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来源: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 时间:2020-12-22

12月19日,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青岛黄海饭店召开。此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章程修订,并通过选举产生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及监事。

会议现场

青岛市人大原副主任、校友马论业,第十届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校友张培军,青岛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晁永强,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存峰,北京大学校友会监事、山东省北京大学校友会顾问李德明,山东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张岷,山东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郭炉出席本次大会。北京大学多个地方校友会发来贺信、贺电。会议由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第五届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余勇主持。

余勇主持

张培军首先致开幕词。他指出,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已成为母校与校友之间,以及与各行业间联络的重要平台,并为此感谢第五届理事会作出的贡献。相信在第六届理事会的组织下,青岛校友会将成为彼此共谋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新起点,期盼每一位校友能以此为纽带,心系母校,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母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并共同开展好青岛校友会的各项工作。

张培军致辞

此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余勇在报告中表示,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坚持“以服务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以活动为平台,以发展为目标”的理念,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密切了校友间的联系,配合母校开展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与母校的沟通。作为地方校友组织,青岛校友会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为青岛发展助力。余勇还对第五届理事会履职期间内部治理、制度建设、对外活动等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余勇作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第五届理事会《财务报告》、《章程》修订。投票选举产生第六届校友会理事、常务理事及监事。

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第五届监事王宏利作第五届理事会《财务报告》

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校友蓝岩真作修订《章程》说明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说明

随后,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经投票,选举袁东亮为第六届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会长,陈刚、付钢、李坚之、生汉波、唐海、张吉成、张玉波为副会长,张吉成为秘书长;表决通过青岛校友会法定代表人变更为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吉成。

余勇(右一)、袁东亮(中)、张吉成(左一)合影留念

袁东亮发表讲话。他表示,当选新一届青岛校友会会长深感责任重大。青岛校友会的宗旨是广交朋友、服务校友。母校是大家的精神源泉,校友会肩负着提高母校声誉的职责。新一届理事会将严格遵守校友会章程,以凝聚校友、服务校友为核心,加强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抓住未来青岛市与北京大学扩大战略合作的机遇,努力为年轻校友提供事业成长的平台,增强校友会的联谊功能和吸引程度。除此之外,他还指出,欢迎热心校友积极参加活动并建言建策,共同努力把校友会工作干好。

袁东亮发表讲话

张吉成在发言中,首先感谢青岛校友会的信任,并表示将在任期内竭尽全力协助会长和副会长工作,让青岛校友会在青岛市与北大的合作中起到“民间桥梁”作用。

张吉成主持

青岛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晁永强代表市教育局祝贺大会召开。他希望青岛校友会新班子在第五届理事会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将服务的理念和奋斗的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握紧“接力棒”,跑好“新一程”。更广泛地联系、团结校友,关心并支持青年校友们的成长和发展;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促进青岛各项事业的发展。

晁永强讲话

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存峰发表讲话。他首先向青岛校友会各位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并介绍了北京大学今年以来在学术发展、师资队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取得的发展成果,以及北京大学校友会及各校友组织在今年全球抗疫中所作出的贡献。他代表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衷心祝愿青岛校友会新一届理事会与在青岛的全体北大人一起,继承母校的光荣传统,保持和发扬青岛校友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挥校友会的作用,深刻推进校友会的团结、有序发展,更好的凝聚校友的人心,为校友自身事业的发展提供后盾支撑,为母校在新时代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动力支持,从社会组织的层面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北大人应有的突出贡献。

李存峰发表讲话

北京大学校友会监事、山东省北京大学校友会顾问李德明,对青岛校友会新一届理事会的诞生表示祝贺。他在讲话中表示,希望青岛校友会在袁东亮会长及新班子的组织带动下改革创新、继往开来,向着把青岛校友会办成人才库、智囊团和生力军的目标努力前进,以实际行动为母校,为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做出卓越贡献。同时,山东省北京大学校友会也会积极参与、配合青岛校友会后期的活动。

李德明发表讲话

会议最后宣读了北京大学多个地方校友会的贺信、贺电。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