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成,1980年—198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现任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副会长、国际知识产权律师联合会中国分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2014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选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
2016年,北大生科校友会走进北翔,专程与姜建成校友进行了面对面对话,从更深层次了解了他和他为之奋斗的知识产权代理事业。
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姜建成校友笑着回答:“我在碰到困难的时候,经常问自己一句话,这是世界末日吗?答案肯定不是。那你就坚持住啊,等到世界末日再说吧。”
坚持,直到最后。大抵正是这样一份执着和勇气,才使他排除万难,乘风破浪,驶向了成功的彼岸。
一、独辟蹊径 勇立潮头
上世纪80年代,毕业之际,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进入研究所工作,姜建成却果断地放弃了这一机会。
“虽然学理工科,但我对‘瓶瓶罐罐’的化学实验并不感兴趣。”他笑着解释道,“在大学学习期间,我发现自己,第一:实验做不好(笑)。做实验的时候总要让旁边的同学帮忙,你看这个怎么弄,手很笨。另外对实验也没啥兴趣,一进实验室闻到化学试剂的味儿就熏得慌(笑)。其实主要还是不擅长,一般的规律是什么东西如果擅长才容易产生兴趣。”
不擅长实验,但姜建成很喜欢文字工作;嫌化学试剂太熏,他却十分享受办公室的油墨香味。因此,他对于想要的生活有了大致的设计轮廓。
“所以我当时想,那能不能找一个实验室以外的工作,比如说我看很多人在写字楼里面挺舒服,喝喝茶看看报纸写写文件。可能也受父母的影响,因为他们当年都是做机关干部的,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到他们办公室里闻那个文件的油墨香味我觉得很享受,就思考是不是以后做他们那样的工作。”
突如其来的机会,碰上了青春萌动的心,于是,就有了说走就走的“任性”。
“我们那个时候,大部分研究生毕业都是国家分配工作。但也有一个松动,愿意自由择业也可以,而服从国家分配是一定有你的工作的。记得当时有老师跟我说,他一个清华的同学在专利代理机构工作,那家机构可能有同学知道,叫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下面的一个公司。”
职业冷门?毫不了解?他如初生牛犊,将这些问号一股脑儿抛在脑后,毅然决然地闯了出去。
“那时我连专利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听说是做文字工作,就觉得挺好的,又得知那里每月的奖金高达32元(当时研究所里的奖金为每月8元),则更加坚定了去港专的决心。”
谁曾想他在港专一做就是16年,先后担任过专利代理人、化学部经理、北京办事处副主任、助理总经理、董事等职位,直到2003年创立了如今的北翔。又有谁能想到,那个误打误撞进知识产权保护这片戈壁滩的愣头青,如今竟将自己的一片田地经营得枝繁叶茂,风生水起。
二、北大教会我的,远比知识更多
毕业三十年,再回首在北大的峥嵘岁月,他发现这个园子教会他的,远比知识更多,也更宝贵。
“先从知识上来讲,专利代理这个行业,是必须要有理工科背景的。大家知道,申请专利的,一般都是一些技术上的发明。你要做好这个工作,你就必须要懂技术。工作后,在我最主要的业务领域,都是涉及到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还有就是与医药相关的,可能再延伸一点,普通化学也会涉及。而这些知识,肯定会得益于在北大的学习。但是我觉得在北大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远不是知识那么简单,而是北大给予你的逻辑分析能力、生活态度和人文精神。”
在提及人文精神的时候,姜建成校友开了一个玩笑,以前有人评价西直门的立交桥时,说肯定不是北大设计的,因为太缺少人文精神。这虽然是个玩笑,但北大带给我们、带给社会的人文精神,显然远比知识重要得多。
接着,他提到了作为知识产权代理人所必须具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北大,每一门课程的老师在讲授时都贯穿着某种逻辑,而正是这些课程的学习,让他此后在实践知识产权法律的过程中如鱼得水。
“做我们这个工作,说实话,对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逻辑能力,要求很高。法律是一个非常完备严谨的体系,不是人为想怎么规定就怎么规定的。我觉得在北大的学习过程中,你在每一门课上都能感觉到,授课的老师从头至尾都贯穿着某种逻辑在里面。我从北大毕业后,也上过很多课,包括研究生的课,也包括一些职业培训。我始终觉得北大的老师,在这方面做得更优秀。”
