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动态

彭敏:在诗词中遇到爱情 此生执着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7-02-24

《中国诗词大会》的亚军彭敏,去年还曾包揽了《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场外成人听写团的双料总冠军,在央视关注度最高的三档文化节目中赢得赞誉,网友们称他为“古典文化小王子”。

1569061

他在著名的文学期刊《诗刊》工作,被人称做才子,他说:“所谓的才子,就是还没有什么出息的文化人。你会叫郭敬明才子吗?才子通常是比较落魄的读书人形象,在古代也是一样。”看得出他想成为像郭敬明、张嘉佳那样的畅销小说作家,他想象在那样的成功里必然装满了爱情。

诗词大会上像武亦姝、李宜幸这样未经世事的学生妹都钟爱苏东坡,欣赏他天赋英才,抱负高远,经历仕途坎坷并未沦入消沉,世事洞明仍保有一份童真情怀。而彭敏则独爱李商隐,因为他的情诗。熟背诗词数千言,彭敏最钟爱的一首诗是南朝民歌《西洲曲》,诗里描画了一位年轻少女对情郎一别之后的刻骨铭心的相思,漂亮的语言,含蓄着尽吐绵绵情愫。

彭敏出生在湖南山区,上小学时父亲在学校食堂工作,母亲在学校开了一家小卖部,日子过得单调又紧巴。他从小爱看书,家境又不允许买很多书,一本花5块钱买来的《唐诗三百首》被他翻烂了,想象力随着诗歌飞扬,尤其是诗词中的那些唯美爱情,带给他对生活最美好的憧憬,从青年时代,直到如今。彭敏说:“每个人都有最在乎的东西,我最在乎的还是爱情。尤其是早年,爱情是唯一。”

大学七年,彭敏起初写诗,后来转写小说,把北大所有的文学奖都拿到了。毕业后,同学们一般的归宿是媒体、老师或公务员、国企做行政,彭敏去了《诗刊》。名校文凭,北京户口,一份稳定的工作,也遇到了第一份爱情,他说那时候以为这就是一辈子的幸福生活到手了,但后来发现,微薄的收入过不了丈母娘那一关,两段感情皆因此无疾而终。

彭敏渐渐不再写诗,想做个畅销书作家。跟着兴趣也变了,读书时喜欢看文艺电影,现在就想去电影院看大片,读书时喜欢看纯文学小说,现在就想看通俗小说,于是他也开始写起小说来,但这条路彭敏走得也不顺利,通俗文学竞争比纯文学领域激烈得多,成功的作者凭着天赋、直觉或丰富的人生阅历,文字上不需要中文系的功底,理科生也能写得更好。另一方面,他从小背诵了大量的古诗文,诗词的血脉精神会浸透到语言气质里,这本来是助力,却变成了他对自己的求全责备,总是觉得不够好,三篇小说写到中途便放弃了,至今也没有写完一部长篇。

《中国成语大会》夺冠,被彭敏视为命运的转折点。“此前虽然我有个名校的文凭,有个北京户口,有个稳定的工作,但其实我都是在苦苦探索自己人生出路的可能性,成语大会让我看到了一个希望,最重要的是跟我本身文青的属性还不违背。”彭敏解释,比如以前出书比较难,卖得也不会好,但成语大会夺冠后,差别就比较明显了,经历了诗词大会境况又更好了些。春节后这些天里,除了媒体采访,彭敏接到了各种合作邀约,有的找他做网络音频节目讲诗词,有的培训机构找他做古典文化的讲师,还有人希望投资他开办古典文化培训机构,但他最想做的还是出书,一家出版社找他写一本讲解古诗词的书。

“能赚钱但跟文学无关,会把我的生活完全变掉的东西令我很恐惧。”彭敏又开始了新的担心,“音频更能够跟上诗词大会热度,但我还是倾向于写书。我本身还是一个‘文青’,能读书、写字是最基本的,这是最不想放弃的一块,这些事是唯一能让我心灵保持平静的,让我天天跑这儿跑哪儿做事务性的工作,我可能不会快乐,很怀疑能不能坚持下去。”

参加诗词大会时,彭敏常常会回想起大学时代,每到暑假他会凌晨六点起床,带着那本破旧的《唐诗三百首》,沿着田野那边的铁轨走呀走,一边走一边背诗。当时用的是盗版的《唐诗三百首》,里面有很多错,但那时候他的感觉就是很美好,背完没有什么用,背完了就是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开心。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固然令彭敏重拾诗词情怀,但现在最让他幸福开心的是终于有机会做“有用”的事情了。机会得来不易,不敢懈怠分秒,生怕一不留神又走了弯路。古人把“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人生的至高境界,但彭敏却总检讨自己不够聪明,他说:“别人可能十八九岁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一条靠谱的道路上循序渐进,但我走了很多弯路,做了很多无用的事情,30岁以后才终于找到了一条能把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认可结合起来的道路。接下来,就看我能不能写出几本畅销书了,如果做成了,我以后的人生可能就没有那么焦虑了,因为人生的方向找到了,就一步一步去做这件事就行了,精力也不会被分散到别的地方去了。”

在彭敏看来,那些不能得到社会认可的事,都算弯路,但一些带着社会认可标签的资质他也并不追求,譬如他做《诗刊》的公众号粉丝数十万,在文学类期刊公众号中居首,也并不得意。记者问他,你期盼的社会认可最终又通向何方?财富还是权力?彭敏回答:“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