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春天的灿烂——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3周年校友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大学开幕

来源: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 时间:2021-06-02

2021年5月1日,以"春天的灿烂"为主题的北京大学校友书法作品展在燕园双创中心欢乐开幕,这是北大校友一年一度在五四校庆期间举办的特展。今年是北大建校123周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北大人以我手写我心,用书法这一纯粹的中国艺术记录下今年这个注定不一般的灿烂春天。

▲ 合影

北京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学长,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友会常务副会长王博教授,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攀教授,北京大学校友会执行副会长邓娅女士,北京大学校友会常务副秘书长、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向英女士,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执行会长郭俊杰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副会长王能宪先生,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副会长高宝玉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学术导师李彬先生,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兼教学总指导方建勋先生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

 

▲ 北京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学长

蔡武学长用"123"诠释了北大始终坚持的一股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两面旗帜——科学与民主;三个传统——追求真理、敢为天下先和兼容并包。蔡学长特别介绍了北大哲学系99岁杨辛老先生写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友会常务副会长王博教授

王博校长说,据他多年观察,北大校友做得最好的始终是两件事情,或者是基于使命的,或者是基于兴趣的。这次的校庆书法展恰恰是这两件事情的完美结合。王校长说,加强以书法为代表的艺术教育和研究才是北大应有的春天。他真切盼望北大223周年校庆时候,依然有北大校友书法展。

▲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攀教授

吴志攀校长从热播剧《觉醒年代》说起,指出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在建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年的校庆书法展,校友们以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校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等作为创作素材,展现了赓续五四运动传统,传承五四精神的深厚爱国情怀。

 

▲ 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执行会长郭俊杰先生

郭俊杰会长则展望了协会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他说,校友书画协会虽然是个群众团体,却也依旧有北大人一贯注重的学术性,并希望协会能够更多走出去,以书会友,带动更多交流与传承。

 

▲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副秘书长余毅女士主持

五月校庆,校友书法展如期而至。

连续多年在五四校庆期间举办的校友书法展览,去年因疫情暂停一次。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取得了重大胜利,今天展览又能重新开幕了!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周年,而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在建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次展览中,校友们以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校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等作为创作素材,展现了赓续五四运动传统,传承五四精神的深厚爱国情怀。

书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是一项校友参与人数众多、热情持续高涨、规模持续扩大的文化艺术活动。北大校友书法学习活动之所以开展得这么好,一方面是因为校友书画协会组织工作做得好,另一方面是有最好的老师精心指导,还有就是广大校友们的刻苦练习,极高的悟性,以及深深地热爱。

书法既是艺术审美体验,亦是个人性情陶冶。研墨运笔、临习古帖、精炼点画、安排章法,每日临池的习惯养成之后,我们看待世间的态度因此变得更为平和。时有焦虑的情绪会被舒缓,时有压力过度也会逐渐化解;持续地坚持下去,看外界景物的视野更为深远,思考问题的视角也更为广阔。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因为我们每次临帖,都在与魏晋先贤对话;每次写碑,都彷佛进入唐宋园林畅游。追古抚今,人伟大而又平凡,艺术精美而又日常,学以所用,用以所学,百姓日用即道,道法自然,无穷无尽。在追求自然、流畅、谦和与平淡的书法审美过程中,我们的人生观也不知不觉得到升华。

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当下,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时,书法教育与美育,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感谢老师教我们书法,感谢校友会和校友志愿者们的服务和帮助。

正是:

五月燕园美,同窗今又回。

条幅天地挂,信札南北飞。

归来临石鼓,行前摹汉碑。

三年五载后,刮目问是谁?

 

吴志攀  谨致

2021年5月

▲杨  辛《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吴志攀《大钊先生挥毫图》

浏览更多书画作品,请点击《“春天的灿烂——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3周年校友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大学开幕》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