当然,最令姜建成校友难忘的,还是跟学院张庭芳老师做实验的那些日子。从张老师身上,他学会了如何敬业,而正是这份严谨的敬业态度,成就了他职业生涯的一个又一个巅峰。
“严谨敬业,在知识产权行业是很突出的要求。在北大时,学院张庭芳老师的严谨敬业对我的内心产生了非常大的触动。工作之后,每每想起张老师当年在指导我做实验时的严谨敬业,便会不由得以他为楷模,去重塑自己。”
三、生命不老,折腾不休
折腾,是一种不安于平淡、勇于挑战自我、挑战人生的精神。如果说从常规的实验室生活,进入完全陌生的知识产权领域,是姜建成青春时期的一次折腾。那么人到中年的姜建成,又不甘于安逸平淡的工作,挽起袖子开始独立创业,就是他对于“折腾人生”的另一次致敬。
“知识产权这个行业,应当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出现。因为中国的第一部专利法是1985年4月1号开始实施的,有《专利法》才有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刚刚建立的时候,是由政府来建立的,比如说过去北大和清华都有自己的专利事务所,中央的各部委也都有自己的专利事务所,这些专利事务所都是政府投资与管理的。”
到了2001年,这个行业发生了一件天翻地覆的事情,就是国务院实施的专利代理机构“脱钩改制”。所谓“脱钩改制”,就是这些专利代理机构跟原来的政府主管机关脱钩成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
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机会。刚好那时我在原来的单位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年龄上,虽然大了点儿,40多了(笑),不过还不算太老,还可以再拼一把,所以就出来创业直到现在。”
其实可以看出,姜建成校友是个不甘于平淡的人。但他的每次折腾都不是任性妄为。了解自我,把握时机,胆魄过人,才使他在这场人生的豪赌中,屡战屡胜。
四、坚持是我唯一的信仰
当被问及关于成功的秘诀时,姜建成想了又想,最终说出了两个字,坚持。
“成功是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在我看来不是。有一个微信的帖子说成功的路上一点也不拥挤,因为能坚持到最后的人不多。这句话我觉得千真万确。你不需要有多大的本事,你只要能坚持下来就行,我觉得大多数的人(没能成功)是坚持不下来。”
放弃的理由可以很多,但有时候,理由不过是自己内心崩塌的掩饰。少一些顾虑,多一份坚持,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有的人说我如果坚持不下来,资金链断了,要跑路了咋办(笑)。其实那种情况说实话是不多的,尤其是在我们这个行业,并不需要多少资金,我们最大的成本是自己的脑力。除此之外,有几台电脑,有个复印机,有部电话,你就能办公了。所以真正可怕的是,你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是不是先垮掉了。你口袋里还有钱,但是你却担心自己有一天会不会饿死。其实世界只有一个,全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它。积极些,我觉得这个世界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悲观。”
人人都会深陷困境,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选择逃避,而姜建成的选择是,问自己一句话:这是世界末日吗?不是,那你就坚持住啊,等到世界末日再说!
他与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公司初期,有过最困难的一段时间(长达39天)没有任何业务订单进来,电话不响、传真不响、E-mail没有。我们当时在认真考虑,公司还能否开下去,要不要卷铺盖回家。然而再多坚持一个月,居然就可以了。我的座右铭是,坚持是唯一的信仰。苦难的时候你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切皆有可能。”
五、给后来人的寄语
最后,作为师兄,姜建成校友为正在职场或即将踏上职场的学弟学妹送上他的两点寄语。
“找高薪职位还是找感兴趣的职位,依我看来,一定是你感兴趣的职位。有兴趣,你能做好工作,钱也会随之而来。”
“再就是,我切身体会到,不是只要你努力,干啥都行,确实存在你是否适合某个职业的问题。近年来国外流行的职业测试,可能会对你有帮助,有条件的话不妨做一下。”
因为兴趣,他走上了这条不同寻常的路。
因为自知,他不断转换角色,不断挑战自我。
因为坚持,他征服了绝望的末日,赢得了梦想的眷顾。
他是姜建成,他也是明天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