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新闻

北大学生丁宁:人生换发球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09-15

“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嘛”,丁宁说。跟乒乓球相爱相杀了26年后,这一回,人生的发球权回到她的手里。

经常关注乒乓球赛事的球迷都知道,世界冠军丁宁的一大必杀技,就是她的独创式发球。关键时刻,她的发球总能让比赛改变局面,扭转乾坤。从大满贯到全满贯,丁宁拿遍了所有能拿的冠军。这一年,她宣布退役。

离开球桌的一刻,时空也开始转向——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丁宁来到北京大学报到,正式成为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的一名研究生。

多年运动生涯,她一直走,也只能走在乒乓球的“独木桥”上。作为运动员,胜利失利,跌倒爬起,不管人生怎么朝她发球,她都要接。这一次,从运动员到大学生,从球桌到课桌,与其说从竞技生涯中“到点离场”,不如说,是时间的主动权被握在了她的手里。

现在,人生进行到这一回合,换由她来发球了。第一板,落在北大。

变线

下午三点,阳光穿过玻璃。

窗外,五四操场上,开学典礼的大片座椅正在草坪上一列列铺展。窗内,五四体育中心会议室里,研究生迎新会正在进行。

丁宁和老师同学们围坐一起,讨论听取关于新学期的安排。她穿一件在校园里常见的北大印花红色T恤,搭配黑色休闲裤,白色运动鞋,长发用浅色头花高高扎起一个马尾,双肩背包放在椅背。轻盈,明快,几分学生气。

丁宁在北大体育教研部

会议结束,忙完各项事情,她旋开一瓶水喝下几口,背起书包匆匆奔向门口,高高瘦瘦的身影晃出去,身形敏捷而有力量。

在乒乓球被称为“国球”的国家,很少有人不认识包揽过所有世界冠军的丁宁。有同学上前打招呼,她也会跟人家聊两句,与校园里的女大学生别无二致。跟人们想象中“世界冠军”的样子,也像也不像。

北大同学在校园中偶遇丁宁(图源logo)

9月6日一早,丁宁来到北大体育教研部正式报到。成为北大新生的第二天,她说,“感觉很奇妙。”

刚刚进入校园,丁宁对很多事物都处在非常好奇的状态里。开学事多,她尚未来得及把校园全逛一遍,但初始的体验感不错:“在校园中骑着自行车,这个感觉好像很多年没有过了。”

依据入学报到的流程,丁宁需要到各个部门办理各种手续。她蹬着一辆共享单车,转到了校园里的许多地方。“觉得北大好大呀!”她边说边笑出眉眼弯弯。

这并不是丁宁第一次走进北大。

十五岁时,她跟着中国乒乓球队来到北京大学交流。当时队里的女子主力是张怡宁、王楠等人,还是小队员的丁宁,在媒体报道中没有被提到名字。

二十三岁时,她再度随队一起来到北大交流。中国乒乓球队开展项目推广活动“校园行”,第一站走进北大。当时的媒体报道,活动中“世界冠军悉数到场”,丁宁的名字赫然在列。

“国乒进北大”活动现场

二十九岁时,她独自赴北大发表演讲。作为神秘嘉宾,参加北大元培学院“成为元培人:书院实践之旅”的活动。标题带着丁宁名字的媒体报道从图文到影像,数不胜数。

丁宁在北大元培学院演讲

“我跟北大的缘分很深。”丁宁回忆,“但可能之前每一次来,身份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丁宁在微博宣布退役并入学北大

这座园子同样与乒乓球缘分匪浅。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大学举行;1996年,首届CCTV杯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2003年10月20日北京大学乒乓球俱乐部挂牌成立;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专项场馆,北京大学见证了中国乒乓球队巅峰时刻,三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大学体育馆上空同时升起。

前国乒世界冠军刘伟,在1996年宣布退役后,也选择来到北大上学。毕业后,她进入北大校队任教,并创办北大乒乓球俱乐部。2015年,刘伟博士毕业,现在她是北大体育教研部的一名教授。

丁宁曾在乒超联赛中代表北京首钢出战,刘伟便是教练之一。

“最后能来到北大校园,也是因为有师姐在这里,给我们做了很多表率。”

两位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故事,在北大继续书写。

刘伟主持丁宁与北大校队交流活动

同样作为师长和前辈,北大体育教研部副主任、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唯一的中国裁判员吴飞,带着刚来报到的丁宁熟悉环境,陪她参加各种活动。这种支持让初来乍到的丁宁感到暖心,“吴飞老师真的给予了我很多帮助。”

