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定于2016年5月8日(周日)晚7点,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理科5号楼438室,英杰中心对面)举办旅欧小提琴/中提琴家王凯平北京大学讲座与音乐会,并向观众介绍两把世界名琴。欢迎北京大学校友爱乐俱乐部会员报名聆听。
讲座主题:意大利名琴文化的起源与传承
小提琴介绍 Nicolo Gagliano 1750
Nicolo Gagliano 意大利名琴,1750年制作于那波利。王凯平以其本人的外文姓氏 Veron 冠名,收录于世界提琴档案库(Cozio)。
中提琴介绍
当代顶尖提琴制作大师、美国声学专家 Joseph Curtin 1982年的中提琴作品。
小提琴&中提琴音乐会部分(以现场实际演奏曲目为准):
小提琴作品:(上半场)
? 巴赫:恰空舞曲(BWV1004)
《恰空》(法文Chaconne的音译)是一种起源于墨西哥等西班牙殖民地的舞曲音乐,16世纪时传入西班牙,17世纪时开始在欧洲盛行,成为一种独立的器乐曲。巴赫无伴奏弦乐作品《恰空舞曲》,是他任职克滕时所作。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器乐曲,这跟那时环境有关,因为当时并没有合唱团供他使用,他也不必创作宗教性质的音乐。因此,他的创作多以乐器本身的特点为基础,糅合当时盛行的舞蹈舞曲元素,以展现乐器的技巧和共鸣为主,这些作品包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和三首小提琴组曲(也称“帕提塔”)和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在这支《恰空舞曲》中,巴赫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以及复调主体间以单音旋律的音响对比的写法,在以单音曲调见长的小提琴上,奇迹般地再现了管风琴的宏伟音响,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交响画面。舞曲的主题宽广庄严,略含悲怆色彩,可以说是无伴奏小提琴曲的精品。
? 帕格尼尼:我心惆怅
本曲是帕格尼尼用帕伊谢罗 (1740-1816) 歌剧《磨坊女》 (1788) 中的咏叹调“我心惆怅”为主题(Theme from Paisiellos Opera La Molinara-Nel Cor Piu Non Mi Sento)改编而成的一首主题变奏曲,又名“G大调随想曲”,是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中最难演奏的一首。整首乐曲由主体加六个变奏构成,帕格尼尼在这首乐曲中高难度地使用了各种小提琴演奏技术。这首乐曲是对演奏者在音乐上和演奏上的双重挑战,很少有演奏者在音乐会上演奏,录音版本也不多,能现场听到乐曲的演出和讲解是很难得的。
? 塔雷嘉: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作者塔雷嘉生于贫寒家庭,且右眼全盲,但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吉他。 他当初进入马德里音乐学院学习时,学院并无吉他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校长面前演奏了吉他,校长听完后对他说:你可以用一把吉他开拓音乐世界,你是为吉他而生的。后来塔雷嘉果真用吉他开创了一个世界,并被世人誉为“吉他的肖邦”。在他57年的生命历程里,他一共留下了80多首古典吉他曲,而本首乐曲被后人用小提琴演绎,精美绝伦,阿尔罕布拉宫,在阿拉伯语里是”红色宫堡”的意思。它是古伊斯兰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其构造之细腻,设计之精巧,无不体现着阿拉伯文明的神秘,辉煌和奢靡。
静静的夜晚,我常独自聆听。想象着无数的美丽与颓败尽归尘土,每一次的我都仿佛和神秘的阿尔汗布拉宫一同在优美、神秘而悠远的乐曲中忧伤地伫立在苍茫悲凉的夕阳下,静默无语感悟着世事的沧桑以及人生和命运的起伏.潺如流水般的颤音,悠悠地诉说着那斯德王朝的兴衰与摩尔人凄美绝伦的宫廷故事。
中提琴作品:(下半场)
? 舒伯特:中提琴奏鸣曲
佛拉兹·彼得·舒柏特(F·P·Schubert,1797-1828),1824年舒伯特创作这首阿贝鸠尼奏鸣曲(Sonata for Arpeggione D.821),又译阿贝鸠奈奏鸣曲、a小调吉他形大提琴奏鸣曲。舒伯特特别为吉他形大提琴(Arpeggione)和钢琴共鸣而写的,也是唯一一部这件乐器作品。在当时曾让阿贝鸠尼琴流行一时,然其不到十年便消逝于乐坛。若无此曲,这一乐器可能已被世人遗忘。舒伯特的这一奏鸣曲今日演奏家们大多用大提琴、中提琴演奏。虽然六根弦的Arpeggione换成了四弦的提琴,但演奏手法基本上可以保证演奏者能把原作六弦琴的音色表现出来。而且时至今日,舒伯特的这部奏鸣曲也成为中提琴演奏曲目中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全曲分三个乐段,在开篇的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里令人感到愉悦又热情奔放的a小调第一主题,与欢快如涓涓细流的C大调第二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尽管 在接下来奏鸣曲形式的乐旨较为简单,但其富有想象力的特质依稀可辩认出自于舒伯特的灵感,以F大调优美的钢琴在轻触中开始发展到与吉他形大提琴的拨弦交相 辉映。大调与小调间的对比,以及左手弹奏的十六分音符中,主旋律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二乐章E调的“柔板”如同一首没有词的歌曲,在极为纯朴自然的变化无常 的伴奏中呈现,然而却增强了舒伯特在转调时所作出的富有想象力的冒险,在更为神秘浪漫的第二部分尤为明显。最后第三乐章“小快板”是一个如炫技般的独特设 计的回旋曲,演奏技法高超,曲调优美迷人。
演奏家简介:
王凯平,男,外文名: Domenico Veron 。著名旅欧小提琴、中提琴演奏家。
