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份的北大“燕集香江”财经论坛之后,我们和何脑斯不“拍”不相识,成为了好朋友。久仰何脑斯大名,许是北大那套明信片印象太深刻,脑海中的何脑斯早就是摄影大神了,觉得他开照相馆顺理成章,知道他终于结束不靠谱的南北漂泊回到北京开起了“当时照相馆”后,我们替他开心,被他的行动点燃,“加油,何脑斯,替我们坚持你的梦想!”
从14年5月份开张到现在,他的照相馆开业已经两周年。从UP22到WE Club,再到北京大学香港校友会的鼎力主办,一场拖欠了两年的分享会,如今姗姗来迟。我不吃惊何脑斯出于专业和完美主义的态度,认真地对待这次分享精心准备素菜;却惊讶于他的坦诚和赤诚,毫无保留地分享这一路走来的内心感受,如此真挚,毫不掩饰。
我们平日里所看到的脑斯,光芒四射和各种逗逼,某种程度抑制了我们去感同身受他为梦想而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我们总向往那些在才华的加持下折腾的人生,何脑斯,无疑是我们这些毕业后过着平淡生活的游子心中的文艺大神,而毕业后可以坚持自己的所长和所爱的人少之又少,于是,何脑斯仿佛承载着我们的文艺之梦在继续游走江湖。
这是我们第一次听何脑斯分享他由过去到现在的折腾故事,像是剥开了那层笼罩在何脑斯头顶上的光环,及其身上的神秘面纱,从他有血有肉的分享中,真切得走近了一个有文艺内核的真诚的创业者,梦想之路漫漫、修远,他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彷徨、困惑、探索、成长,只是和所有北大人一样,他坚定而执著,目光勇敢、坚毅。

都说北大数学系是北大最牛的系别,以为何脑斯会骄傲于其出身,没想到这其实是他的精神枷锁。04年辽宁高考,由中文系被调剂到数学系,这种调剂法也是让人醉了。也许天生不喜欢数学,本科期间他无心向学,忙着做sneaker,弄跑步协会,课堂外的生活一片精彩,而在08年该毕业的年份,他故意交了两张白卷,在北大又多呆了一年,之后开篮球馆、帮人设计赚点小钱养活自己,09年根据国防生计划,他又神奇地去了石家庄变身为一名军人,之后又折腾去了潮汕地区做起了一个锅具品牌的品牌总监…… 几经折腾,2014年后回归北京不再左右摇摆,潜心摄影。
与这些年平行的,是他对摄影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到自信的一个发展过程。07年迷笛的第一张照片,到误打误撞成为经典的北大明信片,再到摇滚摄影大拿的天赋,成为摩登天空官方摄影师,跟着天马行空荒诞不经的马良穿越中国一个月,被许熙正的几句话点拨,《文艺生活周刊》的历练,他的摄影风格从模仿中慢慢找到自己的所想所长,配合其精湛的文字,相得益彰。时机成熟,2014年5月,他成立当时照相馆。

他慢慢听见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初心。他选择让他的摄影逃离浮躁的技巧和修图,回归到人的本质,回归情感,回归到胶片,从一对一的交流中探求到人的内心世界,客人流露出的真实情感让他动容,也成为他镜头里疯狂扑捉的瞬间。于是乎,关于当时照相馆的竞争力、风格的困惑迎刃而解,回到本真,去掉多余的东西,关注人和人的情感,把速度慢下来,拍出经典的隽永的画面,成为了他的追求。

所有听了这场分享的人都被何脑斯的真诚和坚持感动地一塌糊涂。从一个文艺的摇滚青年到靠谱的创业摄影师,华丽转身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和坚持。当我们都在疲惫地应付生活而与自己的梦想渐行渐远的时候,初心不改的何脑斯却努力地编织他的梦田,梦田里依然是对文艺和理想的坚持,其中有许多要平衡的妥协的,但这是他喜欢做的,所以他义无反顾得坚持,期待着他从老师变大师的一天,而我们这群人有幸参与其中,目睹一切,不甚荣幸。

感谢何脑斯的倾囊而出,期待何脑斯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感动和瞬间!欢迎关注何脑斯微信公众平台(nows_vision,扫以下二维码关注),支持有梦为马的北大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