身份的改变,意味着接下来人生的改变。“之前的运动生涯,我已经做到我自己的最好了,儿时的梦想也都完成了。所以进入到校园,我其实是转换了一个状态。”在这个全新的场景,她没有太多经验,也不知道具体的打开方式是什么样,呈现出来的图景会是什么样。

丁宁参加开学典礼

因为入学,丁宁也换了住处。第一个夜晚,由于突然换了日常环境,她的睡眠质量不是很高。入睡前的大脑也关不了机,一直在思考,思考。

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在对丁宁退役入学北大的寄语中说,她的乒乓生涯,“现在才刚刚开始。”

对此,丁宁的解读是,要带着自己在乒乓球领域学习到的好东西,去到新的未来继续。

几度来访北大,丁宁都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体验着这所园子。现在,成为了一名北大的新生,她觉得自己的身份瞬间改变了。

“人生吧,每一个阶段都不一样,风景也不一样。我想让自己完全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好,亲历者也好,从这样的角度,去探索一些新的事物。

丁宁参加北大2021级新生代表座谈会

像在乒乓球桌上突然的回球变线:与北大再相遇,她的生活轨迹已转进另一种方向。

往生活里回弹

宣布退役时,丁宁在微博上晒出了三张个人照,影像里分别是不同年龄的自己。

第一张照片是童年的她,站在乒乓球台边。头发很短,握着较她的身体比例稍显大的球拍,望向对面,抿着嘴巴,眉眼严肃。

因为打球太早,年纪小,许多年里,她都是被“大魔王”张怡宁带着打比赛的小朋友。因为同样来自北京队,大家习惯于称呼张怡宁为“北京小丫”,丁宁则被叫作“北京小小丫”。

从5岁开始打球,到今天整整26个年头,丁宁笑说,“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生都是乒乓球了。”

第二张照片是五年前的她,里约奥运会,站在乒乓球女单项目的最高领奖台上。依然是短发,她手握金牌,抿起嘴角微笑。

这是她人生的一大高光时刻。不但获得了奥运女单冠军,还成了国内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之后的第5位女乒大满贯。闭幕式上,她还担任了旗手,是中国乒乓球历史上首位奥运旗手。第二年,她成为中国女乒队长。

第三张照片是现在的她,站在北京大学“欢迎新同学”的横幅下。头发已经留长,她手举红色封皮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抿起嘴角,笑容可爱又腼腆。

从初登球台的小女孩,到女单奥运冠军,再到北大新生,这三张照片记录了丁宁从懵懂到成熟,也记录了她过往大部分的人生。26年的时间里,丁宁的生活都围绕着那颗“小白球”在转。

竞技体育对运动员来说其实非常残酷。每个人都在走独木桥,选择其他生活方式的机会并不多。

“之前我经常讲,如果结束运动生涯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能有一个时间段去游学,去看看这个世界。”

即便作为世界冠军,几乎走遍全球的丁宁,对自己曾走过的各国风土文化,了解也不深。对每个国家,她最熟悉的地点,永远只有三个:赛场,酒店和超市。

她亟需一扇新的出口,跨出“小白球”的世界,看看更大的地球。校园,是她动身去看世界的第一站。

丁宁解说奥运会赛事

“其实在2017年完成全满贯的梦想后,那时我就很想回到大学校园去进行学习。”但由于备战东京奥运、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影响,在一种完全不确定的未知状态下,她的计划被一再搁置。

最终,在几番的综合考量与队内沟通后,她下定决心,重返校园。“做出了这个决定确实很困难。这对我来讲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挑战带来的压力无可避免,她迅速启动自己一贯的弹性与韧劲,拨出一条缝隙,从困局中迅速回弹。最终,那个接收并化解了种种思想压力的地点,落定在北大。

之前的几面之缘也好,最高学府的招牌也罢,最吸引丁宁的,是北大的一种氛围。一种让她感觉到舒展、变化的东西,将她延展向另一种生活。

“虽然运动员的生活是比较单一,但我们在做的事情,包括我们每天打球也好——因为是两个人来回打嘛——所以它是不断变化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北大的校风非常开放啊,包容啊,大家可能更自由,去发挥很多自己的想象啊,这种感觉,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

以变应变,张开双臂,她努力向生活里回弹。

丁宁与北大师生球友交流

在这股回弹中,力的作用是双向的。她在此中看到更多可能,也想成为一种可能的本身。

“北大的同学们在学业和体育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我现在从赛场回到校园,完成了从运动员到学生的转型,我也希望自己的选择和经历,能够为今后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一种经验,去拓宽他们对于未来的想象。”

那么,多年处于半军事化管理的人生状态,作为并不「自由」的运动员的丁宁,其实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吗?

