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2020年11月21日下午,博雅讲堂第三十二讲“浅谈对‘药’的认知”在金安大厦六层开讲。主讲嘉宾是北京大学药学院2002级本硕连读校友龚萍萍,目前在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CRO公司进行创新药物的临床前研发工作。讲座由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副会长童建炫主持,近三十名校友参加讲座。

董萍萍
讲座伊始,童建炫向在场来宾隆重介绍了今天的主讲嘉宾并致欢迎辞。

讲座现场
龚萍萍认为,药物研发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
从神农尝百草,一直到生命科学发展到分子水平之前,找药都是直接针对疾病症状的。这样的做法成功几率很低,因为只能做表观筛选而无法进行系统性的优化,基本就是碰运气。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动物疾病模型的情况下,直接在自己或患者身上试药是非常危险的,传说中的神农氏就是因为误食“断肠草”而客死他乡。

因此,龚萍萍从阿司匹林这一百年经典药物开始,介绍了现代药品研发的艰辛过程与生命科学发展总体趋势,并向大家分析了个性化药物、基因药物、免疫疗法中的更多治疗方式。
医疗器械、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预示着“大健康、大产业”的到来。现代制药呈现规模化和高通量趋势,逐渐工厂化、信息化。在如此的环境之下,“精准医学”是未来医药的必然发展趋势。中国国内的制药行业也基本实现从仿制转型到仿创结合阶段的转变。

接着龚萍萍从新冠疫情的症状、防范,谈到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展。据她所说,目前新冠病毒还在持续研究中,各位校友们应预防胜于担心,做到营养合理、适度锻炼、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预防上每花1元钱,可在治疗上省7.8元,急诊上少花100元。她相信人类一定能够战胜新冠疫情的。(来源:《港交所生物科技峰会的报告》)
最后龚萍萍向到场校友们介绍了用药小常识:吃药一天三次应是指每间隔八小时吃一次,空腹是指饭前一小时或者饭后两小时,睡前服是指睡觉前的十五分钟或者半小时服用。(以上仅为参考,首先遵从医嘱。)

赠送纪念品
讲座在大家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最后由童建炫代表福建校友会向龚萍萍赠送博雅讲堂纪念品并全体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撰稿:周惟佳 摄影:陈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