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新闻

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国际文化节启幕暨“《舌尖上的中国Ⅱ》栏目组走进北大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王奕文 时间:2014-05-09

5月6日晚,“新起点·新梦想·新世界”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国际文化节启幕活动暨“舌尖中国·品味世界”《舌尖上的中国Ⅱ》栏目主创人员与北大师生交流会在英杰交流中心成功举行。晚上7点,交流会在师生的期待中准时开始。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首先致辞。他指出,北大的国际文化节是一个中外文明交流的多元舞台,而饮食是近距离观察一个文明的捷径,而《舌尖上的中国》的独特贡献正是在于以饮食为题材,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世界舞台上展现、传播了中华文明。

吴志攀致辞

吴志攀致辞

随后,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介绍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发展状况、取得的成绩和其深刻意义。刘文通过列举数据,说明了《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在国内和国际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他指出,《舌尖上的中国》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标志着中国纪录片真正具有了国际化的视野和水平。

刘文致辞

刘文致辞

在两位嘉宾致辞过后,交流会进入了重磅环节——《舌尖上的中国Ⅱ》第四集《家常》首播。这是《舌尖上的中国》首次在电视上映前的较大规模的提前放映。

首播后,主持人请出了交流会的主讲嘉宾:来自《舌尖Ⅱ》主创团队的总导演陈晓卿、《心传》分集导演陈磊、《时节》分集导演胡博、《家常》分集导演邓洁。交流会同时还邀请到了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教授和北大中文系的张颐武教授。嘉宾们从自己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感受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交流和互动。

俞虹从纪录片的艺术形式谈到了《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目前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纪录片,对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她指出,纪录片作为最具有世界语言特征的影片形式,能够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也让中国的纪录片真正走向了世界,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的文化语言。张颐武教授则从题材的角度分析了《舌尖》能产生国际文化交流效应的原因,他认为食物是最微妙也是最丰富的语言。语言和文字都可能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流失,但饮食却能够跨越文化的障碍。而《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的食物做成了真正有生命的东西,将中国的饮食与哲学结合起来,深刻体现了“饮和食德”的中国传统智慧,让世界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了食物背后的中华文化与智慧,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在四位主创嘉宾的交流中,观众体会到了主创团队的创作意图,对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四位嘉宾以《舌尖上的中国Ⅱ》中已经播出的几集为例,表达了作为创作者对作品的创作初衷。嘉宾们还回应了观众的质疑,指出《舌尖上的中国》的主题是“探索中国人和饮食的隐秘关系”,虽然以食物为出发点,但是真正想要展现的是食物背后的中国人。想要传达给世界的,是一种专属于中国的饮食文化。

嘉宾对话

嘉宾对话

这次交流会还邀请到了匈牙利驻中国文化局局长李天翼(Laios E. Palasti)和三位在北大学习的留学生代表发言,他们分别表达了对本民族和中国饮食文化的感受。李天翼比较了匈牙利饮食与中国饮食,表达了对中国美食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热爱。三位留学生分别用不同的颜色代表自己国家的美食,阐述了自己所感受到的本民族的饮食文化。他们为观众带来的不同民族饮食文化的特色,与《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现的中华饮食文化形成了对比,丰富了对话的内容,扩展了对话的张力。

李天翼讲话

李天翼讲话

最后,几位主创嘉宾接受了现场观众的提问,与北大学生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拍摄中取材的原则”和“纪录片中声音的运用”等等,主创都一一耐心地回答。

通过此次活动,北大师生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舌尖上的中国》,唤起了中外学生对于各自饮食传统的体味,同时也启发了他们“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新视角。

随着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国际文化节也顺利开幕。

 

延伸阅读:

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创办于2004年,是以北大中外学生为主体,以展现各国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理解与交流为宗旨的一项校园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十年中,国际文化节在坚持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主导目标的同时,注重与时俱进、博采众长,保持着开放的活力,成为北大校园文化不可取代的一个标志。2014年第十一届国际文化节的主题是“新起点·新梦想·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