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不忘初心,不负此生,不负北大 北京大学2018重庆新老校友交流会成功举行

来源:北京大学重庆校友会 时间:2018-08-19

8月12日,北京大学重庆校友会2018年新老校友交流会在创世纪宾馆举行。在母校的感召下,160多名新老校友和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对北大的祝福和对金榜题名的学子们的良好祝愿。

北京大学2018重庆新老校友交流会

这是北大重庆校友会连续11年举办新老校友交流会。常务副会长徐永恒代表校友会名誉会长和会长向交流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重庆地区北大生源学校领导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在致辞中说,一年一度的新老校友交流会,既是为了迎接北大毕业来渝工作的新校友,也是为刚考入北大的重庆学子壮行。

徐永恒介绍,重庆强调聚集高校人才资源在渝创新创业,北大重庆校友会也会一如既往地为创新创业的校友“摇旗呐喊、铺路搭桥”。他代表校友会寄语全体校友“不忘初心,不负此生,不负北大”!

徐永恒常务副会长致辞

北大重庆招生组老师向校友报告北大在招生大战中的表现,是每年新老校友交流会的保留节目。这次,娓娓道来的是美女招生官雷渌缙:

北大重庆招生组雷渌缙老师讲话

2018年,北大在渝共录取113人,文科32人囊括全市文科高分段前10名中的8人,理科56人包括全市理科前10名中的5人,另有医学部25人。

招生组开展“博雅讲堂进中学”活动,足迹遍布21个区县,深入20余所中学,举行了50余场讲座。邀请心理学、数学、化学等学科的优秀教师参与该项目,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最高级别教职“博雅讲席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世界著名统计学家、重庆籍教师、先后开设四场讲座的周晓华教授。

开展“薪火相传惠母校”活动,组织重庆籍北大学子在寒假返回母校宣讲、交流、分享在北大成长的经历,帮助学弟学妹们在走进高考考场前就较为充分的了解了北大的学习生活情况。

北大在渝招生及开展活动情况

无论潮流怎么变,“考北大”一直是优秀学子不变的追求。听听这些来自“第三方”——重庆部分中学老师的声音:

重庆一中党委副书记郭斌发言

郭斌(重庆一中党委副书记):与今年一中考取北大的学子一起参加今年的交流会感到非常荣幸。北大重庆校友会致力于团结重庆北大校友为重庆的发展、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是重庆北大校友的温暖港湾,也是新校友的坚强后盾。

黄仕友(西南大学附中副校长):第一次参加北大新老校友交流会,这也是一次跨界的交流会,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寄语新同学们“做好自己,调整心态,不忘初衷,多结交朋友,学会做人”。 

罗丞(重庆十八中校长):十八中优秀的学生何旭华,1997年进入北大学习,现任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何旭华。希望今天入学的同学们在20年后,也能成为国之栋梁、母校的骄傲,在美好的创新时代为祖国、人类多做贡献。

黄波(垫江一中校长):今年,我校谷星月同学以644分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垫江文科第一名,同时理科第一、二名也出自我们学校,不仅圆了垫江一中的梦,也谱写了垫江县的新篇章。我们的县委书记希望我们学校“再接再厉”,县长鼓励我们“再上一层楼”。在此,我要祝贺谷星月同学,因为北大是最好的大学,办学历史悠久。也要祝福所有考上北大的重庆学子,你们能相聚在北大,虽然进了北大的校门但还要继续努力。

“那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他正在走,他将永远天天向前”。

重庆八中副校长付英发言

受邀来参加北京大学新老校友交流会,和这么多优秀的北大人在一起共度这美好时光,非常开心,也非常荣幸,相信自己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首先祝贺今年考入中国最顶尖学府北大的重庆学子们,你们太棒了!重庆以你们为傲!从此你们就拥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园!你们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起点非常高,需加油,一切从零开始!

