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永海,“60后”,盈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北大中文系毕业,做过多年教师和行政工作。48岁时,只身来到深圳,于2011年在前海创办盈华租赁。作为一个非金融专业出身的外行人,把仅成立5年的前海首家融资租赁公司做到了前海前十,并在业内进行了多项业务创新。作为前海融资租赁行业的创新代表,他希望深圳的融资租赁行业能够走上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盈华租赁是前海首家入驻的融资租赁公司,是和年轻的前海一起成长的公司。作为盈华租赁总经理,毕业于中文系的“外行人”李永海带领这家年轻的公司做成了很多融资企业从未做过的事。
此前,李永海并没有全面负责过融资租赁业务,而这,让他更敢于创新,步子迈得更大。李永海说,盈华不循规蹈矩,进行了一系列模式和业务的创新,做成全国首单“银信租”合作租赁、首单连锁餐饮企业麦当劳后厨设备租赁、首单合同能源管理+设备租赁等,走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成立短短5年,盈华租赁不仅跻身全海融资租赁企业前十行列,还创下数十亿风险资产零不良、零逾期的纪录。
作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行业,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通过以租代购的方式,由承租企业把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出租人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全国融资租赁的第三极,前海与天津、上海的差距仍很明显。李永海建议,深圳尽快出台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行业政策,不照搬天津、上海,而要创新扶持方式,走一条适合深圳的融资租赁发展之路。
只身南下深圳拓展业务
李永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迄今32年,不过大部分经历都和融资租赁没有直接关系。他在河北电大、北京二中等学校做过10多年教师,在中国融资租赁公司(简称“中租”)从事多年的行政工作。
6年前,李永海作为中租的代表,只身从北京南下深圳,拓展融资租赁业务。当时,融资租赁还是一种新型业态。一开始,李永海受总部委派,来到深圳调研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后来并没有继续下去。
当时,李永海了解深圳市场后,打算在深圳注册成立中租深圳分公司。通过注册公司,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的李永海对深圳的政府服务意识和效率大开眼界。中租在各地工商部门注册分公司都遇到了阻力,唯独在深圳比较顺畅。“这个行业是新行业,各地成立分公司大多需经当地金融办前置审批,但中租是外商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按相关规定属于商务部监管,不用经过金融办。这个很多地方不理解。”
中国融资租赁业根据监管主体分为两类三种机构。一类是银监会审批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另一类是融资租赁公司,属于一般工商企业,其中又进一步分为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和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前者由商务部和外商投资省级管理机构审批设立,后者由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及其授权机构审批设立。“只要公司外资股份超过25%,都归商务部审批。”
“当时我在福田工商局就讲了,我们是商务部牌照,没经过银监会审批,不属于金融机构,不在地方金融办管理范围之内。金融办也不会给我们审批。最后又会造成扯皮的局面。”李永海说,一位工作人员听了之后,和上级商议了一下,直接按照和总部经营范围一样的经营范围顺利注册,很快拿到了营业执照。
成立前海第一家融资租赁企业
成立深圳分公司后,作为中租综合部总经理的李永海本想着出个短差就能回北京。然而,总部继续让年已48岁的他留在深圳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当年融资租赁行业很缺人才,总部考虑是我注册的分公司,就让我在深圳招兵买马,把人员组建起来,在深圳进行行业调研。”
2011年,李永海做了几个项目,不过,由于分公司不能从当地银行授信,不能独立开展业务,只能作为一个分支机构在深圳招揽业务。同年,中租又在深圳成立子公司盈华租赁,李永海担任董事长。
李永海说,2011年之前,注册在深圳的融资租赁公司不到10家,但是各大融资租赁公司在深圳都设有办事处,既不是分公司,也不是子公司,用于承接业务。
2012年,前海管理局成立不久。李永海了解到,前海是金融创新的特区,金融业被定位为支柱产业,政策、税收等方面均有很多利好,于是把刚刚注册的盈华租赁迁到了前海。前海第一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应运而生。
李永海担任中租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和盈华租赁董事长两职约3年。后因盈华租赁准备上市,要进行股权、人员分割,李永海只保留了盈华租赁的职务。
短短5年间,在前海注册的1600余家租赁公司中,盈华租赁创纪录实现累计28亿元租赁资产零风险、零逾期。李永海表示,这对于一个风险行业,很难做到。另外,盈华租赁累计纳税7500万元,名列前海租赁行业前十。今年,盈华租赁预计纳税额达到8000万元,其中在深圳纳税4500万元。近日,盈华股东正在积极增加资本金,增资后盈华将以净资产10亿元的资本规模名列前海乃至全国租赁行业前茅。
