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5级本科校友入学20周年返校聚会在化学学院举行。学校组织部副部长王菲,学院副院长陈继涛,授课教师李娜、黄建滨出席活动。活动由2005级马健校友主持。

马健主持
陈继涛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围绕发展历史、学生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校友工作等方面报告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成果与建设进展,并向校友们对学院发展的助力表达了衷心的感谢。陈继涛表示,学院见证了大家的成长,是大家永远的家园,期待与各位校友携手同行,共谋发展。

陈继涛作发展报告
李娜回顾了二十年前与同学们在燕园度过的难忘时光,为大家如今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她表示北大给予了同学们自由的发展空间,期待同学们都能在自己的道路上顺利发展。看着同学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她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常回来看看。
黄建滨回顾了与同学们相处的欢乐时光,与同学们交流了二十年间发生的故事,将场内的气氛瞬间点燃。看着曾经的青葱少年如今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他叮嘱同学们带着北大化学人的风格奋斗拼搏,同时也要静下心来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祝愿大家生活幸福,发展顺利。
校友代表向三位老师献花,表达了同学们对师恩的铭记和感激。

李娜发言

黄建滨发言

校友代表向老师献花
在孟令辰校友制作的视频中,校友们再次见到了熟悉的老师和同窗。裴坚、张莉、曲鹏、颜宁、谢黎明、郑捷、汪灿等老师通过视频表达了自己的回忆和祝福,未能到场的校友也在视频中介绍了自己的生活近况。在略显模糊却依旧鲜活的光影里,看着远去的校园生活中青涩的面庞,时空的距离被共同的回忆打破,校友们时而欢笑,时而凝神,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汪骋校友代表2005级同学致辞,表达了团聚的喜悦心情和对学院与老师的感激。二十年来同学们在各自的领域担当重任,依旧不变的是北大的精神印记和同学间的深切情谊。他表示北大始终是同学们的心灵支点,是同学们相互联结的纽带,并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事业顺利,祝愿北大蓬勃发展,熠熠生辉。贾佳校友通过线上的方式代表不能到现场的校友表达了对学院培养的感激,她表示北大完善的育人模式让自己受益颇深,自己的每个人生阶段都离不开同学的陪伴和帮助,期待与同学们常聚。

汪骋发言

贾佳发言
为了支持学院发展建设,此前2005级校友共筹款约60万元。返校活动中,陈继涛和李子龙校友共同为本次捐赠命名的实验室揭牌,“分子翩跹,簇聚领舞”的寄语将陪伴化院学子学习科研,探索化学之美。

实验室揭牌
为了更好服务学院人才培养,化学学院从2025年起将聘任毕业校友作为学生职业生涯导师,期待其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更多指导和帮助。在本次大会上,共有8名2005级校友得到聘任,分别为丁蓓(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马健(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治源(蔚来汽车供应链战略可持续负责人)、谢星(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规划部负责人)、曹争(欢乐童年集团业务线总监)、贾佳(波士顿咨询董事经理)、张嘉迪(巴斯夫环境催化剂研发与应用亚太区总监)、钱琪(康诺亚生物高级研发总监)。陈继涛向到场的校友们颁发了聘书。

聘任仪式仪式结束后,校友们纷纷来到捐赠墙前,在捐赠墙上亲手留下铭牌,以影像定格这份珍贵的回忆。这一块块闪耀的铭牌是北大化学人心系学院发展的缩影,它们将激励北大的翼翼新苗在这里茁壮成长,将北大化学的精神代代相传。








参观留念
中午,校友们参观了燕园和化学学院的建设新貌,在学院院史馆、院士墙、校友之家中感受了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蓬勃的发展活力。下午,校友们在座谈中进行了深入交流,介绍了各自的发展近况。为了再现化学之美,唤起同学们对化学的最初印象,学院进行了科普实验展示,许多“化二代”们也被化学的魅力深深吸引,在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里,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或许已经种下,将在未来绽放新芽。
二十载光阴流转,初心依旧如初见。从燕园的朗朗书声到四方天地的砥砺前行,北大化学人始终以智慧与热忱书写着人生的华章。今日重聚,是旧梦重温,更是新程序章。愿北大化学人如元素般独特闪耀,似分子般紧密联结,带着化院的精神基因,在各自领域“反应”出精彩,让北大化学的旗帜在一代代化学人手中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