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天,第四届“环古城·书香公益徒步”活动在苏州环古城健身步道上热闹开启,近1000名徒步爱好者齐聚相门古城墙广场,以公益徒步的形式迎接新年。今年北大苏州校友会共有26名校友参加。

清晨的瑟瑟寒风丝毫没有减弱校友们的热情,大家整装待发。近50支队伍中,北大校友会队旗熠熠生辉!
今年活动选择了南线:从相门出发,沿着防城河往南走,途径蛇门、盘门和胥门,全长约7公里。
环城漫步在古城河畔,浏览苏州2500年历史文化,欣赏古典与现代“双面绣”,领略东方水城的神韵和风采。

26位校友一路欢歌笑语不断,成为这场冬日微旅行中最暖的风景


每到一点必打卡,走着走着,也就没有那么冷了
【相门】苏州城的八门之一。因曾是手工工匠的聚居之地而名为匠门。又据传吴王阖闾曾命铸剑高手干将于此设炉铸剑而名干将门。
【古蛇门遗址】是古城八门中,唯一一个用动物来命名的城门,也是唯一一个没有遗址的地方。据说当年之所以名为蛇门,是因为吴在辰位,属龙,吴王阖闾想要压制住越国,于是,在蛇门上放一条木蛇,头向内,表示越国臣服于吴国。
此地在觅渡桥对岸的桂花公园内,为苏城东南角城墙,古时曾作赤门,后有专家考证此地应为蛇门遗址。环古城风貌工程中在此恢复一段城墙并曾建角楼,与觅渡桥遥相呼应,成为一组景观,拟在古蛇门遗址立一碑。

【盘门】外的遥远处,是古代的越国。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与越国虽共存,但经常战争。盘门是一座水、陆各半的城门,从此门出发,无论水路还是陆路,都可通往越国。
在盘门,校友们徒步的热情达到了高潮,北大苏州校友会艺术团的首次户外演出,就在吴门桥上闪亮登场。
在南门,大家聚在一起,为母校及日本校友会录制了祝福视频。
【胥门】过了盘门是终点胥门。 胥门作东西向,为春秋吴国建造都城时所辟古门之一,以遥对姑胥山(即姑苏山)得名。因伍子胥宅在附近,又相传当年被吴王夫差杀害后悬头于此门,故称胥门。现存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重建,明清重修。苏州古城门皆水路并列,惟胥门为防太湖洪水入城,宋元以后久无水门。陆门原有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增建的瓮城,已于民国时拆去。胥门与盘门同为苏州幸存的古城门。2004年进行全面复原大修,修复古城门、城墙、马道和瓮城遗址。
过了终点,就是大狂欢。应群众邀请,艺术团众人在邵宏伟副会长的带领下又表演了一场high翻全场的海草舞,为所有参加徒步的朋友们带去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这次活动动用了航拍技术,充分展示了姑苏城河的古韵今风。特殊主角航拍仪也俨然成为了河面上的一道特别风景。
本次活动北大校友会的所有报名费用将全数捐赠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图书”项目。
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友们12点前抵达终点,组织方又根据校友队伍规模额外为“春蕾图书室”增加了16元/人的捐助,帮助更多孩子收获知识。
祝福视频链接:
https://v.qq.com/x/page/p1356m27lpa.html
海草舞嗨翻全场视频链接
https://v.qq.com/x/page/x1356wxh15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