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赵京,1963年出生,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系本科81级校友。本科毕业后师从中国著名科学家学部委员(院士)郑哲敏老师,获中国科学院爆炸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赴美留学,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工作。2001年回国创业,成立中美计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自2005年开始专注于高中生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研发智能报考系统“高考GPS”,是中国高考升学规划早期探索者,行业资深专家顾问。连续四届被推选为中国高考规划行业联盟会长,担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面对面》栏目多年特聘指导专家,中国教育在线特聘专家,人民网特邀专家。十六年来,赵京在全国几百所重点中学举办过高考志愿相关公益讲座,并结合高考政策、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全球科技发展情况, 撰写大量文章帮助高考生规划人生未来。文章被《北京晚报》、《参考消息》、China Daily等多家报纸媒体,以及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 新浪、搜狐、腾讯等多家网络媒体刊载,并多次受邀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做升学规划节目的嘉宾。
北大力学,我的挚爱
撰文 赵京
赵京校友求学北大时期
有一次同学聚会讨论到,如果重新选专业,你还会选力学吗?我是坚定地说,还会的。
上大学,除了专业,同学的影响挺大的。从入学开始就住在一起,同一级一系的同学大多在一个楼层,同学之间的影响,可能比老师的影响更大。上学的时候,我希望宿舍人少一些,住得宽敞一点。毕业后,则觉得人多点挺好的,同宿舍的更亲近。如果不是七个人一个宿舍,也就没有后来我们四个同学聚会后我的这份感慨了,感慨我们同一宿舍的几个人能够在不同领域中取得成就,成为佼佼者。
我们是81年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年住在40楼123室,后三年在43楼317室。七个同学来自天南地北。当年交通不方便,太远的地区的人不得不放弃来北京上学,甚是遗憾——那个时候,从云南来北京,比现在去美国都麻烦。
当年学习成绩最好的是学霸单肖文。 我进入北大分数低,属于四舍五入“混”进北大的。刚入学多少有些压力。大一那年应该是我大学学习最认真的一年。那个时候缺钱,还希望学期结束能有些奖学金。一年下来,我成绩排在三名以外,奖学金当然没有希望了。但是也充分意识到,在学习上,天赋决定一切!我这个靠运气进北大的怎么也没有办法和以江苏省高考第二名进入北大的学霸比成绩。
让我最服气的是,遇到难题我通常需要在草稿纸上演练,找出答案后,再誊到作业本上。而单肖文从来都是直接在作业本上写答案,对于他,似乎就没有难题。我们宿舍有一位“山东大汉”徐吉峰,当年学习成绩在系里也一直名列前茅。大三结束,年级有十个免试推荐研究生,我好奇自己成绩如何,去系里查看排名,单肖文排在第一,徐吉峰排在第三,我排在第十八。虽然没能推研,我对自己的成绩还是相当满意的。毕竟从倒数变成了正数。
徐吉峰大学的时候人缘就特别好,大家都喜欢他。他的故事,在网上稍微搜一下就能了解。徐吉峰从美国回来,帮助中国从事大飞机研发,对国家贡献极大,我特别敬佩他。每次见面,我们都会问他,咱们国家的大飞机什么时候能够生产出来。后来,看见C919试飞成功,我们心里都特别高兴。这样的科学家,应该多宣传。我经常和准大学生说,如果高考成绩能够让你进入中国最好的一批大学,应该有些理想,不需要思考就业。特别是进入北大、清华的学子,担心未来收入问题,完全没有必要。
1988-1990年赵京校友赴美深造
我们七个人中,六个去美国留学、工作。同学中,有两位来自钢院附中,一个叫周雷,一个叫刘韬。周雷劝说我改行学习计算机,在他的影响下,我旁听了半年计算机系的课程。刘韬出国前,问我为什么不想出国。这两个人对我一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后来申请出国,考GRE没有钱,也是刘韬给我寄了39美金支票和价值10美金的一套邮票,帮我解决了困难。那个时候,我每个月的收入是58元,按照当时5比1,只能换11美元,正好是一套邮票的钱。
