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彰显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精神,铸就一处融汇文脉、激励后学的文化地标,在86级全体院友的提议和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在廖凯原楼东南侧精心营建“院友林”,并于此旁树立起由86级全体院友捐赠的“知行石”。
“知行石”与“院友林”相伴而立,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政府管理学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不仅是政管院楼物理空间的有机组成,更是学院育人理念与文化传承的具象表达。此举旨在立石铭志、以林寄情,并以此诚邀全体院友,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共同参与政府管理学院环境与文化的塑造,将个人的成长印记与母院的发展紧密相连,携手书写北大政管人共建精神家园的动人篇章。

“知行石”上刻“天下为公 报国为怀”
植根中华文脉,赓续思想薪火
“知行”之辨,贯穿中华思想史。它源自《尚书》、《论语》等古代典籍,尤以“知行合一”为精髓,有着“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旧说;近代以来,孙中山先生曾言“知难行易”,并将其作为《建国方略》的第一部分。我院命名“知行石”,正在于承接历史谱系,继承与发扬“知行合一”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近现代行动哲学,在于明确“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方法和价值依归。
铭刻教育理念,塑造身份认同
“知行石”上镌刻“天下为公、报国为怀”,与“知行”之名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院师生的最高精神追求。“天下为公”是“知”的至高境界,它定义了政府管理学院师生应培养心怀天下、超越自我的的知识视野与价值追求,应发扬追求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公共管理精神。“报国为怀”是“行”的根本方向,它鼓励政府管理学院师生以服务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为“行”的最终归宿与情感驱动,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北大政管所追求的“知行合一”,是以“天下为公”为理想信念之“知”,以“报国为怀”为毕生行动之“行”,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同学们驻足打卡
以石载道,寓教于景

“知行”选择“石”为载体,取其坚如磐石、厚重基石、质朴无华的深厚文化意象,象征政府管理学院坚守的理想信念与学术追求历久弥坚,喻示学院培养国家治理与公共管理栋梁之材的坚定决心,彰显学院求真务实、不尚浮华的鲜明导向。

廖凯原楼与“院友林”
“每个人都具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面性。人既不因拥有理想主义的一面而高尚,也不因具备现实主义的一面而市侩。人格的力量正在于通过积累知识、拓宽眼界来不断升华自我,超越现实困境,达成理想目标。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这正是“知行石”的立意所在,“知行石”矗立于政府管理学院门户之地,紧邻“院友林”,既是学院文化气质的第一印象,无声地传递着我们的学术追求与价值立场,又将成为师生、院友合影“打卡”的必至之地,承载着学子们共同的青春记忆。望每一位驻足者都能体会“知行石”的深厚内涵,望所有北大政管人都能内化“公心”,外砺“公行”,在知行合一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致谢:铸院校情
此次“知行石”的顺利落成,得益于全体86级政府管理学院院友的捐助,此举充分体现了前辈院友对母院文化的深切认同与大力传承。86级院友的捐赠也是全院各级院友长期倾力支持母院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学生培养等方面能取得一系列非凡成绩,与广大院友的无私奉献密不可分:在学院发展方面,院友们慷慨捐资设立教育基金;在人才培养方面,院友企业开放实习岗位助力学生成长;在声誉提升方面,院友们在各行各业的卓越表现,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与品牌美誉度,全院各级院友已成为学院发展坚实的依靠与宝贵的财富。

近年来政府管理学院院友捐赠统计(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