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共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形象建设与百年事业发展”研讨会暨《新时代大党形象》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会议现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时代大党形象》是以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为契机,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策划推出的通俗理论读物。该书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和百年事业发展,充分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大气磅礴、钙质充分、无私为民、好学善学、敢于斗争、民主法治、改革开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的形象,对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进行了深入解读。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冯俊教授,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研究员,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专职副秘书长、中组部党建所原巡视员陈东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杨明伟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罗平汉教授,人民日报社理论部副主任彭国华,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袁吉富教授,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徐中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宇文利教授、刘军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波教授、林绪武教授,以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冯雅新副教授、副院长宋朝龙研究员、王久高副教授,中央团校张治银副教授等来自国家机关、北京大学、中央团校等科研院所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推进大党形象研究、迎接党的百年诞辰展开深入研讨。
孙蚌珠主持开幕式和新书发布仪式
《新时代大党形象》新书发布仪式上,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赵军,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于鸿君教授致辞(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琳代读)。《新时代大党形象》作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负责人程美东教授介绍了该书的基本情况。冯俊、赵军、孙蚌珠、张琳、程美东共同为新书发行揭幕。
发布仪式
赵军介绍了《新时代大党形象》的策划背景和出版意义。他认为,该书有助于广大党员群众加深对政党形象的认知,对于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党的形象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策划这本书,体现了人民日报出版社在重大主题出版活动中提前布局规划、积极主动作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赵军致辞
于鸿君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研究党的形象问题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全国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中心更要把这个任务放在首位。我们要协同作战、深入研究,为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于鸿君致辞(张琳代读)
程美东指出,本书以能够直接展现气质形象的“正气”“神气”“勇气”“锐气”“清气” 为内在脉络,以中国共产党内在的精神气质为依据,概括出十种形象,形成了有特色的分析框架体系。该书在党史党建研究选题和写作方法上力求有所创新:帮助人们对党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从零碎上升到具体;以党的形象为切入点来促进多学科研究党史党建问题;尝试用更宏阔的文化背景研究党史党建问题。在叙述方法上,该书史论结合、观点鲜明、通俗易懂。
程美东介绍新书基本情况
专题研讨阶段,与会专家从选题意义、切入角度、内容写作、社会效果等方面高度肯定《新时代大党形象》一书,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形象建设与百年事业发展”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
冯俊认为,《新时代大党形象》一书兼具理论性和可读性,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解读,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立体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中自然形成的,但是对于党的形象的自我意识、自我感知和自我塑造却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与我们党自身成长从小到大、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相一致。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对自身形象的塑造有着高度的自觉。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历史形象和新时代形象、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是一致的,有机统一的。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就是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新时代大党形象》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力作和范本。
冯俊发言
崔海教认为,《新时代大党形象》聚焦新时代,对大党形象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很好地体现了理论的人民性,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的形象建设史。我们党的形象既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又体现在具体工作实际上;既体现在党的领袖,又体现在普通党员身上;既体现在重大历史事件,又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既体现在外在形象,又体现在内在品质上;既体现在国内形象,又体现在国际形象上。研究我们党的形象,要把握构成形象的核心内容和具体内涵,把握一以贯之和创新发展的关系。
崔海教发言
陈东平认为,《新时代大党形象》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做了全面系统准确的描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政党的精神面貌,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先进品格,从一个特定视角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高大良好的形象。这个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流血牺牲、艰苦奋斗赢得的,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从宏观的整体性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能够树立良好形象,主要取决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宗旨、党的所作所为和结果,以及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因素;从更为具体的角度来看,则取决于党的纲领和主张、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理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实际效果、党的作风、党员干部、党的形象宣传等方面因素。
