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澳门校友会主办,澳门大学校友会合办的“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研讨会:‘学而优则创’——粤港澳大湾区与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12月1日举行。北京大学澳门校友会于同日成立青年部,冀深耕校友工作,凝聚青年力量,共同参与澳门和祖国的建设大业。
论坛上午九时半假澳门大学图书馆展览厅举行。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岑嘉仪副处长、澳门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米健局长、经济局戴建业局长、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区荣智委员、澳门大学图书馆潘雅茵事务主管、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合伙人刘翔、北京大学医学部澳门校友会柳晓辉理事长、澳门大学校友会葛万金理事长,以及来自香港、台湾、上海、珠海、深圳等地的北大校友会代表出席活动。

北京大学澳门校友会尤淑瑞副会长致辞
湾区搭建青年发展平台
北京大学澳门校友会尤淑瑞副会长代表马志达会长致词表示,澳门作为大湾区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在参与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坚持“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的原则,明确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发展定位,积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与其他湾区城市共建国际级的湾区和城市群。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澳门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好机遇,也是居民,特别是青年人开拓创新、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广阔平台。
澳门大学校友会区秉光会长致词表示,乐见北京大学澳门校友会在澳门大学举办聚焦海峡两岸与港澳青年的青年研讨会。他指出未来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澳门青年投身创新创业,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澳门发展的平台与空间,二是找出澳门发展的主题。他以澳门在防灾减灾和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情况,寄语青年有所思考,有所作为。

与会嘉宾合照
四个面向助力湾区建设
会上,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鄞益奋教授发言探讨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本路径,认为澳门应根据湾区的发展需求,并基于澳门的内在优势,从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建设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夯实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等四个面向来助力湾区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文建设和对外放开平台建设。
是次论坛共邀十位嘉宾学者出席并发表论文,当中主题论文包括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本路径、澳门如何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联络人”等。大会将把论文编校成集,出版发行到湾区各创业基地,迸发更多思想交流火花。
北大澳门校友会设青年部
同日,北京大学澳门校友会于成立青年部。回归近廿年,北大为澳门培养近百年青才俊,校友会特设青年部,由青年骨干主导部门发展,希望以青年的眼光及思维,承接推动校友工作,为祖国及澳门的发展尽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