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首场“院士回母校”活动在北大举行,三位阔别校园多年的北大院士校友与年轻的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科学之路、人生经历和北大之情。
她是活动举办以来的首位女性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校友张宗烨院士操着一口纯正的京腔味儿向我们婉婉道来她的学术生涯故事。(全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供参考)
张宗烨作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今天非常高兴来这儿。
校友会的李老师跟我联系的时候,我就说:“回母校看看,是我的心愿,我很希望回母校来看看,我觉得我讲不出多少东西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成就,但是我觉得可以和母校的师生交流一下,对我说来也是一种学习,我觉得能更接地气,我年纪大了,可以从年轻人那里吸收一些新的东西,对我也是一个很有帮助的机会。”所以我非常高兴今天来和大家随便说说,我真的没有做过这种演讲。
那天我也说了,除了做学术报告外,没有做过这种演讲,我很担心我的演讲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想先给我自己做一个介绍,我叫张宗烨,大家都知道了,是一个八十二岁的老太婆,我是1956年在北大毕业的。我对这个地方有一个特殊的感情,因为我是1935年出生在燕园,幼儿园到初中都是在燕园度过的,中间只有一段时间是由于日本人占领了燕京大学而离开了这里,所以我对这里真的是有种回家的感觉。
我1952年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你们找来的资料上面讲我是贝满(女中)的,物理老师特级教师孙老师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决定要考北京大学物理系。当时正好院系调整,52年是第一年,三个大学合并,北大、清华、燕京大学,文科和理科放在北大,当时北大的阵容是非常强的。
那我来说一下我的大学生活吧,当时院系调整,三个大学的优秀教师,教学力量非常强大。当时黄昆老师教我普通物理,王竹溪老师教我热力学和统计物理,胡宁老师和周光垧老师教我电动力学,杨立明老师教我量子物理学。大家看看,这么多位院士都是给我们上基础课的。当时全面学习苏联,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每堂课都有很多受益。我在北大,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使自己终身受益。所以我对母校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这时候给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后面三个是我的三个哥哥。当时大哥在生物系任教,所以我们就在当时的中关园照的相。前面这个小姑娘就是我当时上大学的时候,大家看看给你们像不像。这是我们理论班的毕业照,这边有三个女孩,中间那个是我。这是我们理论班1956年毕业的时候照的毕业照,中间那位戴眼镜的就是王竹溪老师。
大学毕业后,我就非常幸运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我们工作是可以填志愿的,但是要服从国家分配,刚好那年赶上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一大批的北大毕业生就被分配到了科学院,我就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后来研究所改名成为原子能所,我们就搬到了房山那边,后来原子能所又一部分人提出要发展粒子物理和高能物理,他们就给周总理写信,得到了周总理的支持,于1973年原子能所的一部分成立了高能所,我从1956年大学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直到现在,一直干了61年,基本没动窝。除了中间去了中国科技大学任教原子核理论课之外,我全部在这个研究所。
在这呢,我想强调一点,我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科学工作者,没有做出突出的贡献。所以我今天只能谈一点我的体会,干了六十一年总该有些体会。
首先,我觉得第一条就是做研究要学会不断学习,学习不仅是从书本、文献中学习,也要学会在工作中学习。我大学刚毕业时到研究所,非常幸运被分配在于敏的手下工作——于敏大家都知道是我们的氢弹之父,是我们非常伟大的一名校友——我非常荣幸能在他手下工作,当时我觉得我从北大出来的,物理学的挺好的,去那里工作应该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是没想到开始接触时,于敏先生一问我一愣。
为什么这样呢,我们看文献的时候往往是推导公式,知道每一个量代表什么意思,但是对于工作来说这不够,工作要知道公式的适用范围,用公式来获悉基本的量的大小,要明白公式背后的物理知识,这些在只做书本学习的时候,是学习不到的,而要在研究工作里才能学到。
我在于敏先生的指导下工作了十年,对我说来真是受益匪浅。于敏先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家都说谁也学不到,他就是看问题特别深刻,我觉得我在他的指导下,多少学会了一点,怎么在复杂的现象里剥离出来主要的物理因素。这一点我非常受益。
这个呢,刚才大家也看了,这是于敏先生获奖的那年,中央电视台找了一些人去他家采访。这边的这个女同志是于敏先生收的最后一名博士生。那天我去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回忆当年做基础研究的时候,两个人都笑了。
张宗烨院士和现场同学互动
除了要向老一辈学习以外,我觉得我们要向国外的同行学习,科学积累在科学领域是非常重要的。我接触的很多人中,有些人有很好的想法,但是没有办法实现,这就是因为缺少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思想、发展新的想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德国工作了几段时间,我发现他们的很多积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捞回来为我们所用,因为有很多科学问题是他们好多年好几代做出来的,而我们呢就是缺少这些东西。所以出去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要做一个工作,而是要想法儿把他们的一些积累拿到我们这儿来。
