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动态

从北大到摩根士丹利,又一个华尔街传奇

来源:北京大学创业校友联合会 时间:2016-12-05

img_0387

11月24号,一个消息传遍了创投圈 —— 主打消费金融的科技创业公司量化派,宣布获得了5亿元的C轮融资,阳光保险领投。要知道,这家公司于2014年1月成立,至今还不到三年时间,就已经迅猛发展融到C轮,并且从创立之初就吸引了国内各大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到底这家公司有何魅力、核心价值在哪?这都要从他们的创始人和CEO周灏说起。

img_0388

量化派的CEO周灏(左一)接待李克强总理

一个村里较为古怪的CEO

中关村汇聚了大量的科技创业者和创业公司,量化派的总部也在这里。周灏与传统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男有所不同,他是一个有些古怪的人。比如有一次月目标没有完成,周灏想出了个处罚方法:周末他领着公司高管到了一家游泳中心,然后直接走到10米跳台,从上面纵身一跃,所有的高管看见他跳了,无奈之下纷纷“步上后尘”。

img_0389

又有一次一名员工表现优异,周灏就问他有什么可以奖励的?这个员工说我需要一个骑士称号并且得到册封,周灏马上就喊来了HR,表示要马上拟定一下公司里的爵士称谓,保证如果还有人有这个要求的时候可以得到满足。

还有…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他是这么亮相在公司的:

img_0390

(扮成《疯狂动物城》里树懒的周灏)

以兴趣为第一导向的青少年时期

周灏是四川人,出生于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 —— 母亲是医生,父亲是老师。

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父亲从小就培养周灏的“艺术细胞”,教他弹钢琴和作曲;并且非常鼓励周灏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他的学习成绩反而没什么硬性要求。第一次人生重要考试“小升初”,他语文考了70多分,父母也没说啥。 (这样的父母请给小探来一打!)

但是周灏自己从多年以来的音乐学习经验中领悟到两点:第一,学习比学音乐简单多了!(再说就要哭了…)所以他上中学后一努力,成绩也就呼拉拉上去了;第二,只有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才能真正努力把它做好,并且坚持下来。

别人说兴趣往往指的是业余爱好,或者不花什么精力的消遣,比如密探办公室的小伙伴们第一兴趣都是吃。但是周灏对兴趣的定义不大一样 —— 在他看来,兴趣就像人生目标一样,值得为之努力奋斗。比如他除了音乐,还有个兴趣就是研究航空领域,他从小就玩各种航模,长大后开始分析宇宙星云,还曾立志要当宇航员。

img_0391

后来因为看书把眼睛看近视了,宇航员这份职业是没戏了,他转而考上北京大学,报了天体物理,继续研究宇宙太空,算是变相圆了自己的梦。小探的兴趣是吃,所以是因为北大清华没有美食系才没考上么?

天体物理专业的人大部分都会出国深造,周灏也选择了申请国外大学。这时候他还想继续研究物理,并且因为自小想当宇航员的时候,就对航空界历史名城休斯顿深深向往,于是他选择来了位于休斯顿的美国名校 —— 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该校物理当时排名全美第一。

创造社会价值和影响成为目标

研究生阶段,周灏的想法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读博期间他也有不错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多篇论文,但这却让他开始产生疑惑:研究结果很漂亮,理论很新颖,但是它们能产生什么实际价值?能对社会有何实际影响?

为此,他一直尝试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生物医学或者工程学上,作出具体的东西。结果发现,这个过程漫长而不可控:举个例子,实验室在验证一个治愈某些疑难杂症的理论是否成立时,从根据理论研发药物,再到反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然后经过FDA批准上市,这个过程十分长久,并且发现理论的科学家对之后的过程完全不可控。

所以在临近毕业时,周灏的思想完成了转变:一个人的兴趣不只是让自己得到满足,还应该产生价值和应用。而他的性格,也希望尽快看到这个价值和应用。所以周灏反复考虑后,选择去了金融行业发展,第一家公司就是著名的Capital One银行(目前这家银行已经成为了Fintech即互联网金融领域教父级的公司)。

img_0392

选择来此的原因很简单:Capital One虽然是一家银行,但却靠技术和数据来推动业务发展。“信息驱动的策略”渗透在Capital One风控、营销、用户管理、战略等各个阶段;里面的员工大部分都在做模型做策略,做和科学研究相关的东西。这很符合周灏的背景和对技术的信任。

并且在这里他发现:今天自己做出一个数学模型,下周、甚至明天,这个模型就通过金融产品影响到成百上千万人的生活。研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可谓立竿见影。

随后07年到09年正值美国金融危机,大批人失业。但此时的周灏反而因为Capital One的业务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信用卡业务),以及自己想去纽约闯荡(此前在华盛顿附近一个小城市),而选择跳槽到了全球大型银行巴克莱,后来又跳槽去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

img_0393

(摩根士丹利全球总部)

