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全会举行联合国上诉法庭和争议法庭法官选举,两位中国法官成功当选。这是自联合国上诉法庭和争议法庭设立以来,中国法官首次当选两法庭法官,填补了我国在联合国内部行政司法系统任职的空白。其中,经联合国内部司法理事会推荐,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北京大学法学院1998级硕士校友高晓力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任期自2022年11月15日至2026年6月30日。
高晓力于1998年至200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师从吴志攀教授。1994年7月以来,她先后在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民四庭、第一巡回法庭工作,2011年6月任审判员,2015年1月任第一巡回法庭主审法官,2017年6月任二级高级法官,2017年9月任民四庭副庭长;2020年4月任国际合作局局长;2021年2月,任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副庭长,兼任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负责人。
高晓力深耕于涉外民商事审判领域,是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也是祖国法治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她曾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的起草,完成若干重大课题的调研报告,配合外交部参加《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中国和巴西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等双边、多边国际条约谈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顺利出台贡献力量。作为一名执着于法官梦的赶路者,高晓力始终抱定奋斗的决心,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用自己的探索与努力,为中国法官的称谓增添了璀璨光辉,未来也将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法官的风采。
高晓力的成功当选,展现了北大法律人家国情怀深厚、国际视野宽远、专业本领通达的杰出形象,也是北大法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优秀成果的缩影。作为全国首批“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北大法学院始终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积极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将通晓并能参与塑造国际规则、从容处理涉外法律事务、自如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综合素养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致力于持续向中国和世界输送杰出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北大法学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致力于提升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秉承民族匠心、聚焦国际视野,将承担历史使命、放眼未来世界、关心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作为国际化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引导学生在全球化视野下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为引领全球化法学教育、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宽广全球视野的卓越法治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