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新闻

首都学界追思当代中国哲学家黄枬森先生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朱亮亮 时间:2013-04-08

清明节前夕,2013年4月3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举行“当代中国哲学家黄枬森先生追思会”。来自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及黄枬森先生的学生、亲属共70余人与会,共同追忆这位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学术思想、道德文章和崇高品德,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

 

追思会现场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代表北大党委、行政作致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在清明节前齐聚北大、共同追思黄枬森先生表示欢迎,并向黄先生家属致以慰问。作为哲学系毕业生,朱善璐回忆了求学期间听黄枬森先生的课、与先生交谈的情景,深切怀念先生的音容笑貌、道德文章。朱善璐说,黄枬森先生一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在黄先生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115年来,北京大学的精神正是通过这些老先生得以传承和发扬。只要北大有这样的老先生,就一定能办出最具精神魅力和文化底蕴的大学。朱善璐强调,黄枬森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和执着令人感动。这种无论个人的境遇如何,始终坚持真理、矢志不渝的精神,在今天显得尤其可贵。最后,朱善璐指出,黄枬森先生既是理论旗帜,也是师德标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教书育人也堪称楷模,为北大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哲学人才。他希望北大师生能够认真研讨、学习黄先生的理论学术成果,并把先生的精神品格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

陈先达、靳辉明、韦建桦、许全兴、李德顺、唐源昌、田心铭、李小兵、马云鹏、王博等人深情追思了黄枬森先生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足迹,认为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人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这四大领域中,都有开创性的重大理论创新。郝立新、安启念、卢冀宁、韩立新、杨生平、岳民英等人则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黄先生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坚守理想信念不动摇,堪称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学术界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领军人物和一面旗帜。

九十高龄的黄枬森先生,晚年自动请缨,亲手创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辅助他工作的王东、丰子义、聂锦芳、徐春、杨学功等以及他的女儿黄萱,向大家介绍了黄枬森先生的理论贡献,特别是他最后十年为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而殚精竭虑的行为事迹。九十高龄的最后三年,他带头建设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呼唤加强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矢志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创新的重点研究基地,为十八大后实现伟大中国梦,作哲学上的铺路石子,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德生、楼宇烈等北大老教授,杨金海、韩庆祥、李凯林等黄先生授业弟子,回忆起在黄先生门下的情景,一致认为他是中国教师精神、高尚师德的当代楷模,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学生是“诲人不倦”。

清明时节忆故人。与会者认为,作为北大人、后来人,要继承黄枬森先生遗志,发扬黄枬森精神,大大加强北大乃至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以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气派的哲学创新,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铺路石子,思想先行。

编辑:Cl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