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新闻

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北大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北大 时间:2020-11-25

11月21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高铭,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黄如,以及来自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机构及高校的40余名专家学者和近百名北大天文学科师生出席本次活动。黄如主持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现场

郝平对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和兄弟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莅临北大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科技兴国战略、建设航天强国的具体实践,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领域的一件大事。我们将以该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与全国天文研究机构和其他高校的科研力量紧密配合,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前沿领域科学的研究。北京大学将会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各方面加强对这一科学中心的支持,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空间天文科学研究中心、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合作交流平台,为我国空间天文科学研究早日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实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郝平致辞

1.jpg

黄如主持揭牌仪式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按照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建造,之后,将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巡天空间望远镜作为空间站工程最重要的空间科学设施,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指标最先进的空间天文望远镜,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在稳步推进巡天望远镜工程研制的同时,相关天文科学研究工作也正在全面布局启动,建立了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组织管理体系,其中科学中心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体,是确保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北京大学历史悠久,享誉全球,天文科学领域科研实力雄厚,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此次科学中心落户北京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与优势,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进一步凝聚国内外优秀的科学团队,高效开展天文科学交流与研究,助力学校天文科学水平迈向国际领先。

郝淳致辞

顾逸东表示,北京大学历史传承悠久、学术底蕴深厚、杰出人才辈出。北京大学天文学科覆盖了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的主流研究方向,国内联系广泛,学术交流频繁、人才荟萃,学术氛围浓厚,有很高的水平和一流的国际声誉。北京大学科学中心一定会成为空间站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支撑,取得重要研究成果。顾逸东希望北京大学成为国内国际的学术研究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积极扩展力量,组织好课题研究和前瞻性的后续发展,大力培养提携青年才俊,使我国天文队伍的质量和规模提升到国际水平。

顾逸东致辞

高铭表示,为加强巡天空间望远镜的科学组织工作,今年7月,在空间应用系统建立了由科学工作委员会、科学工作联合中心和四个科学中心组成的科学研究工作组织体系,以汇聚和发挥各方面优势力量,广泛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依托以上组织体系论证提出的巡天空间望远镜首批24项科学研究课题也已完成立项评审,正按流程办理立项手续。北京大学科学中心的成立可以进一步推动北大天文专业的发展,汇聚更多优秀的科学研究团队,充分利用空间站巡天空间望远镜的宝贵资源,结合北大天文专业的学科优势,取得重大的、国际领先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创新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高铭致辞

郝平、郝淳等十位嘉宾一起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揭牌。

郝平与嘉宾一起揭牌

2.jpg

程旭主持科学中心建设专家咨询会

3.jpg

陈建生院士作报告

4.jpg

吴学兵汇报建设方案

揭牌后的科学中心建设咨询会由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程旭主持。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创系主任、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陈建生院士作了题为“光学巡天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物理学院天文学系主任、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主任吴学兵汇报了中心建设方案。随后,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围绕中心的建设规划、管理运行,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