她立刻笑了:“我想应该没有人不喜欢自由吧!”

转而,她又正色认真,“也要看是什么样的自由。我觉得是充满梦想的自由,有自己追求的自由,有度的自由,都是非常好的。”

换场之后

迎着全新的生活,丁宁给自己打气:“以后就是北大新生‘学习宁’了。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会继续加油!”

马龙、许昕、刘诗雯、朱雨玲等一众队友,在她的微博下留下祝福。北大学姐、体操奥运冠军刘璇,向她发来祝贺。无数球迷、粉丝,写下许多深情的话。快乐、美好、开心,是被提及最多的字眼。看上去,等待着“学习宁”的,是一片灿烂坦途。

丁宁微博评论

面对人们的声声祝福,丁宁真诚地感谢、回复。面对大众的种种想象,丁宁还是笑笑的,“我觉得,其实挑战还会很多吧”。

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多年的运动生涯,对“专业”二字,丁宁有着更深的理解,面对大众的想象,也更能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我觉得这个也可以做一个换位的思考和感觉。”

“就像许多人平时也会经常看体育比赛,但实际的赛场上、运动中,可能有很多东西,是你的感官、感受是无法想象和预知的嘛。”她笑盈盈地,轻巧挑出个最简单的比喻,直击灵魂:“就相当于,对于很多从小就学习、一直在学习的体系里长大的人来说,现在突然间让你去打球,去成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会发生什么,你也很难想象嘛。”

看着丁宁一步步成长的张怡宁,在给她的寄语中说,“在学习方面我想跟她说句加油,都说学习是‘苦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对于我们来说,学习和打球是‘两股劲儿’,毕竟我们的基础没人家厚实,这就需要丁宁付出更多”。

“我觉得来到校园,当然可能对我有利的一个方面,是很多人都认识我,也有很多喜欢我的朋友们,他们会给我很多的帮助和支持,这个可能会让大家更快地知道我。”丁宁很感谢遇到的所有人对自己的给予。

“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很多人知道你的同时,大家也都在关注你的一举一动,需要你在方方面面都做到更好。那么学业上的一些困难,包括可能遇到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就要靠自己去平衡。”

里约奥运会上,丁宁拿到大满贯。也从那时开始,中国乒乓球在年轻人的互联网世界掀起一大场“文艺复兴”,热切的粉丝潮水般涌来,国乒运动员们在互联网上、年轻人中获得空前的人气与关注。

球迷们在现场支持丁宁

丁宁也在那场浪潮中收获了大批年轻的拥趸。年轻人们从线上线下、五湖四海涌向她,支持她,将她视作榜样。“球迷也好、粉丝也好,大家对你的期待不光是希望你会打球,还可能会希望说:哎你能唱歌,然后你还能主持节目,还有其他才艺……他们会期待你成为一个立体发展的人。”

她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思考。

“原来我们可能是纯粹地做一个体育‘专才’,但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全才’,在不同领域去做些事情,作些贡献。”

丁宁与球迷们在一起

北大为那些梦想和可能的转化开放了一块新的场台。在北大,除却书本、课堂,还有更多种类的体验在等着丁宁解锁。

比如,每年的北大十佳歌手大赛:“啊,我唱歌应该没到那么高的水平吧!”比如,每年的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和多种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我在努力呢!在好好学习英语!希望能面向世界去推广我们中国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底蕴。”包括老本行的体育活动,北大乒乓球协会定期举办的季度赛、新生杯:“要我参加是不是对别人有点不太公平啊!”她说着笑着,开始有一种女大学生真实的切近感。

丁宁与北大师生球友交流(图源 logo)

转换了场地,便转换了一种状态。以前在赛场,目标必须设得明确严格,在哪个阶段、要做到哪种程度,都要分毫不差执行到位,一切被标准框得严丝合缝,人要不断地奔跑。来到校园,丁宁对自己启动一种全方位调整:海纳百川,保持开放,吸收营养。

“来到校园学习的那一刻,我就让自己完全是开放式的,我不想给自己去设一个限制。”

前面每一步都是未知,那就一步步去试,去学。“慢慢往前走吧,我觉得办法总比困难多!”