重庆八中今年正好是建校80周年。80年来,八中本着“诚勤立达”的校训,本着培养“合格公民,优雅学生,卓越人才”的育人理念,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科技、艺术、体育、海量阅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正如八中17级考入北大的赵兰昕同学在去年北大开学典礼上讲的那样,因热爱而成长,因坚持而成功!八中培养的就是有自己的梦想、追求,有自己的选择,敢于担当的学子。

今年八中又为北大输送了16名优秀学子,有中考状元,裸分698分上线的陈鹏越同学;有双双考入北大的姐妹花田佳、田缘同学,等等。希望你们带着经过几年熏陶浸润砺练刻进骨子里的八中人的优秀品质踏上新的征途,继续在北大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也希望所有的重庆学子在北大找到自己梦想的方向,并一直坚持下去,去守护平等,守护真理,守护正义,去创造价值,创造文化,创造新知……让你们的梦想在北大生长、繁荣!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每当送走一批学生,内心总是万般不舍,但当我们把教育培养你们的接力棒交到北大手中,内心非常激动、欣慰,特别踏实!北大有优美的环境,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师资,有优秀的校友们,那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坚信同学们定会大有所为!此时此刻,还想叮咛一件事。黄山谷先生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希望同学们发扬你们在中学养成的好习惯,在忙碌紧张的大学生活里,在今后的人生中,千万不要忘了坚持阅读,坚持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丰富自己的人生,拒绝平庸!

我非常喜欢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首小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那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他正在走,他将永远天天向前。希望同学们在北大的每一天都有发展,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幸福地向前走着,做一个有温度、有高度、懂感恩、会奉献的大写的人!谢谢!

(重庆八中副校长付英发言稿,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有删节)

交流会上,校友会向10位今年考上北大的新生颁发了助学金。

获得助学金的10名新生

学弟学妹们的发自内心的感想,让在场的每一位北大人都重温着当年入学时那激动、感动的一刻,让我们祝福每一位新入学的北大学子未来更精彩,未来北大都能以他们为荣。

在这样一个迎新送新的场合, 16届毕业生代表陈柳玮,17届毕业生代表杨笛,中冶赛迪钟星立校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高维俭校友,渝中区电创园吴辉校友,重庆工程学院董事长王万均校友分享了他们在重庆创新创业的心得。

 

陈柳玮校友发言

2016年陈柳玮校友以选调生的身份回到家乡重庆,成为江北区委办的公务员。谈及就业的选择,他表示从起初想离家越远越好到最后返渝工作,认识的改变来自于研究生期间导师吴飞教授的影响,吴飞教授教导“读书学习做学问,是要更好的理解常识、回归生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也让他明白“我们所追求的,固然是个人的幸福,但这幸福却是和亲人、和朋友,乃至和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离不开的”。作为选调生和公务员,时常勉励自己付出行动“清谈容易,改变不容易;批评容易,解决不容易”。他要用自己哪怕是微薄的力量为社会的改变做出一份贡献。

钟星立校友发言

“北大是常为新的。”校友钟星立对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有很深的感悟。

钟星立在中冶赛迪从事数字仿真分析。他说,“常为新”首先要有“空杯”心态,不断学习。学习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要善于发现问题,国内的教育和训练让大家习惯也善于解决问题,但打开思维、发现问题的能力却是需要培养的。

钟星立向校友们推荐了一本书——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领域专家的必要条件。如果每天有效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就需要五年,这就要求我们要专注,只要坚持付出,收获就在前方。

高维俭校友发言

高维俭校友为大家介绍了北大的“美”之所在,北大是培养独立人格之地,更是指出校友情是“心心相惜、魂牵梦萦”的特点。

吴辉校友发言

吴辉校友则从回顾北大新闻学的发展历史,讲述了自己放弃腾讯集团的职位回到重庆,用八年的青春、一点一滴的努力在渝中区基层心无旁骛工作,谱写自己成长历程往事。他还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表达了时刻关心重庆发展和看到重庆与周边省份的差距后激发的责任感。

他引用曾国藩六戒中的“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与大家共勉,希望学弟学妹们学成后,回到重庆大展拳脚,那时的重庆必定会以更好的基础迎接大家回归。