做别人不屑做的业务
此前,李永海虽在中租工作多年,但并不在业务部门,而是从事行政工作。在他看来,这反而成为个人优势,并未落入金融行业过于专业化的窠臼,而是用外行人的眼光去看融资租赁,没有过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从问题出发,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永海表示,盈华是融资租赁行业内最早进行行业定位的企业。盈华在公司设立之初就确立了医疗、旅游、汽车、餐饮等与民生相关的逆周期、抗风险较强、现金流较稳定的产业作为目标行业重点开发耕耘。
“餐饮后厨设备的融资租赁,达到了6亿元规模,我们还是全国第一单。”李永海说,此前,湖南的麦当劳连锁加盟商找过6家融资租赁公司洽谈关于餐饮后厨设备的融资租赁,但因考虑其单店资金规模不大、资源较为分散、企业平均利润低,均被拒绝。“后来,麦当劳找到我们。我们认为餐饮行业融资租赁竞争较弱,但是资金需求量大,同时企业的现金流也相对稳定。我们就承接了这单业务。”
他解释,如果租赁公司只是把飞机、汽车等设备当标的和风控手段,在出发点上就并不成功,因为设备在二次拍卖和处理时都会贬值,而盈华把品牌和稳定的现金流当作事实上的租赁标的和风险抓手。
“餐饮等行业是逆周期行业,麦当劳是世界500强企业,现金流比较稳定,经营正常的情况下没有理由不还钱,再加上麦当劳的加盟商经过层层筛选,等于在品牌上又多了一层风险保障。”于是,他首开先河,将包括餐饮在内的连锁零售行业作为目标行业,重点开发耕耘。仅麦当劳一家连锁企业,盈华已在3个省开辟市场,业务规模达6亿元,预计每年还将新增2亿元的租赁资产规模。未来,盈华租赁将开发汉堡王、肯德基、永和豆浆、真功夫、海底捞等国际国内一线连锁餐饮品牌。
李永海认为,租赁业务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从业人员需要同时了解法律、金融、贸易、财务、谈判等知识,亦需要人生历练。培养一个业务熟练的经理,一般需要三五年时间。盈华租赁因为精准专业的行业定位和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模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经过三五个月的培训便可独立上手操作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才不足问题。
“所有创新都为解决两个问题”
除了针对特定行业建立标准化模式,盈华租赁还注重业务和资金“双渠道”并重开发。“以前的融资租赁找业务像搞营销一样搞人海战术,来一单业务做一单业务,比如飞机、医疗设备、制造设备,最终导致项目泥沙俱下。”李永海表示,盈华采用平台开发的模式,其中业务渠道着力开发六大平台:银行及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与租赁客户重叠度较高的机构平台;正大、麦当劳、汉堡王等大客户(系统性客户)平台;厂商租赁平台;行业协会平台;政府发改、经信、管委会平台;设备博览展览会平台。
“比如银行,银行不能进行设备融资租赁,而融资租赁公司专门进行设备租赁,这样就和银行形成了互补,帮助银行客户增加融资渠道。另外还有经信、发改、开发区等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风投手里也有不少有真实融资需求的优质项目。通过平台开发将人海战术满世界一对一找项目的出行商变为坐地商,一改高风险、高成本、低效率的‘两高一低’行业痼疾而为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率的‘两低一高’的稳健高效经营。”李永海说。
清晰定位、标准化操作模式和平台开发模式也降低了融资租赁的风险。李永海说,以前融资租赁业务经理入行专业门槛低,相当一部分因职业操守产生风险。另外很多传统银行的风控专家并不了解融资租赁行业的风控点,而标准化模式与平台的建立则大大降低了风险。
“我是外行,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所有创新都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行业缺乏人才,另一个是项目泥沙俱下。”李永海认为,盈华走过了一条其他融资租赁公司没有走过的路,一直在进行业务创新,也被行业所认可。
李永海认为,这个行业本身没有太多的前车之鉴,太专业之后反而受到专业局限。对他而言,这也是受益于中文专业,思路比较开阔,完全跳出行业看行业,“不拘泥于大企业、大设备,没有就租赁看租赁、就设备看设备、就专业看专业,外行加专业成就了盈华的今天”。
对话
前有上海天津标杆,后有南沙横琴追赶
前海融资租赁行业亟待破局
目前,天津已成为全国融资租赁行业的重要聚集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约40%靠融资租赁撬动。上海融资租赁企业家数和业务规模约占全国三成。而深圳融资租赁不仅企业数量不及,且由于缺少飞机租赁等大型租赁业务支撑,整体业务规模小,全国占比低。
面对和津沪融资租赁的差距,李永海建议,尽快出台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行业政策,不能照搬天津、上海,而要创新扶持方式,同时在寻找融资租赁资金和资产方面,利用前海跨境融资的区位优势,探索融资租赁业务新模式,走一条适合深圳的融资租赁发展之路。
“融资租赁第三极”与津沪差距大
南方日报:深圳融资租赁业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但规模不及津沪等地,融资租赁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产业链集聚效应也较弱。作为全国融资租赁第三级的深圳前海,和津沪相比,主要差距在什么地方?
