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动态

【校友风采】保有一颗自由的灵魂——访1997级校友陈延

来源:校友网 时间:2017-03-03

陈延,1997级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生,2003级墨尔本大学法学硕士LLM。现任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上海分中心副总经理。

IMG_1364

北大记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回忆起高考时的日子,陈延师兄坦言法学并非自己的第一志愿,也没有想过以后一定要从事法律行业,但孙东东老师的招生宣讲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孙老师幽默的风格和他提到的精神病的案例令人记忆犹新,在大四时,他还选修了法医学。

陈延师兄是1997年入校的,八九十年代北大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堪重负,94-99年入学的包括法律系在内的文科新生被迁入了昌平校区,99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更名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是一门适应时代变化并引导发展的学科,97年香港回归祖国,陈延师兄的学士论文就是关于香港“基本法”的解释权,而近几年来这一问题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谈起九十年代的北大学生,陈延师兄用到的词是“勇敢”和“单纯”。陈延师兄回忆道,当时的校园里自由民主氛围非常浓重,学生都是以“家国天下为己任”,小到家长里短,大到国事天下事,学生们都勇于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在相互辩论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正如老校长蔡元培所言:“凡一种学说,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皆任其自由发展。”这些观点在十余年后回顾时也许觉得过于激烈或者有些幼稚,但是自由的表达让学生们不至于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至于产生自己不过是“一介草民”的无力感。对于那些年轻人,生活从来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除了“自由”,他认为北大精神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平等”。在学校中,身边优秀的人很多,应做到不自卑不自傲;在社会上,北大学生常常被视作“精英阶层”,但不能因为外人给贴的标签就真的自视高人一等。

回忆起大学生活,他直言,在世纪末自己见证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波高潮。三角地是信息的集中地,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北大学生经过三角地,只要海报墙上有字,大家都会探头去看。五颜六色的海报上或激愤或冷静的话语激起了人们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那个年代的北大学子都对三角地有着深刻的感情,五八事件、邱庆枫事件,学生运动从三角地萌发继而声势壮大,它让青年人不计利害地聚集起来并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学生走出象牙塔,去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因而提起北大,那一批北大学子第一个想起的是三角地,其次才是未名湖。他说,BBS的兴起和三角地作用的衰落则是后来的事了。

二十年前的大学生活与现在很不一样。原来北大小南门外是平房,现在建成了商业中心;原来东北角是烂泥地,现在树立起了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的行政楼;原来教学集中在两栋逸夫楼,现在转移到了第二教学楼、理科教学楼等新楼……物质生活更加富裕了,生活压力却越来越大。听说大一大二的学生已经开始实习时,陈延师兄很惊讶,他大四时才开始实习、考虑未来的工作,而且周围的人都是这样。相比于现在的学生从大二大三就为了留学而准备托福、GRE考试,他则是在本科毕业后花了一年多准备各种申请的材料。现在的学生早早地加入了法律援助协会等专业性强的社团,他却认为没有太大必要,因为如果以后要从事法律行业会有许多机会接触法条、提供法律咨询,不必急在一时。他认为大学时不妨多参加登山、舞蹈等兴趣社团,因为工作以后再组织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一件事太难了,并为自己当时没有加入感到非常遗憾。

也许是社会竞争不如今天那么激烈,当年的大学生生活得很“慢”。木心先生在《从前慢》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陈延师兄笑言,大学的爱情是最简单的,不夹杂金钱、身份的衡量,也因此最值得珍惜,他到澳洲读研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女友想出国深造,而自己想陪在女友身边,自然,当年的女友也变成了现在的夫人。

迈入职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内外贸易的日趋繁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金融领域。在结束律所的实习后,陈延师兄加入了北京银行并工作至今,上海分行是北京银行的第二家地区分行。

比较法律行业与金融行业,他认为律师可能在物质上更宽裕,而银行业更透明。陈延师兄认为,专业不对口并没有给自己的工作造成困难,甚至在就业时“北大”这两个字的分量足以让对方忽视专业是否对口。他认为,法学是基础的社会科学,经济关系的契约化是市场经济得以开展的前提,而确保契约的合理有效则是法学生的专业特长。

由于从事的不是法律行业,对法条法规的记忆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行业内的知识和技巧是在工作中学习到并在锻炼、磨合中熟能生巧的。有时候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受雇主欢迎,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自身知识水平的不足,因而更踏实谦逊。新手都是从基层做起的,只有把控好期待与现实的差距,工作才能带来更大的满足感而非挫败感。

采访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陈延师兄的潇洒和风趣,当他侃侃而谈学生时代的往事时,眼前仿佛依然是此间的少年。他的言语中,描绘出了的不仅仅是法律人,更是那个年代北大莘莘学子的风貌,他们对未来充满热望,对现实怀有悲悯而渴望改变,他们关心的不止自己蝇营狗苟,还有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他们单纯温暖,而且很勇敢。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相信,北大的精神能够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