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云南北大校友会助力“科技入昭·沪滇合作”双招双引活动

来源: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 时间:2025-10-30

乌蒙叠翠,金秋送爽。一场汇聚沪滇智慧、聚焦产业振兴的科技盛会,在云南昭通大地落下帷幕。9月27日至29日,应昭通市委、市政府诚挚邀请,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组织校友专家与企业家代表团前往昭通,全程参与“科技入昭·沪滇合作”双招双引活动。

据悉,“科技入昭·沪滇合作”双招双引活动聚焦高原绿色农业、竹产业、农文体旅融合、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四大关键领域,是2025年度沪滇科技交流系列活动中规模大、层次高、覆盖领域广的重要一站。

媒体报道

9月28日,活动在昭通市昭阳区正式启动。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云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尚朝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红等领导出席并致辞。北大校友、昭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冯皓代表昭通市委、市政府作主题为《“昭”仁至“通”未来》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的推介报告。

在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的协调组织下,来自农业科技、文旅规划、产业投资、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北大校友代表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北大校友们积极参与各项议程,通过参会交流、专题调研与合作对接,积极贡献北大智慧,融入昭通高质量发展新进程,共谋合作机遇。

北大校友在活动现场

会议期间,校友们认真聆听了多位院士的前沿报告,深入了解了昭通在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生物资源等领域的发展蓝图与科技需求。在专场活动中,校友们分赴高原绿色农业、竹产业、农文体旅、教育科技人才四大专场,结合自身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教育等领域的专业背景,与当地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进行了交流与考察。

通过调研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云南理世实业等当地龙头企业,北大校友们对昭通苹果、天麻、花椒、竹笋等“1+3”优势产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就品种改良、智慧农业、品牌打造、文旅融合等议题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活动期间,冯皓特邀参会校友举行茶话座谈。他深情回顾北大求学经历,并介绍昭通发展机遇:昭通是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随着渝昆高铁建设,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产业潜力围绕“六大高原绿色产业”(苹果、竹子、天麻等),昭通正推动光伏玻璃、土豆米生产线等科技项目落地,需强化产学研合作。当地以"兴昭人才支持计划"为核心,为人才提供创业补贴、住房保障等配套服务。

冯皓以昭通的区位、绿电等发展优势为例,热情邀请北大校友与昭通一道,将北大智力和昭通需求紧密结合,不断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共同将昭通的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上结出更多硕果。

此次昭通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度的学习考察,更是一次高效的资源链接。部分校友企业家与昭通相关部门在绿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文旅规划等领域建立了初步联系,为后续探讨项目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科技入昭"活动,为北大校友与昭通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合作桥梁。云南北大校友会将继续发挥纽带作用,凝聚校友力量,推动更多北大智慧、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源投向昭通,助力昭通走出一条以科技驱动、绿色为本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北大校友在活动现场


北大校友在昭阳区、大关县等地实地考察高原绿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