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大学校园开放日如约而至。





开放日现场
本次开放日活动主要包括招生宣讲会、开放日集中咨询(含各院系、职能部门及兄弟院校咨询)、校园参观和图书馆、博物馆及院系实验室的深度体验,让参与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北大、沉浸式地体验北大。



宣讲会现场
上午9时许,北京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宣讲会在邱德拔体育馆正式开始。宣讲会围绕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国际化的培养环境以及学校育人之道与治学理念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宣讲会由北大招生办公室主任黄宗英主持。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王博向到场的学生和家长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他以一名老北大人的身份,分享了开启北大的“六把钥匙”,它们将带领同学们了解北大家国天下的使命担当、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群英荟萃的成长氛围、底蕴深厚的校园环境、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胸怀天下的宏阔视野。王博指出,“六把钥匙”开启了异彩纷呈的北大,但比六把钥匙本身更重要的,是“你”,是在座的各位同学。现在,他把这些钥匙交到各位同学的手中,希望同学们努力转动钥匙,开启属于自己的北大之门,更打开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
教务部部长傅绥燕系统介绍了北大本科人才培养的体系和特色,并从通专教育、拔尖人才培养、跨学科培养等方面,展示了北大多门类的课程体系、多层次跨学科培养方案和丰富的国际交流项目等。她指出,一百多年来,北大始终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也将继续培养杰出人才。北大是一片托举梦想的沃土,希望有梦想的同学们都能在北大、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纵情驰骋,成就美好未来。
工学院副院长陈正教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陆俊林教授,哲学系(宗教学系)张梧教授,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周非非教授,元培学院2022级本科生陈博远同学等应邀参加活动并先后作了主题报告,分享自身的求学与从教经历,解读北大的学科建设与教育理念。
陈正回溯了北大工科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并着重介绍了当前新工科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北大工科秉持“以理启工、以文冶工、以工促多”的发展理念,以培养新工科学术领军人才和产业领袖为己任,热忱召唤每一位有志于工程报国的青年人,到这里成为更好的自己,引领社会进步与未来产业发展。
陆俊林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为题,介绍了北大信息科学的学科发展、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方案。他着重介绍了近年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取得的成绩,激励青年学子们潜心向学,在信息科学领域勇担时代大任、追求卓越人生。
张梧分享了人工智能热潮下关于“人”的哲学新思考。他指出,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了人类文明的地平线,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临界时刻。在这个时刻,人类必须临界地思考自己的处境,而哲学正是对边界的思考。他热情邀请同学们跨入北大哲学门,共同为这一历史时刻贡献自己的智慧。
周非非结合自己的从医经历,介绍了北大医学的课程体系、教学特色和新时代医学学科的融合发展,也分享了自身对医学学科和医生职业的独特理解。他强调,百余年来,在每一个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北大医学人都从未缺席。“身着白衣,此生无悔”,是他从医半生铿锵有力的回答,也是对后辈学子的殷切期盼。
陈博远讲述了自己在北大学习生活的难忘记忆。入学以来,他在未名湖这片海洋里,尽情释放内心热爱,自由探索属于他的无限可能。在他看来,北大教给他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自由而不散漫、松弛而不懈怠的精神,引领他在追寻卓越的路上,始终怀揣一份理想主义的赤诚。










咨询会现场
邱德拔体育馆前的广场上,各院系和兄弟院校的咨询展台气氛火爆,人流熙攘。考生和家长针对自己的兴趣和成绩等具体情况,来到对应的院系前进行咨询,现场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热心、耐心且细心,对咨询者的问题作出细致准确的回答。




参观者合影留念
开放日最有趣、最让来访者期待的环节还要数校园沉浸式体验了。北大图书馆、校史馆、地质陈列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校本部近20个场所以及医学部校园内多个场所均向学生、家长敞开大门,并提供兼具专业与趣味的各类体验活动。



参观校园
四月燕园,春和景明。学生与家长们在未名湖畔漫步,在博雅塔下驻足,在园内亭台与花草间流连,尽情拥抱着燕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近距离触摸北大的历史脉搏与人文气韵。“燕园寻章・未名印记”校园景点打卡集章活动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参与其中,他们乐此不疲地在校园各处穿梭,打卡北大地标建筑,留下自己与春日燕园好景的独家记忆。








在图书馆内参观学习
图书馆内,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沉浸其间,这座百年书城的浩繁卷帙令他们目眩神迷,有些同学索性挑出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安静阅读起来,享受这份一期一会的春日时光。馆内临时展览“‘学科之美’——系列讲座回顾展”“可爱中国书——中国书史展”前,许多参观者认真观看展览内容。寓教于乐的展览内容帮助同学们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也给他们提供了了解北大的另一重视角。







在校园开放区参观
在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参观者可以沉浸式体验一场“古今对话”;在艺术学院,大家通过展览,直观感受颗粒艺术的风采;地质陈列馆内的科普讲座,趣味横生,当生命起源、演化的奥秘缓缓揭开,在场小朋友们纷纷大呼惊奇;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翻滚的机器人、神奇的化学反应,无不向学子们展现着高科技的魅力……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家长多元的校园体验,激发了他们向学的热情。他们纷纷表示,希望还能有机会来到北大。




校园参观和食堂体验
除线上的引导外,学校还组织了讲解员,带领学生、家长深入了解校园主要建筑的历史积淀和规划发展,引导大家体味北大之学、北大之美。当天中午,家园等校内多个食堂也对来访的学生、家长开放,方便参观者品尝各色美食,体验食在燕园的缤纷多彩。
北大是“常为新”的。学堂门启,盼新燕来。祝福各位学子都能日有所长、如愿以偿。金秋九月,相会燕园,一同携手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