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新闻

北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03-01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会议表彰了1981位先进个人和1501个先进集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北京大学师生备受鼓舞,大家认真学习并热议讲话精神,纷纷表示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写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紧紧依靠党的领导 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立足国情,把握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总结出一系列扶贫工作重要经验和认识,形成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这些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淼杰作为获奖单位代表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他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8年的不懈奋斗,成功地实现了近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脱帽,创造了可与7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媲美的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中国发展的新奇迹,也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伟大篇章。“中国脱贫攻坚战再次用铁的事实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认为,中国贫困治理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体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以及综合扶贫精准合理的决策和监督体制是分不开的。他表示,从事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将以中国脱贫攻坚实践及成果作为重要案例,认真总结和提炼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大会表彰的楷模、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邢惠清难掩激动心情,“他们在扶贫路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邢惠清说,国发院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北京大学的定点帮扶工作部署,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校帮扶模式,帮助弥渡县顺利脱贫。“‘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激励和持续的责任担当。”

北京大学定点帮扶弥渡县挂职扶贫干部、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勤劳村驻村第一书记魏培徵回忆起与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啃下的一个个贫中之贫、艰中之艰,感触颇深。他认为,在国家“六个精准”的扶贫方略、“五个一批”的政策支持下,北大师生校友帮助村民发展有机产业,山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等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更强,我们也在脱贫攻坚中锻炼了本领、锤炼了品格。”

“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北京大学选派挂职云南省弥渡县寅街镇勤劳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晓东在驻村工作期间,与当地村干部一起围绕基层党建、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等共同奋战,为贫困学子争取奖助学金,激发成绩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村小学建设图书室,为滞销大蒜寻找销路,为农民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为修建基础设施争取项目资金……一件件实事的落实,最后都汇聚成群众开心的笑脸和感动的泪水。“与人民群众共同生活奋斗的过程中,曾有无数个瞬间让我感受到党的伟大。”张晓东感言。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北大师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心系家国、心系人民的北大精神在这次脱贫攻坚战中得到更加有力的彰显,同时也为“脱贫攻坚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脱贫攻坚,既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的优异答卷,也是新时代青年们的任务书。”在校团委书记户国栋看来,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向青年们赋予了独特的使命和际遇,他们在支教助学、乡村创新创业、文化下乡等方面,用知识、智慧、创意、努力、坚持,为“生力军”和“突击队”这两个词汇注入更多内涵,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一朵又一朵青春之花。“脱贫攻坚精神”也被涂上一抹更为鲜亮的青春底色。

保卫部副部长、社会学系党委副书记石长翼曾多次带领学生深入城镇乡野开展社会实践,作为脱贫攻坚胜利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他深刻体会到“脱贫攻坚精神”的思政育人作用。他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为实践教学和思政育人的首要主题,每一名学生在读期间都要经历一次田野调查,不少学生还参与到国务院参事室、农业农村部等单位的百余项研究。“同学们体悟到脱贫攻坚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强化了青年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

北京大学定点帮扶弥渡县挂职扶贫干部、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菲从事两年多挂职扶贫工作。他说,扎根弥渡工作以来,深刻地感受到全县所有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瞄准问题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如总书记所说,“以热血赴群众,以行动践诺言”,每个干部、每位党员都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弥渡群众脸上的真情笑容是对我们最好的奖励,弥渡群众的幸福生活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国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扶贫工作办公室)干部刘爽健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会上重要讲话后,对“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北大人身上的生动实践感受颇深。“在脱贫攻坚战场中,北大人的五四情怀和家国担当在不断攻坚克难中更加彰显,他们是不负祖国、不负人民的最可敬的人。”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持续贡献“北大力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贡献北大智慧和力量。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为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国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扶贫工作办公室)主任康涛说,展望新征程,北大和北大扶贫办将坚定不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要求,坚持把扶贫工作作为最核心的重点工作,丝毫不能骄傲,丝毫不能懈怠,丝毫不能动摇,要以最昂扬的斗志、最饱满的热情、最旺盛的干劲,坚决挺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早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过去几年,在对口支援弥渡的工作中,光华管理学院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精准解决了当地缺水少路等问题,同时通过捐赠图书室、开展培训班等,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学校“1+8+N”创新工作模式顺利推进。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后表示,“未来,学院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继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加强基础性研究和政策性研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北大弥渡扶贫工作的亲历者,为有幸成为扶贫工作团队的一员感到光荣,为弥渡顺利脱帽送去祝福,为北大人八年来的坚持努力鼓掌喝彩。”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雷虹感慨。她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北大人任重道远,艺术学院将继续助力弥渡的新发展,为推动弥渡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繁荣我国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总书记的讲话十分鼓舞人心,让我心潮澎湃。”北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琦作为学院定点对口扶贫的联络人参与了五年扶贫工作。“如习总书记所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要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脱贫不脱钩,我们北大人应该再接再厉,继续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北京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分团志愿者赵仙凤认为,脱贫攻坚不仅圆了人民摆脱贫困的梦想,更激发了群众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儿。“此次总结表彰会是新的动员会,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出了新的号令,站在新起点,作为处在基层教育一线的志愿者,我将向英雄致敬、向榜样学习,接续努力,永不懈怠,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