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本土生命力和世界影响力,是近来倍受关注的话题。12月10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研讨会”,来自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的音乐剧学者、优秀音乐剧制作人与艺术家,围绕“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这一议题,进行了理论、创作、制作与表演等多维度的深入研讨。同时,还对原创音乐剧《曹雪芹》《洛神赋》《罗阳》三部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讨论。大家认为,中国原创音乐剧应该坚守民族文化之根,广泛接受各种艺术理念的熏染,让民族化与国际化发生同频共振。
12月10日上午九点,首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准时开幕,由本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节”执行总监、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周映辰教授致开幕词。
在主题研讨环节,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作为本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节”的艺术总监,以“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为主题,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做了精彩的发言。著名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廖奔发表了自己对原创音乐剧的独到见解,并表达了在中国发展原创音乐剧的美好期许。
专家学者们在以原创民族音乐剧《洛神赋》作品为研讨对象时,深入分析了音乐剧与中国美学之间的互动性关系,将音乐剧这一西方代表艺术形式与中国美学的潜在性联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讨。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市场化发展方面,各位专家则从当下的文化产业环境入手,针对音乐剧的产业运作现状、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10日晚,全体与会专家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赏了大型原创民族音乐剧《曹雪芹》,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参会代表及不远万里赶来的英美音乐剧专家、导演观剧后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蓬勃发展深感欣慰。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即兴赋诗一首——《观音乐剧曹雪芹有感》:
“情动悲歌梦红楼,寒居黄叶吟春秋。云花半落香四溢,画境平移美尽收。词高意切追北宋,曲丽声奇聚燕楼。曹公有灵西山问,谁领风骚夜不休?”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同样用诗歌表达了观剧后的心情: “夤夜诗翁赏红楼,荒唐满纸写春秋。西山草木皆成魅,溪畔石头亦可收。夜宴大关乐未央,酒酣宝黛悲仲秋。长叹人间浑如戏,彩衣粉墨演不休!”
11日上午,专家学者们从“戏剧中的音乐剧”这一角度,针对前日观赏的大型原创民族音乐剧《曹雪芹》及原创音乐剧《罗阳》进行了作品研讨。
随后,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名杰做研讨会闭幕致辞,并为此届中关村音乐剧节期间展演的10部剧目颁发了纪念品。当天中午,历时一天半的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一天半的会议中,不仅中国学者专家颇为积极踊跃,西方专家代表也热情参与,香港迪士尼公司总导演大卫?莱特博迪(David Lightbody)、来自美国孟菲斯大学的著名音乐剧导演科普兰?伍德拉夫(Copeland Woodruff)教授、迪士尼公司中国演员总导演戴夫?班尼特(Dave Bennett),更有来自英国伦敦中央戏剧演讲学院音乐剧系主任保罗?巴克(Paul Barker)提交了两万字的学术论文。研讨会上,专家们充分交流了音乐剧理论研究及实践运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同时表达了对中国原创音乐剧美好前景的展望。
此次研讨会是首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节”活动的重要部分。据悉,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中国音乐剧孵化基地承办,文化部艺术司、教育部体卫艺司、北京市文化局、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宣传部为支持单位的首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节”将于12月15日落下帷幕。整个节日期间的剧目展演将持续到12月末,期间为观众献上十余部作品、二十余场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