体育教研部副书记毛智和代表体教部及校队赠送丁宁印有“北京大学”字样的队服

场地换了,她还是她。到了任何一块场地,这具身体中属于运动员的特有光源,一直亮着。“就是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嘛。”她还是笑笑的。

走下塔尖,拾起“影子”

运动员的生活非常单一、重复,每一天都在向极限冲击,同时要面对竞技体育的残酷。

即使今天很累,到点儿还是要投入训练;无休止地面对比赛、面对对手,代表国家,为国而战……

“每天从起床开始,就要斗争。和自己斗,和困难斗,和极限斗。”

这样的境况,一直贯穿丁宁之前的整个人生。

丁宁在训练中(图源 logo)

“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它确实是一种极端”,丁宁说。像一个金字塔尖,那种要求是一种非常人的状态。

“但是对更多大部分人来说,体育应该是一个让你能够心生愉快的东西。”

地面上的人望向塔尖,多少会带些刻板印象:似乎运动员只会在赛场上出成绩,对理论知识、生活现象等方面却并不了解。其实,在这个九零后姑娘的脑中,时代前进,社会发展,长久以来的惯性认知,早已变了。

“作为新一代的体育人,包括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我们在成长中碰到的事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更加多方面的,多维度的。”

丁宁解说比赛(图源 logo)

丁宁回忆起疫情期间的经历:父母因为居家隔离不能外出,又很想锻炼身体,就跟她学了些日常的“健身小妙招”,在室内进行运动。

在家里近距离观察父母的运动过程中,她发现一种现象:随着年纪渐长,长辈们其实具有很迫切的健身需求,他们想要健康,想去运动。但对于如何健康地运动,如何保护自己,其实并没有概念。

她进一步把关注从长辈身上拉回到青年人群,发现一种相似的现实: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工作加班久了,想去运动,就直接开始“运动”——上来就跑步,然后膝盖受伤了。受伤以后,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

“运动也得适度。可能在三四十、四五十岁以后再去学习运动,会有一些晚了。”丁宁想,如果人们能在青少年时期得到正确的引导,对如何正确运动、健康运动建立起一种科学的意识,给自己打下一个好的运动基础,就会影响人的一辈子。她感觉,“其实它就是一个影子,体育就像人的影子一样。”

“比如在你还小的时候,在体育锻炼方面还不知道‘我到底想要踢足球还是打篮球’的时候,如果能够获得一些基础训练也好、正确引导也好,让你拥有一个良好的运动理念和身体的底子,那么在未来你想要转型、或者投入一些更加专业的训练时,就能有一个更快适应状态变化的基础。这种身心的基础,就像是你的影子,会跟随你一辈子。”

对专业运动员而言,竞技体育是一个金字塔尖;但对“人”而言,体育会跟随终生。“体育能够帮助人,不止强身健体,更多的是修复内心,在内在给你更多的力量,让你更有勇气和自信去面对挑战、挫折,让你更有力量去站起来。”

丁宁与北大同学交流

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体育,被排在“德育、知育、美育”的前面。他曾对学生提出殷切期望,要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这是他认为现代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来到北大,与更多人一起,从不同角度再度认识体育、发现体育,让人更好地运动,并从中长久受益,是丁宁期待去做的事情。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在今年招收第一届专业型硕士,专业包括体育产业和大健康管理两个方向,属于全日制脱产学习。除了专业必修课程,丁宁还选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选修课程,心理学,中文……时间被填得满满当当。“其实还有很多想选,其他的不行就先暂时去旁听一下。”

她对心理学一直很有兴趣。“我自己作为运动员来说,包括面对比赛的很多方法方式,或者去不断的去提升自己这种内在的能量,其实每天都是在心理层面历经斗争。”带着自身大量的实践经历,来到蕴有大量理论知识的校园, 教学相长,她也想通过学习,把自己更多的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更好地回馈给社会。

丁宁与球迷共度31岁生日

“每个人的梦想、能力都有大小,路上也都会碰到很多困难。可越是没人懂你时,你越要去肯定自己,尤其是一些细小的进步。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有飞跃,突然有巨大的进步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要善于发现自己这种细小的进步,去给予自己这种力量。这些力量可能很小,但是就是这些小小的力量,它才能支撑你完成更大的梦想。”

这是她作为北大新生,对自己的鼓励,也是她作为世界冠军,给同样努力争取各个学科、领域的“冠军”的北大同学们,最真诚的分享。在北大,当一个北大人,新生丁宁,还不能对这二者给出某种具象的定义。她只知道往前走,一路一直走。

“未来不可知,但可期。”

她一字一句说。未来是什么,到底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也许就要一直走到那一天,才能真正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