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动态

专访 | 林建华校长:120周年,对北大是一个重要转折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时间:2018-05-08

◆ 5月4日是北大建校120周年纪念日,《瞭望》为此独家专访林建华校长,畅谈这所学府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 林建华:做一个北大人,当你戴上校徽,就会有一种很庄严的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来自于我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来自于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斌 魏梦佳 刘苗苗

——1977年入学北大,在未名湖畔学习、工作33载;

——2010年底起,历任重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

——3年前的2015年,重返燕园……

他,就是北大校长林建华。

▲ 北大校长林建华 刘苗苗摄

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北大校长朴素的办公室,独家专访林建华校长,畅谈这所120年学府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当你戴上校徽,就会有一种很庄严的感觉”

《瞭望》:在您心中,“北大”二字意味着什么?

林建华: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校长,我对北大的认识逐步深化。在北大做学生时,我感到北大的学风和教学文化非常好。学生跟老师的关系非常密切,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思想,包括怎么看问题、看社会。

成为北大老师后,发现学生和社会的变化都很大,得用新方式去教学生、做研究。

再后来我又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对北大的了解也就更深入了。

北大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校,它没有校训,也没有校歌。它所展现出来的博大,很难用一句话概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我们一直坚守的精神传统。但我认为,北大最根本的,真正印在北大人灵魂中的,是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这是北大精神的核心。不论任何艰难困苦,北大都会努力探索。这种探索是有方向的,就是为了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

做一个北大人,当你戴上校徽,就会有一种很庄严的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来自于我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守正创新”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守正就是要坚守基本价值,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坚守为国家、为民族发展的精神追求;创新就是“常为新的”这种精神。

“必须走一条新的教育发展之路”

《瞭望》: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林建华:改革开放以来,北大一直努力改革教育体系、提升学术水平,特别是北大百年校庆后,国家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了“985工程”,北大全面推进改革,要为中国高等教育、中国人才培养发挥引领作用,这种责任感就是“常为新的”精神的体现。

上世纪90年代,大学里专业分得很细,但其实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学生要适应未来变化的社会,必须走一条新的教育发展之路,教育必须把学生的基础拓展得更宽。

百年校庆后,北大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战略,当时提了三句话的基本方针: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从2002年开始一直坚持这个方针。

学术研究要上去,队伍建设也要上去,这是北大当时面临的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所以北大在人事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岗位聘任制,2005年部分院系开始实施预聘制,2014年在全校全面实施预聘制,把最优秀的年轻人聚集到北大来。2016年启动老体系和新体系融合。制度上的变化,使北大的人才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

《瞭望》: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在学科调整方面有何创新?

林建华:学校在学科调整方面,主要以加强交叉学科建设为抓手。一个比较成功的做法是,组建了十几个跨学科研究机构,建立新的机制,采用新的聘用、评价和薪酬体系。科研人员的背景也是跨学科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如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等。

这样一批研究机构建立起来后,吸引了杰出的带头人和有潜力的年轻人,整个学术就发展起来了。

“教育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旅程”

《瞭望》:北大提出“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怎样才能让学生看到未来、引领未来?

林建华:大学是培养人的,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要着眼未来、着眼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能够适应变化、引领未来。

以前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传授,注重专业体系的完整性,这是一种比较静态的教育。当时知识创造与传播的方式跟今天也不一样。我读书时,外地科研人员要想查文献,得到北京来,到国家图书馆,因为那里资料最全。我们上化学课时没有教材,老师就自己刻蜡板印刷,每堂课给我们发3张纸的讲义。

今天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人们在网上可以获取任何知识。因此,大学教育也要发生变化。面向未来的教育应当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教育的过程应当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旅程。北大的培养方案应当更加灵活、更加多样化,比如开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新专业,学欧洲历史首先还要学拉丁语、古希腊语;化学系与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建立了文物保护专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将来能有更多。

每一种新的、多样化的培养方案,都是师生共同设计出来的。我觉得,将来北大的教育应该更加多样化,无论是一棵树的种子还是一棵草的种子,都要提供好的条件,让它去长。这就是因材施教。

“必须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

《瞭望》:面向未来培养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林建华:最重要的,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到北大考察工作时

讲到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8字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青年学生。这也是很有挑战性的一件事情,因为价值观的养成,不单单受学校的影响,家庭、社会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学校所能做的主要是通过营造风气和文化,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一个烙印。例如,学校通过制度和文化建设,规范教师的言行,切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瞭望》:面向未来,北大如何进一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林建华:2035年,国家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北大则要力争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但是北大凭什么能走到前头去?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已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不会停下脚步等着我们。北大要想实现超越,关键得有正确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实际上为北大指出了发展的路径。

北大要想走得更好更快,就必须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中国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重大学术问题,比如说中美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上的区域与国别研究等。这些问题亟待理论上的深刻解答。这还只是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问题,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就更多了。如果北大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就能助力国家发展得更好更快。

“到了‘无我’境界时,视野才能够真正打开”

《瞭望》:如何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中国学派?

林建华:学术研究要更多从中国视角看世界、看世界的学术,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中国视角的学术体系。比如说,大学应该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民,夯实研究基础才能提出对国家真正有价值的建议。所以经过两年的筹备,北大建立了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致力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研究。

这是一种学术观念上的变化。过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主要是我们自己。当国家的力量比较弱小、影响力局限于地区的时候,我们只能这么做。但是今天我们的影响力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学术就不应仅仅是研究自己,而是应该更多地往外看。

《瞭望》:是什么使您有勇气提出把北大建成一所“伟大的学校”?

林建华:并不是说只有北大才能建成伟大的学校,其实平凡的学校也可以很伟大。“伟大的学校”的意思,就是要在社会中找准定位,结合自身特点、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自己做到最好。如果学校都能够各自发挥所长去追求和实现各自的“伟大”,中国教育的多样化就出来了。

《瞭望》:如果把北大比作一个人,120岁了,您觉得他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林建华:建校120周年,对北大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这120年,北大经历了风风雨雨,主要是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是。将来我们还要继续学,因为发达国家学校的制度体系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借鉴。但是我们要更深入地结合中国的情况去思考自己的发展道路,找准中国的问题并努力去解决,也就是说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这是很大的一个转折和变化。

《瞭望》:五四青年节快到了,您对当代青年有什么样的寄语?

林建华:现在的青年人能够更快地接触到更丰富的知识,他们获得知识的方式跟以前都不一样。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国的年轻人要树立自信,关注社会,关注实际问题,注重实践,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

另外,现在的一些年轻人相对来说比较自我。其实自我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太“自我”的人是没有大出息的。所以我经常说,当人到了“无我”境界时,视野才能够真正打开。一个人是这样,一所学校也是这样。当诚心诚意地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时候,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