华尔街让周灏得到了全方位的打磨和锻炼:人脉方面,他和上级同事关系良好,甚至一起去夜店消遣;专业方面,他从信用卡业务拓展到整个金融领域;职位上,也从具体做业务变得更为全方位并升到管理层。这样的经历是周灏日后成为一个独角兽公司CEO必不可少的磨炼。

华尔街遇上硅谷 —— 抓住时机的创业

周灏拉来了在谷歌有多年经验的王倪,于2014年1月创立了量化派 —— 一家数据驱动的消费金融科技公司。

这家公司的终极目标,非常符合周灏的理科背景和工作经历 —— 通过数据和技术替代简单的人类脑力活动,把人释放出来并改革实体行业,用技术创造财富和价值。

大的目标和愿景需要切分成一个个短期目标来实现,量化派整个愿景从最长期来讲,是希望通过数据构建人的关系网络,来改变各种各样的行业。但这需要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当下量化派的短期目标直指消费者金融。这个词具体有什么含义?—— 量化派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用额度(这个在其合作伙伴那里就是直接当钱花),帮助消费场景实现流量变现,帮助金融机构获利。也就是说,量化派给消费者提供了一张无形的“信用卡”。

img_0394

(量化派APP截图)

现在中国人均持有信用卡数量不过0.3张(来自Wind数据),大部分人(尤其年轻人)没有信用卡。这在消费社会时代其实极为不便。举个例子,如果你刚工作两年,想带女朋友来一次海岛游,那可能要提前数月攒钱。如果有了信用卡,就能先旅游,想做的事情不必一直往后推,然后再逐渐还款。

但是向银行申请信用卡,你首先要填写大量表格,然后等待两到三周接受审核,在等待一到两个月拿到卡,并且还有可能被拒绝。以周灏的亲身经历举例,他在美国持有N张白金信用卡,回国后想去银行申请一张信用卡,但却被以没有国内的信用记录为理由拒掉。周灏发现:这里面有很多是需要去改进的。

img_0396

(没有信用卡,出国度假得多麻烦啊)

有了量化派,情况就不一样了。在“来一场海岛游”这个消费场景下,量化派和去哪儿网(合作伙伴之一)合作,给用户的去哪儿网账户一定的消费额度,一旦用户激活,量化派就获得授权,通过大数据判断这名消费者可获取的具体额度,相当于信用卡的透支额。然后消费者就能直接使用了。这个过程免去繁琐的申请,将时间段从两个月缩短到两秒钟!

img_0397

周灏表示:只要有消费金融可能性的地方,我们就能嵌入自己的服务。用户有了信用额度,有可能用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但也能让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生活更为美好,还能提前充值自己,为未来投资!

img_0398

那么,量化派为什么可以做到快速判断和划拨消费者信用额?这就是其核心所在 —— 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给申请贷款的用户形成信用评价。

用户通过量化派旗下产品信用钱包APP、微信及第三方接口登录后提供自己的手机话费查询账户、信用卡账单、淘宝或者京东电商账户等数据,授权给量化派,量化派就会从用户角度出发把这些数据连通起来,进行风险分析和定价,算出用户违约概率。

img_0399

将用户的风险量化之后,量化派会计算出推荐贷款额度,并将这笔贷款需求推荐给适合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或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方系统对接通过后,即可完成交易撮合。借此,量化派希望帮助用户快速获得消费信用额度或贷款,同时也帮助金融机构做风控。

你得有目的地万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因为技术先进理念新颖,量化派从诞生之日起,就获得国内诸多知名孵化器和投资机构的青眼有加。比如创立之初就进入只有3%录取率的微软孵化器,然后A轮和B轮融资都得到业内知名VC机构(包括Star VC)伸出的橄榄枝。C轮拿到5亿融资后公司已经踏入独角兽俱乐部大门。

img_0400

(黄晓明和任泉参加量化派两周年活动)

从小到大,从学业到工作到创业,周灏一路顺风顺水,拥有别人望尘莫及的绝佳运气。但密探却想到一句话:你必须万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周灏做的每件事儿,都有明确的内心目标驱动——无论是曾经的兴趣第一位,还是后来的创造社会价值和影响,以及创业后具体的“数据和技术变革实体产业”,都是如此。密探看来,有明确目标的万分努力,确实能让你看起来毫不费力。

img_0401

(周灏加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最后附上复星的董事长郭广昌对量化派的评价:“金融的本质是对风险的定价,这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和洞察,特别是在大数据的时代。周灏与他的量化派团队无疑是将新技术、大数据与普惠金融服务结合的最好的;而且在过去2年多的合作里,我仍在不断看到他们的创新、创造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