深。
最后,王鸿信会长讲话。

王会长在讲话中代表校友会向朱书记表示感谢,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新的认识、收获和感悟,要求大家做到“三要三牢记”:要不忘红楼播火,牢记红船精神;要不忘民主科学,牢记兼容并包;要不忘爱国进步,牢记振兴中华。
文艺演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以歌为媒、以舞为介,一同回望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一同向建党百年献礼。该环节由付海婧和朱亮校友主持。
文艺演出在朱书记、赵会长和王会长与合唱团同台领唱、全体人员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大合唱中拉开帷幕。

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舞蹈《绒花》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五位北大学生家长应邀出演,舞姿优美,展现了世间的美好与芬芳,赢得了赞许和掌声。
艺术团团长王翊用她的专业水平的独唱将整个演出推上高潮。

《灯火里的中国》

《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灯火里的中国》在这一年诞生。2021年元旦在央视“初次露面”很是惊艳。“都市的街巷已灯影婆娑,社区暖暖流淌的欢乐,远山的村落火苗闪烁,渐渐明亮小康的思索……”。王翊团长满怀深情的将这首充满画面感的歌曲徐徐铺开,飘扬在庆祝活动晚会现场,动人的歌声带领观众穿越在都市乡村的灯火里,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歌唱小康社会里的幸福生活。
《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声优美动听,每一个音符都描绘着国家强大带来的幸福生活,唱出了人们拼搏收获的美满富足,全场爆以热烈掌声。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平均年龄50多岁的8位校友的表演唱《绣红旗》,刚一出场就迎来掌声。她们感情真挚,动作协调,再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者在狱中绣红旗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感人历史场景,激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艺术团副团长王伟的独唱《祖国,慈祥的母亲》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长江黄河欢腾着,欢腾着深情,我们对您的深情….”王副团长用浑厚动人的歌声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限忠诚,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赞美歌颂,令人感动。

诗朗诵《潮涌东方润——又踏层峰一百阶》
本节目由北京燕园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直属控股16家企业之一)出演。近年来燕园集团通过与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方政府的合作,逐步发展为以科创产业、教育产业、医疗大健康产业、医养居产教城融合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投资运营商,积极推动了地方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在陕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前景美好,未来可期。对校友会的工作也给与了有力的支持。

青年校友合唱《燕园情》
当主持人刚刚报出,20多位青年校友从会场的各个方向飞跃舞台,大有快闪的味道,虽事先未曾排练,但英姿飒爽,声音洪亮,唱响了北大人心中的歌,以意气风发的面貌展现出了最好的青春风采!
自2015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来陕工作的新校友近200名,他们在各条战线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为了参加本次活动和演出,有的从单位组织的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团建活动中赶来,有的推掉了其他事项专程来到等等,对青年校友的健康成长及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活力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一个节目——由艺术团奉献的联唱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游击队之歌》、《南泥湾》、《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绣红旗》、《走向复兴》,一首首穿越时代的经典红歌,赞颂了先辈前仆后继为革命的壮美情怀以及艰苦岁月时期军民对敌斗争的伟大创举,生动再现党的奋斗历程,歌颂党的辉煌成就,唱出了对先烈的怀念和崇敬,唱出了铭记党恩、爱国爱党的深情,唱出了“永远跟党走”、“走向复兴”的决心和豪迈,博得全场阵阵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