后来,徐吉峰、单肖文、周雷、我,四人又陆续回到国内,为祖国做贡献。有很多文章说,北大、清华是留美预备队。其实也可以反过来想,哈佛、耶鲁、MIT,都是中国高端人才的培训中心。单肖文、徐吉峰都是作为成就杰出人才被国家请回来工作的。周雷是因为计算机方面的造诣被知名企业请回来的,他曾经作为主讲嘉宾在中国互联网云计算大会上,做过报告。这张照片是我们四个人回国后,唯一聚齐的照片。虽然都在北京,每个人都很忙碌,难得机会聚在一起。
赵京、徐吉峰、周雷、单肖文校友合影(左起)
写在北大的学习与生活经历,我是有压力的。虽然在外人眼中我的发展也不错,甚至可以说很好。但是,相比同宿舍同学的成就,就感觉没有内容可以写。上大学对于一个人的一生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在此还是谈谈北大对我的培养和影响,谈一个好学校如何帮助一个普通人不断成长。
北大给我的记忆,是很多非常好的老师,很多了不起的同学,很多讲座,很多书,很多好玩的东西,能滑冰,能游泳……我是一个不喜欢听课的人,看见有人评论现在的学生不认真听课,还挺不服气:凭什么说好学生一定要听课呢?我认识的另一个学霸,据说上高中的时候从来不听课。但是在北大,我依然听了很多课,而且是自觉自愿去听。北大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不会重复讲一个东西,而且老师上课从来都不带讲义,拿一支粉笔就开讲,中间偶尔会讲些故事,介绍一些有趣的书,讲讲学习方法。那个时候的学习深度似乎比现在大学的课程还深。
当年我们没有手机,电视也很少,信息主要来自报纸。大家没有太多闲钱去订报纸、买书。所以,每天都有很多同学站在图书馆的报纸栏前去看报纸,China Daily前总是有非常多的人。因为获得信息的机会不多,每周的各种讲座就变得非常吸引人。很多最新的东西都是讲座给我们带来的,包括古典音乐欣赏、小品、科技发展、文学、历史等等方面。那个时候,读书条件差,宿舍太挤,图书馆给一个宿舍七个人分一张桌号,每个人每周只能去一天。教室的座位也不够。也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地方读书,大家才特别珍惜读书的机会。我们有机会在学术上得到很好的培养,也有课程扩展我们的知识范围。假期中我曾经选修过美学欣赏课,了解故宫的美学,了解西方绘画与建筑。我相信现在的北大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课程就更多了。
北大力学系有很多好的老师,水平都很高。当时学的专业知识现在几乎全忘了,但很多老师的教诲还能记得。记得最清楚的事情是王敏中教授上课说的一句话:要想把一门功课学好,就回去写书。我听了他的话,假期就用写书的方式复习,后来这门课程考试,题特别难,及格线降到40分依然有很多人补考,我得了80分。可见王敏中老师说的多正确。
在北大,同学随便说的一句话,可能就解决了一直困惑你的问题。我和81年理科状元杨跃曾经一起上课。一天他突然问我,北京二环有多大?他其实不需要我回答,很快就自言自语给出了答案。原来是他需要记住一个数,这个数正好和二环的面积接近。我才明白了可以用这种方法把无聊的数字记住。
当年北大最热的专业是数学和物理。大学几年,我觉得力学专业既让我学到了数学的严谨,也让我接触到工程上一些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法。在理论方面,有数学基础课、有物理课程的培养。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学习湍流理论、有限元,学习飞机是如何上天,等等。这些为我后来的工作都带来了很好的影响。知识具体内容不一定记得,但是思维能力、学习习惯是会陪伴我们一生的。
特别感谢在力学系打下的基础,让我能够顺利考取郑哲敏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并且沿着郑院士的老师钱学森先生的研究方向,从事了两年科学研究,后去美国继续读书。再后来,创建自己的公司,专门指导高中考生选择专业、大学,帮助年轻人规划未来。力学专业让我可以和除北大数学系外的任何专业学子“PK”数学,可以和除北大物理系外的任何学生“PK”物理。数学+物理的基础又让我轻松转行到计算机软件设计领域,从设计自己爱好的桥牌,到设计一款解决考生报考志愿问题的系统,并用这套系统指导了数十万考生,完成高考志愿填报。你看,力学是不是北大最好的专业?
想对年轻学子们说,我知道现在进入北大很难,但相信自己,你就有机会。在北大,好的老师、好的同学,会为你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理想的天空。如果我当年的英文能够好一点,或许也有机会成为北大的一名老师。尽管没有实现这个年轻时的梦想,但是北大力学专业给我的培养,让我能够自由地转化专业、职业,并且创业,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军人。因此,我始终挚爱北大力学专业,并且希望,将来能从这里走出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