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8级校友张瑞祥被授予2023年度SASTRA拉马努金奖(SASTRA Ramanujan Prize for 2023)。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斩获该奖项的五位华人数学家均为北大校友。在张瑞祥获奖之前,已有四位北大校友荣获该奖项,他们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0级本科校友张伟(2010年获奖),恽之玮(2012年获奖),2003级本科校友刘一峰(2018年获奖),2007级本科校友唐云清(2022年获奖)。
张瑞祥,中学就读于人大附中,2006年至2008年三次入选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其中2008年作为中国代表队队长参加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以35分、个人排名第12的成绩获得金牌;2008年至2012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师从Peter Sarnak教授,博士论文获新世界数学奖(New World Mathematics Awards)银奖;曾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任博士后研究员,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现就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数学系,任助理教授;于2022年获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及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职业奖(NSF CAREER award)。
本科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就读期间,张瑞祥于2012年以全国第一名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类)全国一等奖,曾获获得过第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团体金奖、个人代数银奖、几何银奖、分析银奖、个人全能金奖,MCM Honorable Mention奖等多项国际国内数学领域奖项,学术研究成绩突出。同时,获2012年第八届学生五四奖章,曾被两次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一次评为北京大学三好标兵,获得过北京大学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
早在刚进入北大时,张瑞祥就做出了数学领域的原创性成果,论文题为“On the Number of Ordinary Circles Determined by n points”,并于2011年发表在《Discrete and Computational Geometry》杂志上。他还参加了本科生科研,完成了《从椭圆积分到Hodge理论》的结题报告,其中除详尽的历史性回顾外,更包含了他贡献的“SO(n)上调和形式的显式表达”部分。
张瑞祥的研究涉及解析数论、组合学、欧氏调和分析和几何学。在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张瑞祥与郭少明合作对Vinogradov均值定理主要猜想中的一个多变量广义化进行了证明,这项工作发表在2019年的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杂志上,被认为是一项重大成就。此外,张瑞祥涉足傅里叶和经典调和分析中的限制理论,为解决限制理论中的两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贡献((1) Carleson’s problem on pointwise convergence of solutions to 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2)the two-dimensional case of Sogge’s local smoothing conjecture for wave equations)
SASTRA拉马努金奖评奖委员会主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数学教授Krishnaswami Alladi在颁奖词中指出,张瑞祥是一位原创性和专业性俱佳的数学家,在广泛的领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作为在调和分析及其应用领域冉冉升起的世界级引领者,张此次获奖当之无愧。
拉马努金奖(SASTRA Ramanujan Prize)是为纪念印度著名数学家拉马努金而设立的奖项,由位于拉马努金故乡贡伯戈讷姆的Shanmugha文理工研究院(简称SASTRA)所颁发。该奖项自2005年起每年颁发一次,授予在拉马努金的研究领域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的年龄需在32岁以下(拉马努金去世时的年龄)。
该奖项将于2023年12月20至22日在印度贡伯戈讷姆(拉马努金故乡)的Shanmugha Arts, Science, Technology & Research Academy (SASTRA)举行的国际数论会议上颁发。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