现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西班牙Rojo Sombra(R.S)室内乐团终身音乐总监;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博士;俄罗斯华人艺术家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美国纽约Dynasty(王朝)国际拍卖会古董弦乐器特邀顾问。
出生于中国青岛,自幼学习小提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进入当代著名俄派小提琴教育家、俄罗斯功勋艺术家阿纳托利.列兹尼科夫斯基的门下深造,大学期间曾先后接受过V.Spivakov, Yuri Bashmet, Ingolf Turban, Massimo Quarta, Victor Tretyakov, Shlomo Mintz等世界顶尖小提琴家、中提琴家前辈大师的教导与提携。学生时代即以职业提琴家身份,在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多次成功举办个人小提琴、中提琴独奏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重奏音乐会。
在以主科全部满分的优异成绩硕士毕业后,签约欧洲著名的西班牙弗罗洛夫室内乐团,担任专属小提琴、中提琴音乐会独奏家一职,进一步拓宽在欧洲各国的演奏事业,常年率领乐团举办音乐会、音乐节演出活动。
2011年,重返母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考取博士学位,同时担任弦乐系助教工作,负责附中、本科部、研究生部三个班的教学工作,门下多名学生,曾荣获泛欧洲青年音乐大赛、全俄小提琴比赛、匈牙利国际室内乐比赛、墨西哥-中南美洲国际音乐邀请赛等国际级大奖。
2012年,王凯平创建Europe- Red Shadow古典音乐家组合,汇集来自英国、爱沙尼亚、瑞士、乌克兰、西班牙、意大利、阿根廷等国顶尖青年音乐家,以推广和鼓励当代优秀音乐作品和作曲家为主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Red Shadow”古典音乐热潮。
2013年,率领Europe-Red Shadow全体成员,与西班牙弗罗洛夫室内乐团完成重组,成立全新阵容的西班牙Rojo.Sombra (R.S)室内乐团,从而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独奏家为主体的古典室内乐团,王凯平升任乐团音乐总监。 同年,作为立陶宛共和国首位被邀请的中国音乐家,在著名的立陶宛国际音乐节举办个人专场独奏音乐会,荣获立陶宛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最高荣誉奖项—最杰出音乐家奖。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出席颁奖仪式。 同年五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斯莫尔尼宫举办的中俄两国第二届艺术展演中荣获一等金奖,并得到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嘉奖令。
2014年5月,作为受邀艺术家,出席纽约举办的中美两国艺术界精英联合音乐会。6月,决赛中全场无停歇挑战巅峰技巧代表作—— 帕格尼尼《上帝保佑国王》,维尼亚夫斯基《奥地利国歌主题变奏曲》,恩斯特《大魔王幻想曲》,斩获意大利举办的国际独奏家炫技大赛季军。同年12月在世界顶级音乐殿堂—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成功举办新年音乐会。
2015年1月,率领西班牙RS室内乐团全体阵容首次访华,圆满完成9场全国巡回音乐会;并于当月领衔北京爱乐乐团在北京解放军军乐厅完成三场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会。2月,应中华文化基金会邀请,出席中美两国春季友好交流音乐会,在纽约精英室内乐团协奏下,与美方茱莉亚音乐学院演奏家代表合作演出。
在教学领域,王凯平定期在意大利都灵音乐学院、西班牙毕尔巴鄂-莱昂音乐学院、立陶宛国立音乐学院、意大利维罗纳音乐学院等地举办音乐节大师班授课,同时担任欧洲维尔纳小提琴比赛、意大利巴里国际音乐比赛、马耳他国际音乐比赛、意大利塔伦托国际弦乐比赛等知名世界性赛事的评委。
2015年5月,作为人才引进,回国正式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担任弦乐学科副教授一职。6月,与意大利钢琴家恩丽卡.帕莱格里尼合作,在著名的圣.加科莫教堂,为威尼斯古典音乐频道录制全套勃拉姆斯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同步面向欧洲在线直播。并于同年9月,携带整套作品在中国各大城市举办小提琴与钢琴专场巡回音乐会。
11月,与立陶宛著名钢琴家尤里吉斯.阿里克谢南奇斯联手,举办格林卡-舒伯特-勃拉姆斯全部两首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专场室内乐巡回音乐会。
2016年1月,作为提琴专家,受邀担任美国纽约曼哈顿Dynasty(王朝)国际拍卖会古董弦乐器顾问。
王凯平本次音乐会使用的是一支珍稀名贵的Nicolo.Gagliano 意大利名琴,1750年制作于那波利,并以其本人外文姓氏“Veron”冠名,收录进世界提琴档案库(Cozio)。
钢琴家熊文介绍:
自幼随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区芳华教授学习钢琴,1998年赴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学习,2005年获得钢琴演奏及室内乐表演硕士学位,同年7月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
主要成果:
2013肖邦纪念奖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优秀钢琴导师奖
2014李斯特纪念奖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优秀钢琴导师奖
(曲目以现场演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