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北京大学三角地上演一年一度的“百团大战”,上百家学生社团在这里纳贤招新。几乎每名北大学子,都会参加一两个社团,这些社团经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记者从北大团委学生团体部了解到,目前该校共有262家社团,活跃成员达一万五千余人。其中科技创新类社团数量最多,今年新成立的创客空间便是其中之一。此外,北大每年还会有一些小众或冷门社团解散,如今年解散的4家社团中,就有合气道协会、腰旗橄榄球协会等。
今年变化 新成立10家社团并解散4家
北大每学年都会有新成立、整改或者解散的社团。从数据上看,平均每学年都有10余家社团成立或进行整改。据北京大学团委学生团体部负责人介绍,今年北大新成立10家新社团。这些新社团的成立要满足三个条件:不能与现有社团内容相同或类似、要对社团未来有详细的构想、成立之初成员必须在20人以上。
今年,北大在原有的社团基础上又成立了10家新社团,其中既包括时下最流行的创客空间,还有文艺气息十足的音乐创作协会,以及专门为女同学服务的女生发展协会。
据学生团体部负责人介绍,今年共有30多家新社团申请成立,但由于名额有限,只有10个名额。社团的负责人需要参加初审、答辩和笔试环节,全部通过审核者才能成立社团。
此外,每年也会有一定数量的社团解散。如去年有9家社团解散,今年有4家。据了解,解散的都是比较小众或冷门的社团。如今年解散的分别是腰旗橄榄球协会、曲棍球协会、合气道协会、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研究会。
该负责人以合气道协会举例说,北大类似的社团还有空手道协会和精武跆拳道协会。“合气道协会的名气及影响远不及那两个,社员只有5人左右。”报名人数少,再加之辅导老师难请等多种原因导致社团解散。
发展概况 社团数量是18年前的6倍
北京大学最早的社团是成立于1904年的抗俄铁血会。当时正值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当时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学生奔赴关外组织抗俄。后来在1904年,以京师大学堂学生为骨干的“抗俄铁血会”正式成立。
此后,北大的社团开始层出不穷,社团活动再未停止。“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社团发展迅猛,仅被《北京大学史料》收录的社团就有44家。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的社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北大剧社、山鹰社、爱心社、自行车协会等大批社团诞生,其中很多如今已成为北大社团的中坚力量。学生社团也从1987年的40余家发展到如今的262家。
学生团体部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北京大学共有学生社团262家,活跃成员达一万五千余人。科技创新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和公益志愿类社团发展规模较大,如青年天文学会、北大剧社、山鹰社、爱心社等。
社团故事 创客空间帮同学实现创意
北大创客空间社团是今年新成立的社团之一,在刚刚结束的招新活动中,他们成功地招揽了近40名学生。这也是北京大学第一个以创客、创业、创新为主题的社团。
社长杨俊睿告诉记者,他本人就是一个创客,曾研制出一台手持打印机。“我看很多大学都有创客空间,而北大没有,我就想着自己创办一个,帮助更多人创业。”杨俊睿说,去年9月份他向北大团委提交了成立社团的申请,很快便通过了初审。
复试阶段,杨俊睿用一幅幅幻灯片阐述了自己创办创客空间的想法。杨俊睿说,他希望帮助一些有想法的同学实现他们的创意。“有些同学光有想法没有技术,而有些同学有技术却没有好点子,我就是希望把这些人集中在一些,互相讨论,共同创新。”
目前,杨俊睿每周都会举办活动,例如请名师开讲座、办交流沙龙、培训同学操作实验室设备等。很多老师知道杨俊睿的想法后表示愿意免费帮助他,北大产业研究院的陈东敏教授和信科学院的张海霞教授都为他提供了技术和设备上的支持。
北大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4月1日,成员为本校的学生和教师。活动包括体能训练、远足、登山、攀岩和科学考察等,是全国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
作为北大最负盛名的社团之一,山鹰社成立26年来,成员数量不断增长。现任社长赵万荣介绍,山鹰社目前注册社员约600人,活跃社员有一二百人,骨干40余人。“已经毕业的校友还成立了山鹰会,义务为我们做推广。”
山鹰社是北大日常活动最多的社团之一,每周都会进行两次体能训练、三次攀岩训练、一次野外爬山活动。每次活动均由社团骨干带队,社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安排,参加活动。每年暑期,山鹰社还会举办登山、科学考察活动及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只有参加过暑期活动的社员才有机会晋升为社团骨干。
赵万荣介绍,山鹰社成立以来得到了外界很多帮助。“登山需要设备,没有设备就不可能挑战更高的山峰。”他说,目前,约10家赞助商为山鹰社提供睡袋、服装、卫星电话等设备,中国登山协会也提供了资金帮助。(本版文/记者 马晓晴 制图/曲昆)
北大社团概况
社团类别 数量 代表社团
科技创新类 61 创客空间、青年天文学会
文化艺术类 58 五四文学社、北大剧社、元火动漫社
体育健身类 51 山鹰社、自行车协会
公益志愿类 25 爱心社、学生红十字会
合作交流类 24 台湾研究会、学生国际交流协会
地域文化类 20 三江源文化交流发展协会
实践促进类 16 北大官方微博、北大电视台
政治理论类 7 马克思主义学会
注:数据截至2015年9月,共262家
(单位:家)
原标题:北大61家科创社团占比最高 今年成立的创客空间是其中代表 全校共262家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