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鸡是叫花子发明的吗?”
“古人秃头怎么办?”
“油条为啥成对儿炸?”
近日,北京大学1987级考古系本科校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张良仁因为#吃饭太认真#火上了热搜。
当一个考古学家成为“吃货”,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品味小吃糖粥藕,他讲起马王堆汉墓出土2000多年前的藕片汤;吃起汤包,他追溯蒸笼近7000年的历史:从陶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厨具“甑(zèng)”,到河南东汉墓厨房壁画上的古早“蒸笼”,再到宋朝的山洞梅花包子……张良仁教授开设短视频账号,一边“探店”一边科普美食中的考古知识,以美食为切入点将考古学知识传播给大众,与观众们一起“用味蕾感受历史”。烟火气和书香饭香的破圈碰撞让他圈粉无数,有网友热评他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孤独的美食家》”。
美食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今年54岁的张良仁,从事考古学研究与教学已经36年,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和亚欧大陆(含中亚)史前考古。从北大本科到社科院研究生,再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张良仁的一生都献给了考古学:“下得了田野,写得了文章”,既做中国考古,也做世界考古。用他自己的话说,“访问和发掘过的国家,加起来能绕地球一圈。”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87级本科生毕业照
以前,张良仁的生活很简单,除了上课、写论文,基本就是带学生,一度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真正让张良仁“走红”的,是从他尝试做“美食博主”开始。
张良仁说,自己从去年开始注意饮食考古是受一本书的启发。他无意间翻到一本上世纪70年代的专著《中国文化中的饮食》:“这本书是我的师爷,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主编,几个著名的汉学家撰写。书中详细研究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一直到清代的中国饮食。”
事实上,饮食考古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只是因为食物易腐坏,无法在漫长的历史中保存下来,发掘难度太大,才导致全球考古界做相关研究的人都很少,国内更是寥寥无几。但张良仁决定,他要迎难而上。
在张良仁看来,“人在吃喝中,又在吃喝外”,饮食和考古从来都分不开。饮食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渗透到考古学的方方面面。食物的加工、烹调与饮食礼仪既存在历史传承,也反映各地文化。“饮食还是一种文化行为,祭祀就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古人用青铜鼎、簋以及部分陶器在祭祀时用于装盛食物给祖先享用,这里面都和饮食相关。”
让考古知识充满“烟火气”
今年张良仁招了两名学生专做饮食考古,希望能发掘出更多的饮食文物,填补考古学研究的空缺。
“我们得到了知识,不应垄断在我们手中,而是应该飞入寻常百姓家,毕竟知识是属于大家的。”而如何让冰冷的知识具有更多烟火气、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考古历史的价值,是张良仁经常思考的事。
张良仁说,“考古作为一个学科,像上课那样讲考古比较枯燥,为了让知识更有趣地传播,考古需要借助一些表现形式,我就想从美食、故事、文物、旅游等大众接受度高的方面入手讲,美食是第一次尝试。”
今年7月,张良仁在朋友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团队,入驻多个短视频平台,以美食为切入点,与观众们一起“用味蕾感受历史”。
在美食探店短视频内容和考古专业知识的结合上,张良仁花了很多心思。短视频的剧情编排、设计和呈现有专门的团队负责,而张良仁会在专业知识上进行把关,查阅相关资料确保知识点的准确无误。
张良仁坦言,在运营自媒体的过程中,对他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表达。“我比较缺失镜头感,一开始在镜头前不知道怎么说话,很容易忘词,口音和节奏上也把握不好,所以我找过一个播音员做了一些培训。”
他毫不讳言,之所以产生做短视频的念头,一方面是向大众传播知识,另一个初衷则是想“扩大知名度”,让更多人知道考古的价值,用更多的方式支持考古研究。
“让更多小伙伴看到考古学可爱、温暖的内在”
张良仁的视频既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同时又有历史的悠久感。“老学究”与各种时下流行语的反差萌,历史知识干货与美食诱惑的新鲜结合,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及高频产出,让张良仁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就成了考古界的“顶流”。
在旋转火锅面前,他挑战看到什么就说出它的历史,分享食材背后的“冷知识”。
油条又叫油炸桧,当年秦桧杀害岳飞父子,百姓愤愤不平,临安两个卖早点的摊主把面团捏成秦桧夫妇的模样下了油锅。
