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美东时间上午,北京时间晚上9点,大纽约地区校友会未名诗社举办线上诗歌朗诵会。十几位诗社成员通过Zoom屏幕交流,彼此问候,共同欣赏诗社成员的作品。
朗诵会由北大中文系校友李冬秀主持。当看到来自加州的李冬秀和来自新泽西州的北大国际政治系校友季敏虹共同出现在同一个画面时,身在上海的北大计算机系校友陶晓鹏发问是什么App能够把东西两岸的图像实时合成同一个画面,答案是坐上飞机从旧金山飞到纽约然后一起出镜!大家被逗笑的同时也感慨终于看到战胜疫情的曙光了。现任大纽约地区北大校友会会长、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校友余歌代表校友会首先发言,赞扬诗社具有凝聚力,也表达了对诗社活动的支持,并且祝愿诗社越办越好。诗社第一任社长、现任大纽约地区北大校友会副会长、北大国际政治系87级校友季敏虹随后发言,风趣幽默地回顾了诗社的历史,在镜头前展示了珍贵的诗社创社宣言;北大东语系校友张枫以“比北京话还要标准的普通话”朗诵了他的《五四,你的生日》(校庆三首 | 纽约未名诗歌 · 第310期);北大化学系校友、现任诗社社长李国青因为正在飞行旅途中(更准确地说是在大约一万米高空)无法亲自参加,创作了《枝条之歌》,由北大地球物理系校友、曾经的北大广播台主播杨光代为朗诵;北大东语系校友郭青给大家带来了由北大俄语系校友、著名诗人兼音乐人洛兵配乐的诗朗诵《写给芭蕾》,把她对芭蕾的热爱用诗句展现得淋漓尽致;北大计算机系校友陶晓鹏现场认了两位重庆老乡后分享了他的《意外的闲暇》,咀嚼平凡生活里的特别感受;中场特邀表演嘉宾是北大城市规划管理系校友李雪莹,她现场钢琴独奏了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和音乐剧《悲惨世界》选曲“I Dreamed a Dream”,琴声时悠扬时热烈,令人沉醉(船歌(为柴科夫斯基钢琴曲《四季 · 六月船歌》填词)| 纽约未名诗歌 · 第145期);北大化学系校友王昊也是人在旅途,无法亲自参加,也请杨光校友朗诵了他的《沉默》,诗短意深长;北大法律系校友王晓东(a.k.a诗人错河)除了朗诵“谢娘亲”提前向各位妈妈校友祝贺母亲节快乐之外,同时为预防技术故障不能上线还准备了视频朗诵自己的诗作《酒歌》,感动了每一位听者;北大生物系校友王倩朗诵了《一个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口述》,通过一个从小生长在海淀的出租车司机之口,为很多在海淀区居住多年却仍然对海淀陌生的校友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海淀沿革图(一个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口述 · 第9期);北大生物系校友谭磊因为技术问题无法上线,发来他视频朗诵自己的《观影“情人“》组诗,“用律诗这个最东方、最传统的方式之一表达对一部与东方审美截然不同的艺术作品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观影《情人》| 纽约未名诗歌 · 第171期);诗社第二任社长、北大物理系校友之明朗诵了自己的《未名青柳》,那青柳拂拂荡漾未名湖的画面,触动了我们共同的心田;北大图书馆系校友、曾经的北大广播台编辑召含朗诵了自己的《123校庆随想》,用她甜美的声音诉说我们熟悉的旧日,并且引发了大家关于北大广播台播音风格的讨论(在大家的要求下,杨光非常专业地再现了革命播音式和正常播音式,传神至极),划分出了“听着Love Is Blue曲子走向饭堂”和“没听过北大广播台播放Love Is Blue”的辈分。北大物理系校友朱阳还教了大家一个改善Zoom光线效果的小贴士……最后,接任下一任诗社社长的北大英语系校友张达红发表了简短的就任感言,感谢校友们的信任,感谢校友会的支持,特别感谢余歌会长抽出时间亲自参加云聚,期愿大家一起在诗社这片温暖的园地收获更多。
两个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大家在依依不舍中互道告别,希望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再次欢聚。这里让我们引用“纽约未名诗歌”创刊词来发出我们共同的心声吧!
