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新闻

“2013年中澳高层对话”在北大成功举办

时间:2013-12-13

12月7日,由北京大学和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联合举办的“2013中澳高层对话”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院成功举行。本次对话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以及拉筹伯大学对话中心、中国中心共同承办,旨在为深化和加强双边友好关系增添活力,为中澳两国政策决策者、企业领袖和学界精英提供一个高端互动的平台。

对话现场

对话现场

中国侨联副主席、银帝集团董事局主席朱毅龙,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国有,哲学系系主任王博,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北大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树森,艺术学院副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经济学院副教授吴侨玲,以及原澳大利亚联邦创新、工业和科学部部长苏菲·梅娜贝拉(Sophie Mirabella),对话中心创始主任约瑟夫·卡米莱里(Joseph Camilleri),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Steve Howard)等三十余位来自中澳两国的嘉宾参加了对话。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原文化部产业司司长王永章,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鸿君,拉筹伯大学校长约翰·德瓦(John Dewar)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永章首先致辞。他指出,中澳两国除了延续经济领域的合作之外,还可在教育、旅游、文化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于鸿君在致辞中表示,大学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希望北京大学和拉筹伯大学能为两国的发展建言献策。约翰·德瓦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两国关系不仅要关注经济和外交,更应该关注文化创意、先进思想和民众福祉。

王永章致辞

王永章致辞

约翰·德瓦致辞

约翰·德瓦致辞

随后对话围绕经济、文化、创意产业三个议题依次进行,霍华德、刘树森、向勇分别主持。

拉筹伯大学卡米莱里教授首先发言。他指出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令人瞩目的国家,双方的合作对于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张国有教授对中澳双方经济互补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指出中澳两国经济发展互补性强,但在农业、能源等领域仍有深化合作的可能,文化领域的合作也大有可为。紧接着,霍华德秘书长从全球基金会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性作了解读。在文化专题讨论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博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指出文化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兼容并包。随后,北京大学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席教授大卫·沃克(David Walker)介绍了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及其研究领域,着重强调了在当今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性。在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新领域的讨论中,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提出中华文化具有流动性、开放性,必须把握其深层内涵才能更好地发展。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教授迈克尔·基恩(Michael Keane)则就如何结合两国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最后,在苏菲·梅娜贝拉的主持下,到场嘉宾就相关政策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对澳大利亚政府推行的“新科伦坡计划”(New Colombo Plan)和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的计划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公使韩家思(Justin Hayhurst)先生、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拉筹伯大学校长约翰·德瓦出席闭幕式并分别致辞,高度肯定了本次对话的意义,对北京大学和拉筹伯大学两校关系以及中澳两国关系的发展表达了良好祝愿。高松和约翰·德瓦代表两校互赠纪念品。(文/刘雯昕)

韩家思致辞

韩家思致辞

高松和约翰·德瓦互赠纪念品

高松和约翰·德瓦互赠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