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新闻

北京大学哲学系85级 “相识30年”纪念会隆重举行

来源:王麦玲 汤贺伟 杨通学 时间:2015-09-29

9月12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迎来了一班“老”生——北京大学哲学系85级同学,他们是30年前的新生,在1985年的这一天,怀揣着青春的梦想来到了北京大学。今天他们集体回归母系,在系里的大力支持下,隆重举办“北京大学哲学系85级‘相识30年’纪念会”,回味青春岁月、重温往日情怀,延续师生情谊。

2.pic_hd

为了这个活动,北京大学哲学系85级的同学们早早地策划了活动方案,设计了富有意义的返校活动,特别是要重返课堂,再请老师上一课。于是当年风华正茂的曾经代课的老师,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宋文坚老师,已过古稀之年的赵家祥老师、李醒尘老师,虽过花甲之年依然坚守教学岗位的张学智老师,当年的班主任丰子义老师,当年的师兄如今已是哲学大家的系主任王博老师,在同学们热切的邀请下,重新走上讲堂,和当年的学子们畅谈人生阅历,分享人生感悟。

坐在哲学系的教室里,重温当年老师们的课程,对这些久别的学子来说,是极其珍贵的。当依然满口山东口音的宋文坚老师,讲述他多年来每日必做日记,退休之后依据日记写了一本回忆录《新北大旧事》赠送给大家,要求大家也养成良好的记日记习惯,记录人生的点点滴滴;当笔耕不止的赵家祥老师说他退休以后承担了家里的一切家务劳动,同时积极承担各种哲学课题时;当55级的毕业生李醒尘老师和我们分享人生的跌宕起伏、同学间的悲欢离合时;当张学智老师为我们大家即兴唱起激越的秦腔时;当系主任王博以他特有的风趣幽默希望大家常回来“找北”时;当时年的班主任丰子义老师回忆开学后大家在38楼楼下围成一圈召开第一次全班同学会时,课堂上有的是欢笑和开心、是感念和悸动,是久违的穿越与回归。一上午的课太短,30年前的学子只恨不能再回燕园,把30年前的一切重头来过!

为欢迎每一位学子,哲学系特意为30年前的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份印制着北京大学风景的精美明信片,一本精致的北京大学笔记本,一本王博老师所著的《庄子哲学》。这些礼物再一次装满了返校学子的记忆,让他们带着这份母校的爱、哲学门的寄托前行。

3.pic_hd

怀着感恩的心,30年前的学子特意雕塑了一尊“鲲鹏展翅”的铜雕回馈给哲学系,上刻庄子的《逍遥游》经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寄希望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各项事业能够如鲲鹏展翅一般,蒸蒸日上,也能让这里走出的莘莘学子如鲲鹏展翅一般,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