王万均校友发言

王万均校友阅历丰富,他告诫学弟学妹们,进入北大的都是高手,高手过招一定不能心高气傲。“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守恒,那么学习能力强的人容易在其他方面有短板。”要弥补短板,就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多结交校友,不断积累工作、创业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当然,能在未名湖畔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也是很好的!”王万均校友幽默的分享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北大赠予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成功的秘诀,而是失败的自由”。

杨笛校友发言

我是外国语学院2017届的硕士研究生杨笛。去年毕业回渝,现在是渝中区的一名基层公务员。

去年站在这里发言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我当时发言的主题是北大人的光与热。初入社会的我相信,作为一名北大人,我会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温暖更多的人。而今天我想向大家诉说的,是我的迷茫与困惑。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无数次怀疑自己是否仍然在发光发热,是否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北大人。

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一开始工作就在街道,后来借调到区委组织部。这两段经历都让我不断反思。在街道的时候我不了解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在组织部的时候我又深感自己文字材料能力的欠缺。周围的同事们虽然不一定是名校毕业,但都非常优秀,在工作上都是我的老师。领导也叮嘱我要抓紧时间学习提高,他说北大现在是你的光环,但过几年可能会变成你的负担。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不管是光环还是负担,难道不都是一种枷锁吗?可是北大给我们的怎么会是枷锁,难道不应该是自由吗?我深感困惑。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中文系的校友曹直的毕业感言,他说考上北大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他考上了北大,却得到了一个失败的大学生活。中间这个“却”字,这个斩钉截铁的转折,让我瞬间明白,原来在大多数人眼里,北大是失败的对立面,是成功的同义词。

但我想告诉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一痛苦过程的朋友,其实北大赠予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成功的秘诀,而是失败的自由——坦然地对待成败,有能力承受失败,有信心反败为胜。

要知道,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母校,正是以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失败的历史为开端。如果没有失败了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就不会有历史上的京师大学堂,如果没有失败了的洋务运动,就不会有我读了七年的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京师同文馆。北大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创造的开始,是历史的发端。

最后,请大家原谅我在这样一个欢乐的日子里谈论失败,我只是想让即将开始新的人生旅程的朋友们——不管是即将踏入燕园的,还是刚刚走出燕园的——我们是北大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人生容不下失败,不要去预设什么,你才会真正自由、快乐,真正地发光、发热。

(2017届毕业生杨笛校友发言稿,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有删节)

分享结束后,新老校友进行了现场提问与答疑,进一步加深了新老校友的交流。随后新老校友们通过文艺表演展现了北大人不仅学习能力强,文艺才能也是相当了得。

先后由博雅合唱团带来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重庆八中同学诗朗诵《再别康桥》,巴蜀中学刘庆澳、梁渝涛同学合唱《岁月神偷》,重庆八中黄子瑶同学二胡独奏《战马奔腾》,04级政管公共管理硕士、猪八戒联合创始人刘川郁校友、何新宇校友、何晓辉校友吉他弹唱《来自我心》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重庆八中张奉时同学独唱《浮夸》、巴蜀中学付锐同学葫芦丝独奏《赶摆》,重庆八中张汇珩同学演唱《Almost Lover》。

新老校友现场问答

精彩的节目表演

相聚总是短暂的,但北大校友情是长久的。参会的30多名新生还获得了由老校友王传霞女士赠送的书籍:《不要假装读大学》。交流会在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期待明年的交流会!

北大重庆校友会副会长潘国平、何戎、赵武君、刘兆忠,监事长夏福生,秘书长马健,副秘书长朱强章、李安江、余敏、蔡锷、刘瑶、唐铭,求精中学费春斌校长、杨家坪中学王天海副校长、长寿中学徐征副校长、万州三中陈兵副校长、云阳中学办公室胡朱明主任、重庆实验中学贺祠亮副校长、重庆南华中学汪天斌副校长等以及新老校友共160多人参加了这次交流会。

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本次交流会由光华管理学院 17 级毕业生谢佳和法学院18级新生姜宇昕主持。校友会秘书处进行了精心组织和节目编排。

主持人

 

(北大重庆校友会通讯组  文/邹亮  摄影/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