陈东平发言
杨明伟认为,《新时代大党形象》这部著作既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大党的样子、大党的形象问题,更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大党的内涵、大党的品格问题,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作品,特别是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引发我们思考百年大党一系列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是我们党有着理论和信仰的坚定性;二是我们党完全不谋私利,深耕于人民当中;三是我们党善于自我修正错误;四是我们党把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坚持集中统一领导。
杨明伟发言
彭国华认为,政党的形象建设和事业发展,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政党的事业越发展越壮大,越有利于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政党的形象建设越成功,就越有利于促进政党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一个成功、成熟的政党,不仅要重视事业发展,也要重视形象建设,两者统筹兼顾。当前,美国一些政客攻击和抹黑中国共产党,妄图误导国际舆论,离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理直气壮地面向国际国内社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这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彭国华发言
罗平汉认为,党史工作者有一个很大的责任,要研究党的形象、维护党的形象。党的形象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我们每一个党员,包括党的领袖和党的各级干部模范作用上。党的形象好不好,首先是政策好不好,能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革开放顺应和满足了中国人民的需求,对党的形象塑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大党形象》既是研究党的形象,更是维护党的形象。
罗平汉发言
袁吉富认为,《新时代大党形象》所讲的形象与哲学上讲的现象属于同一层次范畴。与现象相对应的是本质,与形象相对应的是本体。区分现象与本质、形象与本体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古已有之。本体在对象化过程中,在与外部对象接触过程中会呈现形象。把无限的形象全部呈现出来,对人们形象认识能力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里面有角度的选择问题。针对于现在的问题,角度的选择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袁吉富发言
徐中认为,《新时代大党形象》展示了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的形象。百年大党形象外观气象是大气磅礴和浩然正气。百年大党形象核心要义是无私为民和清正廉洁。百年大党形象源头活水是钙质充分和好学善学。百年大党形象的当代特征是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优势;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
徐中发言
陆绍阳认为,形象研究主要从形象认知、形象塑造、形象设计等三个方面切入。形象研究里最重要的是形象认知。我们党建构了什么样的形象,传播者才能够传播出去,受众才能正确认知。《新时代大党形象》抓住新时代,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形象建设新作为、新气象,为提炼、丰富党的形象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陆绍阳发言
宇文利认为,形象塑造离不开事业支撑。形象塑造并不在于说得多好,而是在多大程度上干得多好、干得多实。党的发展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条直线,中间肯定有一些负面的因素。因此,党的正面形象建构过程中还存在怎么解释负面形象的问题,实质是如何看待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过程中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问题。形象展示往往是单维印象,而我们需要呈现党的整体形象。党的形象是辩证综合的整体。我们要处理好单维印象和整体形象、综合形象的关系。
宇文利发言
林绪武指出,《新时代大党形象》这本著作是一本同时具有思想性、理论性的通俗可读的学术著作。现在正在进行的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些内容,在这本著作当中都有所体现,这本书对于我们学习四史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料。大党形象这样的学术话题是和国家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时代大党形象实际上为我们下一步学术的探讨提供了很多选题。
林绪武发言
冯雅新、宋朝龙、王久高、张治银等也先后发言。
冯雅新认为,进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形象的一个最根本的最有特色的形象,《新时代大党形象》里面涉及到的十个形象,也可以逐一对应到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
宋朝龙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三大时代问题当中凸显出来了自己形象。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带头反对全球化、逆全球化,中国成为坚持全球化、维持全球化秩序的顶梁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更加高大。
王久高认为,《新时代大党形象》选题策划特别好。中国共产党100年,不同历史时期展现的特色不一样,怎么样抽象出来让人们真实客观的了解这个政党是什么样的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张治银认为,党的形象好不好,关键看怎么做。以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为例,中国共产党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升华了自己在群众中的伟大形象。
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三编辑中心主任宋娜、刘军主持分别主持了两个阶段的学术研讨活动。
刘军认为,本次研讨会专家发言非常精彩,在学术思想上给我们很多启迪。北京大学在学术精神气质上有兼容并包的特点,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有海纳百川的理念。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继续支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队伍建设。
刘军主持
孙蚌珠主持闭幕式并做了总结。她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事业发展过程中锻造了自己的形象,这个形象推动了事业的发展。党的形象研究要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展开。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要有历史的眼光和国际视野;不但要有宏大的叙事,而且要具体而微;不仅要进行学理研究,而且要开展大众化研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多多支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
宋娜主持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学习时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华读书报、人民网等媒体代表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