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讲座预告】现代文学理论为什么起源于中欧和东欧(以及如今它为什么已经死亡?)?

来源:北京大学讲座网 时间:2014-03-28

讲座主标题: 现代文学理论为什么起源于中欧和东欧(以及如今它为什么已经死亡?)?

讲座人: Galin Tihanov 教授

讲座地点: 北京大学中文系(人文学苑6号楼)B120-122

讲座开始时间: 2014-04-02 15:00:00

讲座结束时间: 2014-04-02 01:00:00

讲座人介绍: 

Gilan Vassilev Tihanov教授,生于1964年,1988年在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获该校斯拉夫研究硕士学位;1996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保加利亚早期现代主义的文类与思想》;1998年再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巴赫金与卢卡奇:作为社会哲学的小说理论》。曾任Lancaster大学(2003-2007)、Manchester大学(2007-2011)等大学教授,2011年至今担任伦敦大学女王学院George Steiner讲习教授、比较文学系主任。系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理论委员会荣誉席。  

Tihanov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俄国、德国以及中东欧文学与思想史,精通英文、俄文和德文,并可自如使用法语、波兰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乃是非常重要而著名的文学理论和思想史专家。其研究广泛涉及巴赫金、卢卡奇、施特劳斯、穆齐尔等文学与思想史大家,著述颇丰。代表性著作有《主人与奴隶:卢卡奇、巴赫金及其世代的思想》(2000年英文版初版,2002年再版,2010年被翻译成波兰文,2012年被翻译成葡萄牙文),《东欧现代主义的文类与思想》(1998),《解释:保加利亚新时期文学散论》(1994),另主编和参与写作保加利亚文、英文、德文文学及思想史著作10部。

讲座内容介绍: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似乎更清楚地认识到并承认,文学理论作为一门显学已然式微。甚至文学理论最忠诚的拥护者们现在都在忙于理解文学理论面临的这种不可挽回的危机的局面。回顾过去,从1910年代后期创立到1990年代,现代文学理论已有将近80年历史。俄国形式主义者的活动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伊瑟尔从接受理论和阅读现象学转向所谓“文学人类学”和洛特曼1993年的死亡标志着这门学科的终结。在洛特曼的生涯中,他逐渐地接受了将符号学视为一种全球文化理论,而并非一种狭义的文学理论。

在这次讲座中,我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文学理论起源于中欧和东欧。在我2004年写的一篇文章中,我从一个稍微不同的角度详细地讨论了流放的重要性,同时,也阐明了文学理论作为一种历史建构的意义。最后,除了2004年的那篇文章中讨论的问题之外,流放如何成为兴起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相关话语的构成力量也是我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说明】 本次讲座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讲座系列”第13讲,同时也是Tihanov教授系列演讲“文学理论,世界主义与世界文学的三重视角”的第一讲。Tihanov教授其余二讲将分别于4月9日、4月23日同一时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