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新移民华人家长开始看重孩子心理健康

来源:侨报网 时间:2018-11-20

18日,北京大学南加州校友会在洛杉矶县东区圣盖博市(San Gabriel)举办“今天在美国我们如何做父母”的交谈会,探讨新移民父母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周日下午,北京大学南加州校友会举行探讨亲子关系的活动,请来自纽约的北大校友廖冰博士进行主题演讲。廖冰博士虽然是美银美林大数据分析和模拟高级研究员,但她担任新泽西州父母子女教育俱乐部总顾问12年,并作过亲子关系等各种主题的讲座、家教论坛和交谈会百十余场。她的独特见解启发不少美国华人家长和中国家长,因此被北大校友会特地邀请到南加不同城市连续3天和华人家长们进行面对面的小型交流活动。

在交谈会上,她以专家和母亲的双重身份与50多位华人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建立现代的亲子关系,培养心智健康的孩子。廖冰博士幽默地说到,如果自己的孩子上了藤校,会有非常多的华人家长抢着和她交流经验,而这正是问题源头。她从在新泽西州华人父母群体交流这么多年的经验说起,最早家长们只注重怎么“推娃”,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通过交流,父母们如今更注重亲子关系的处理。

北京大学南加州校友会举行“今天在美国我们如何做父母”的交谈会,请来廖冰博士和华人家长面对面交流(侨报记者翁羽摄)

她称,很多年轻父母认为“推娃”就是抓学业,实际上如果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他们长大后的学业并不用父母来推;相反,如果孩子从小就注意力分散,将来想推也推不上去。

廖冰博士认为培养好孩子,最基础的还是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这其中很关键的是找到形容自己情绪的词汇,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要懂得向对方倾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在意识到孩子们的情绪后,才能拉近彼此的关系,通过多听了解情况,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加活动的华人家长们平时就有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廖冰博士的亲子关系理念,很多人都十分赞同。房女士有两个孩子,推孩子上藤校并不是她的目标。她感觉如今学位证和学校并不能说明一个人能达到什么成就,而孩子不应该因为学业分数决定是否应该受到尊重。她最希望的是,孩子们以后回忆起和自己相处的过程是充满快乐的。

易女士也赞同现在不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特别是留学生近年出现许多问题。她认为,传统华人教育中总是让孩子不要干和自己没关、得不到好处的事情,做事情都是为了未来能多点钱多点财富,但这样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得不到现在华人家长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