另外呢,我对我自己说呢,我现在年纪大了,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向年轻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非常有活力,我也很愿意和大家交流。此外,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理论和实验必须要密切结合,原来中国没有多少实验的条件,做理论的就是看看外国人怎么做,现在国内慢慢的大装置与实验器材做出来了,所以现在一定要理论和实验配合,才能做好科研。
第二点体会就是兴趣是做科研的重要动力。如果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究竟,那你就会想法设法去钻研甚至为之着迷。这里举一个小例子,1975年文革即将结束,邓小平同志开始主持工作了,我们高兴得不得了,我们盼望了许久的科研工作终于可以进行了,那时候我们就把原子核的对称性推广到了超核。当时这完全是出于兴趣,不仅没有利益驱动,那时候还有可能被批,但是冒着这种被批的风险,我们还是把这个工作做完了。
幸运的是当时中国跟西德刚建交,西德派了一位正好跟我们做同一行的物理学家来中国访问,当时呢就是拿不出什么成果给他看,挑了半天就把我们的工作拿去给他看,没想到他看了以后非常欣赏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在他回国路上,他在飞机上发信回来说这个工作是具有国际水平的。
这个工作这样一来呢就受到领导重视了,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是1981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的文章。而这项工作完全是兴趣驱动,没有任何的利益驱动,并且碳十三的超核,被美国的国家实验室证实了。
第三点体会是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力量。1984年我受邀去德国工作,当时我基本不敢说英文。当时我已经49岁了,要不要学英文,思想斗争的很激烈。不学吧,就等于放弃了这个机会,学吧,快50岁的人了记忆里大大下降。最后我下决心突击了三个月的英语口语,上午去上口语班,下午去办公室上班,晚上在家里背书,背十遍甚至十五遍一直背到晚上十一点,期间自行车钥匙都丢了三把,脑子里已经放不下其他东西了。
所以我觉得你只要相信你自己,拿出你的力量来,就可以把事情做成。最后我终于可以用英文作报告,用英文交流。
顺便鼓励女同志不要对自己没有信心,我觉得女同志有很多的长处是男同志所没有的,比如说细心、观察能力强、条理清楚、总结能力好,就是需要多一些闯劲,胆子要大一点儿,敢于摆出自己的观点,多一些自信,这些克服了,就可以在某些方面比男同志做得更好。
我有很多很优秀的女学生和同事,她们可以做得非常好。就像高能所的国际实验组的对撞机的发言人,就是我的一个女博士后,领导着四百人,十一个国家的专家。女同志绝对有能力做的非常好。另外,还有的女性可以做更细致的东西男同志做不到的事情都可以做到。比如七十年代的时候做计算传纸带的时候,我们组的一个女同志打的谱是绝对没有错的,这不仅多数男同志做不到,多数女同志也是做不到的,这绝对是很突出的。
当然相对而言女同志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我们要自强,要有不服输的精神。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家里的事情女同志会承担的多一些,特别是怀孕期间,但是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可是工作和事业是终身的。所以在困难的时候一定不要把工作断掉,断掉的话就很难再拾起来了,即使没有时间去做,但心里也要想着这件事,从我自己来说,走过这一段非常重要的就是有信念。只要把二者的关系摆正确了,心中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各种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什么事咬咬牙,我觉得是重要的,什么事都顺顺当当的,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
第四是要有团队精神,团结合作都是必然的,现在科学都是大科学,不像牛顿时代了,所以不仅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更需要集体的通力合作和相互支持。在我处理团队问题上面,我认为原则一定要坚持,但是小事一定要谦让,这样就能保证这个团队大家能够相处的比较好,不要任何一点小事小利都去争,那样团队就没法合作下去了。
这是钱三强先生在1984年给我写的几句嘱咐,我就把中间这一句给大家念一下,他说:我们的优势应该是受用于制度和集体的精神,因此,我希望你们和你们的学生们都能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使后来者居上。这是老科学家对我们这一代的教导,也是对你们这一代的教导,我希望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使我们的事业走的更快,走得更好。
最后呢我再说两句,现在呢习近平主席和党中央提出了要科技兴国。要在2025年成为科技强国,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这个重任就落在你们身上了。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可以大展身手,预祝你们在这个大好的机会做出突出的贡献。我呢,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可是还是想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所以呢,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简介:张宗烨院士1935年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60年代在于敏指导下提出原子核相干结构及相干对涨落模型理论,在解释轻原子核低激发态的主要特性上取得了很大成功。1976年从理论上预言了超核中存在超对称结构态,这一预言在1980年得到美国BNL国家实验室在实验上的证实。“L超核结构和L-N相互作用”获1986年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80年代以来,在重子及两个重子体系的夸克模型理论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