豆腐最初不叫豆腐,宋代叫“小宰羊”,陆游在他的诗作《山疱》中称豆腐为“犁祁”:“新春罢亚滑如珠,旋压犁祁软胜酥。”
看似轻飘飘的腐竹,实际上也有一千年的历史了。腐竹在唐朝就出现了,又叫腐皮,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里面就介绍过腐皮的制作。
南京烤鸭、北京烤鸭、鸭血粉丝、鸭油烧饼、芋泥香酥鸭、糯米八宝鸭……“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南京”,唐代陆广微撰写的地方志《吴地记》更记载了南京人吃鸭子的久远历史:“金陵人驻地养鸭,人人果贩,炊米煮鸭。”中国人对鸭子的热爱在《儒林外史》的各色鸭子美食中尽数体现,正应了张良仁的视频合集《鸭生不易》的名字。
从一碗兰州牛肉面,他想起了四千年前那碗倒扣的面条;从一笼京华汤包,他讲起有近 7000 年历史的蒸笼;从一杯奶茶,他追溯起唐朝煎茶、宋朝擂茶、游牧民族早晚喝奶茶的历史 ……
细看张良仁发布的视频,无一例外都与历史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他在入驻视频平台的介绍视频中所说,他致力于“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考古知识,摘下我们考古学高冷神秘的面具,让更多小伙伴看到我们考古学可爱、温暖的内在”。
认真当好考古学界的“网红”
“我饱了,你们呢?有没有被知识喂饱呢?”
张良仁介绍,平时和自己互动的粉丝其实不少,大多是对考古感兴趣的年轻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想考他研究生的同学。“有人问怎么跨专业报考考古方向的研究生,也有问哪里有美食。”一次在南大校门口,他还被网友认出来,要求合影。
“有些学者做了网红以后,就不做研究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吃老本了。我还不想这样做,想做更多研究。” 张良仁介绍,“公众考古”就是把考古知识用公众喜欢的方式传播开,这和写论文、做报告完全不同,是一门学问。
在他看来,学者们不能只是获得知识、生产知识,还应该与社会公众分享知识。“这一段时间,我也在琢磨,这些知识不能成块、成堆地端出去,必须以大家喜欢的形式来说。”
用轻松有趣的方式解构考古学的同时,张良仁也担心,这会让人忘了考古学本身是一个严谨的学科。“短视频给大家讲的是一些有趣、浅显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对于做学问是根本不够的。它虽然可以激发网友的兴趣,引起他们对考古学的关注,但是要真正进入到这个学科里,要花上三四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做得好。”
谈到考古专业学生的未来前景,张良仁介绍,现在考古学一直在扩招,进入考古行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目前就业市场还不错,考古机构、文物保护机构、博物馆等是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张良仁希望自己的短视频,不仅可以增加社会公众对考古的认知,也可以激发一些文化公司拓展和考古相关的工作,比如研学、文创等,这样也可以接纳一些考古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
“考古学既是打开历史真相的一把钥匙,也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入口。”
对于之后的打算,张良仁称,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外国考古,考古学一方面要研究好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另一方面也需要持续开拓视野、了解外国,从外国优秀文化上汲取灵感。明年,他计划到伊朗做发掘工作,顺带做一些伊朗美食方面的短视频。
此外,张良仁还计划开设一些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现在很多大学生写论文有困难,而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是我们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我想把论文写作经验传授给网友。”
资料卡片
张良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期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并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于2014年加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和欧亚大陆(含中亚)史前考古,2010-2013年曾主持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的发掘,目前主持中俄和中伊合作考古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疆史前金属器研究》和美国Wenner-Gren基金课题《新疆东部史前冶金》,出版专著《古代冶金和社会:欧亚大陆中部和中国北部的青铜时代社会的比较研究》和论文集《东学西问》,参与写作的《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获得郭沫若中国历史奖一等奖(2007年)。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