李永海:前海虽然作为中国融资租赁第三极,但从资本规模看,全国融资租赁企业前十强绝大多数落户津沪两地。天津飞机租赁业务约占全国90%的市场份额。国银租赁总部虽然注册在深圳,但飞机租赁等具体项目公司却大多注册在外地,龙头带动作用大打折扣。
与津沪的差距,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政策差距,二是是经济基础差距。
虽然深圳融资租赁起步早,但发展没上海、天津快。目前来说,深圳的融资租赁行业政策没有落地,未能吸引有质量的公司,缺乏融资租赁总部企业和龙头企业。上海、天津的企业对于优惠政策看得见、摸得着,知道多少资金能省多少钱,能获得多少税收返还。比如融资租赁税收优惠,对一些公司实现分期纳税,飞机融资租赁动辄十几个亿,纳税就要1/5,分期纳税为租赁公司减轻了资金压力,更有能力做大项目。
另外,天津、上海作为传统经济中心,融资租赁主要面向的装备制造业、加工业比较成熟,周边拥有大量设备租赁的客户。而深圳缺乏这个优势,珠三角的传统装备制造业比不上津沪,基本都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轻型制造业,特别是深圳集聚的企业基本都是高技术、轻资产企业,租赁公司对这方面业务无从下手。
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基金应聚焦前海
南方日报:前海想要进一步加快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李永海:融资租赁行业符合前海金融业发展的方向。前有上海、天津这两个制高点,后有南沙、横琴追赶,前海融资租赁亟待破局。我建议尽快出台融资租赁行业政策。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和上海、天津比要有更加创新的扶持方式,尽快打造融资租赁总部基地。
融资租赁行业要解决两个问题:低成本优质资金从哪来?优质低风险资产从哪来?在低成本资金方面可以利用前海的区位优势,为融资租赁企业进行跨境融资。比如利用前海作为增信平台,通过保险基金、产业基金为行业增信,让融资租赁企业组团去香港融资,发售租赁资产集合产品,或者打包前往境外借外债,融到低成本资金。虽然目前第一步已经落地了,但对租赁行业远远不够。另外,还要从主渠道帮助行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包括银行、保险、基金、社会资本,想办法让大量社会资本和融资租赁资产对接。
政府部门不要学天津和上海简单返税的政策,而把该给企业返税的资金拿出来针对整个行业设立产业扶持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目前,深圳鼓励各区设立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基金,采取股权投资方式,促进中小融资租赁企业发展。我建议应把聚光灯打到前海,对于这种股权投资方式,要选优质企业,比如前海排名前10名或前20名的企业,由基金持股20%—30%。这样,有了政府股权投资基金的参与,租赁公司可从各地银行拿到低成本资金,实现帮助优质企业增信的目的,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随着企业上市、基金退出,政府也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实现双赢。
前海租赁行业存在不少“僵尸企业”
南方日报:除了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目前很多前海融资租赁企业的主要业务都在外地,并没有帮到深圳企业融资。对于融资租赁公司在本地开展业务,寻找更多优质资产,你有什么建议?
李永海:前海租赁公司有不少“僵尸企业”,缺资金、缺市场、缺业务,另外有很多企业的业务都在外地,比如盈华也没做过深圳本地的业务。原因何在?
深圳的融资租赁业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资源的投资,例如地铁、医院、学校、公交车等设备投资。这方面资产规模太大,深圳的融资租赁企业规模普遍不大,难以参与。另一类为针对高技术、轻资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租赁公司按照传统模式难以参与、风险极高,面临两个极端。
政府应从资产端上扶持做业务的公司。一方面,扶持一批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融资租赁,包括港口设备、地铁、公交、办公大楼等,像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就把办公大楼“租”了出去。而前海可以联合前50名企业,组建一个融资租赁平台,承接此类业务。深圳在公共服务方面亟待提高,正好为融资租赁的介入提供了土壤,可以大大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融资租赁对资产有放大作用,以前需要5—8年的建设可以缩短到三四年。
另一方面,深圳高技术、轻资产企业和中小企业众多,也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在这方面,盈华也曾经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加设备租赁,给一家拥有高新技术、拿下行业龙头订单的中小企业做过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行业可以探索无形资产融资租赁的新方式,更好地适应深圳的特点,比如针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融资租赁。针对这类轻资产、高风险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风险补偿基金,进行某种程度的兜底,降低融资租赁企业参与此类业务的风险。
总体来说,因为深圳的传统融资租赁业务基础不如上海和天津,需要走出一条融资租赁创新发展的新路,而不是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这对于深圳来说,也是一种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