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比如,我们聚在一起,写诗,做文章。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这儿的许多人,分享着一段共同的生活经历,更是因为我们对诗文的热爱,和我们共同感受到的、对生活难以割舍的爱恨情愁。我们在这里表达的,是我们的观察、体验和感受。但我们相信,这里的许多感受,也是人类共通的。看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就像看稀薄的墨汁儿在宣纸上浸润开来那样无助。就像人的出生和死亡。就像花的生长和凋零。就像大雁飞过不留声息。就像我们写诗。 里尓克在《马尔特• 劳利兹• 布里格随笔》里说,作为诗人,“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我们必须能够回想:异乡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渐临近的别离。。。想到寂静、沉闷的小屋内的白昼和海滨的早晨,想到海的一般,想到许多的海,想到旅途之夜,在这些夜里万籁齐鸣,群星飞舞。。。”
我们必须寻找。我们必须倾听。我们必须思想。我们必须发声。
欢迎路过。欢迎一起走一程。
附:本次朗诵会作品
(部分诗歌曾经在纽约未名诗歌周刊发表,请点击上文中的链接欣赏)
【枝条之歌】
李国青
在春天里
在春天的风里
枝条吐芽
新枝生成
前路从此出发
希望从此同行
生于枝干
在众多之中
生在湖畔
邂逅湖底的精灵
历经磨难与精彩
不同的春夏秋冬
嫁接与延伸
从新绿到长成
有春风得意
也有折断的痛
万千枝条
万般情景
枝附于干
赖于根
相依于彼此
相逢于时空
背负着使命
随风呼应
枝条之韧
不乏信心
力量
来自微薄的相加
持久
就是细微的聚凝
枝条之梦
不离春风
理想
来自现实的再造
希望
就是使命的传承
【写给芭蕾】
郭青
你是
静穆的希腊女神
雕像
忽然插上了翅膀
是山间飘动的浮云
湖面乍现的晨光
你是
激情在空中烟火般地
绽放
爱意于足尖诗篇般
潺潺流淌
是曼妙的柔臂伸向天空的
倾心祈求
仙女的颈项低伏于尘土的
哀哀凄凉
是森林深处弥漫的
甜蜜,欢喜
月光下欲语又停的
迟疑 ,徬徨
你是音乐与肢体
如诉如慕的缠绵,
花朵在指端的疯狂
生长
白玫瑰于风中的
摇曳停留
蓝色暴雨在闪电间的
瞬息飘荡
是爱的漩涡中
麋鹿的追逐跳跃
天鹅埋下头颅
深深的悲伤
你是天色欲曙的
血色狰狞
湖水上滑过的
紫色月光
你是狂欢的风
醒来的梦
流动的音符
灵魂的游荡
生命转瞬即逝的
刹那忧伤
是江河入海
夜鸟归林
舞者不知其所
观者恍然若亡
你是心灵独语的
低喃和旋转
梦的舞步
腾空飞翔
【沉默】
王昊
我们坐在凳子两端
没有说话
我们不知道
如何开始交谈
偶尔掉出不达意的词
也连忙拾起
沉默是一堵墙
我们用来挡住
画中冰冷的目光
凝视 有时我们试图远行
以为可以摆脱目光的困扰
实际只是把
沉默搬到另个地方
【意外的闲暇】
陶晓鹏
去接孩子的路上,
老师突然发来通知,
“今天孩子在学校参加活动,
要很晚才放学,
已通知孩子妈妈去接。”
立即停下自行车,
片刻不知该往何处,
意外降临的空闲,
竟让我茫然无措。
才发现,
洒下的阳光正正好,不冷不热,
头顶的天空正正好,蔚蓝清澈,
远处的草地正正好,绿意盎然。
这是四月的一个下午,
直到四月快结束,
我才发现它的美,
这美来得太突然,
我不知如何享用。
如果早一天告诉我,
如果早知道有这大好的一点时光,
我定不会踟躇在这车流的风尘中,
岂能让它轻易划过,
可以去咖啡厅、图书馆、校园讲座、同学闲聊......
我这么想着,
到路边店买了一支棒冰,(注释:平时给孩子买,我自己从不买)
我咬着棒冰,推着自行车,
慢慢走回家。
【酒歌】
错河
向天求其怜
万事难一全
对酒要一醉
从不违我愿
一灌五百杯
心坛从此满
真魂如油浮
一引我即燃
江山谁涂乱
乾坤醉可转
倾尽旧时淤
醒来又青天
莫管酒贵贱
得醉同成仙
醒时无知己
醉过有共欢
万事皆为酒
生为醉时癫
苍天负万事
一醉我又燃
【谢娘亲】
错河
张臂难阻风
执火怎驱冬
但有慈母在
贫家灯也明
【未名青柳】
之明
风吹走了几十个春季,
湖边柳的长发,
已垂到绿水里,
点起一圈圈涟漪。
象唱针在唱盘上划过,
回放着曾经的校园歌曲。
柳枝纤纤如笔,
勾画出晨曦中的博雅剪影,
青春的步代匆匆而笃定,
脚印刻入湖边的青石小径。
背诵外文的朗朗晨读,
和着柳丛中飞出的鸟鸣,
惊醒了那尾永远龙腾的石鱼。
柳条婆娑起舞,
扰乱了未名银华月色,
多少初恋纯情,
多少呢喃细语,
多少伤心泪滴,
都留给了柳影下的长椅。
带走的只是梦中,
那几片最柔软的柳絮。
风又吹来新的春季,
彼岸的石舫,
又与青柳遥望相聚。
【123 校庆随想】
召含
2021年的校庆
于某些人实在有些遥远
无论是自时间
还是空间度量
昔日弥漫腐呕味道的老楼
早已推倒完成重建
再骄傲的公主们
也不具回迁的可能
曾经学二倒胃压底的回锅肉
多年以后
成为异乡餐桌上的谈笑寻味
俄文楼旧木长桌
笔划歪斜的揶揄
也许荡然无存
而那些关于
所谓北大才子燕园佳人
的感慨辨论
或者列席古董议题
校园沧桑
被历代人酝酿
窖存甘醇记忆
静园、南北阁、大草坪、柿子林、俄文楼、一教
还有哲学楼
…
于新鲜人类是形容修辞打卡要处
载入史册似乎还大可不必
只是关于青春的刻度
从来也是自然的存在
温度本色
注:大纽约地区北大校友会未名诗社成立七年以来,一直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在每年的五月举办诗歌朗诵会,校友诗人们欢聚共庆母校生日。中央公园的草坪,曼哈顿某著名中餐馆的楼上雅座,普林斯顿小镇的诗人小径,等等,都留下了校友们的欢歌笑语和朗朗诵读之声。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中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