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泰斗张岱年先生诞辰105周年、逝世10周年,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文化书院、中华孔子学会、张岱年学术研究会和河北师范大学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协办的“古典中国哲学的通见、睿智和精义——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近70名学者济济一堂,同襄盛会。
在会议开幕式上,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欢迎国内外学者前来参会,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陈鼓应、牟钟鉴等先生深情地回忆了张岱年的人格和学问境界,并说明了在北京大学设立“张岱年讲座”的计划。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李存山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中江教授等在大会上发言,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张岱年先生的哲学和哲学史研究在中国现代学术上的地位。
本次会议既关注张岱年先生对中国哲学的整体性思考和洞察,同时也立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当代哲学发展的新趋势,努力对古典中国哲学的通见、睿智、实质和精义作一些新的有力的阐发。为此,与会学者具体围绕“文化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与古典中国哲学的通见”“古典中国哲学的睿智、思维方式、主要观念和学说的精义”“古典中国哲学的开放和融合”“中国文明、文化与古典中国哲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与古典中国哲学的角色”“哲学的当前趋势与古典中国哲学的回应”等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与会学者回顾了中国哲学史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肯定了中国哲学史学科在现代中国哲学乃至现代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以冯友兰先生、张岱年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学者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建立和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提出了当前学科建设中遇到的若干问题与挑战,以哲学与哲学史、创作与解释、范式比较与综合创新等问题为重点,对中国哲学的未来路向展开了有理据、有共识、有价值的辩论和展望。
会议闭幕式于25日上午举行。张岱年先生亲属致答谢辞,对与会学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本次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延伸阅读:张岱年先生简介
张岱年先生(1909-2004),字季同,别署宇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转任私立中国大学,194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79年后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务。代表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等,著作已结集为《张岱年全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