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正在艰苦探索中,是疫情控制的关键性因素,然而有一位新冠肺炎疫苗的守护者却再也无法听到关于新冠疫苗的好消息。
他就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振东。
2020年9月16日晚上8时,赵振东从长沙参加完学术会议返京途中,倒在了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口处。此前一天,他赶往武汉参加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联合检查。因连续工作、过度劳累,虽经全力抢救,年仅53周岁的他还是在9月17日凌晨离世。
11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新教学科研楼805会议室里,屏幕上无声地放映着赵振东生前的照片。他的学生们、同事们、领导及家人追忆赵振东生前事迹,真实还原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本貌。
做科研的率真农民
提起赵振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文献。
学生王蓓回忆,她刚入师门,赵振东就一直狠抓阅读文献,“不读文献做不好科研。”在赵振东去世后,王蓓曾整理十几年在赵振东门下学习的书籍和资料,意外发现2008年初进实验室的文献阅读记录,每一篇文献都有赵振东批阅的痕迹。
赵振东看到有用的文献,会第一时间发到实验室的微信群,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如果有特别重要的文献,会@学生,还会追问“昨天我发给你的文献看了吗?”
“他真是为科研而生啊。”妻子王斌讲述到,在他们的家里到处都堆着文献,沙发上、床头甚至卫生间里。他经常看着文献自言自语,有时看着看着,惊喜地一摔,然后说,“这本来就是我的idea啊。”时至今日,她脑海里常闪现赵振东在沙发上写标书、改论文、看文件的场景。
赵振东居住在位于北京北部回龙观,单位在南边的亦庄,一天来回4个小时车程,他会根据换乘地铁的时长来阅读长短不同的文献。王斌说,这让他掌握了国际上大量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
在地铁上阅读文献的高大身影,已成为病原所的趣谈。赵振东生前经常说,“我就是一个做科研的率真农民”。
连轴转的科技工作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1月23日,赵振东接到北京市委新型冠状病毒抗病毒药物筛选的任务。刚刚放寒假的学生们被喊回实验室,“你们要明白,现在是打仗,是和时间赛跑,今年就别过年了,以后有的是机会。”
就这样,赵振东带领学生们打响了长达半年、从未歇过一天的新冠肺炎阻击战。七个人的试验室开展了疫苗研发、中和抗体筛选、复制子体系的构建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的项目。
王蓓说,她有好几次都累到想哭。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高强度的科研项目之后,赵振东还参加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的工作,白天黑夜连轴转。而他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进度太慢了,应该再快一点!”
同样的话,他也老和妻子念叨。等妻子王斌去实验室收拾遗物,王蓓和其他学生们拉着她说“师母,我们的研究真的不慢,已经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他总想做得更多……”半年,赵振东带领学生们构建了新冠病毒复制子体系,为抗病毒药物的高通量筛选和评价提供了安全有效、可替代活病毒的重要工具。
翻看赵振东的成果,他的忙碌就可见一斑了。2月17日,赵振东担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支持小组组长。疫苗研发专班成立之初,赵振东与相关工作人员密集调研,两天时间就走访了北京科兴中维、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生物、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等在京新冠疫苗研发单位。
他总结了新冠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抗体等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国内外不同疫苗研发技术路线的优劣,积极为我国新冠疫苗的科研攻关建言献策。在做好疫苗研发“神助攻”之外,他还参与起草了五部门《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赵振东曾经对学生说,余生只有两个追求,一是多培养几个年轻人,二是能把毕生所学为医学做出贡献。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常发文献的实验室微信群里,最后分享的文献定格在了9月16日的17:36分……
奔赴一线的战士
在新疆输入性脊灰、H7N9型禽流感、西非埃博拉疫情等历次应急任务支撑和重大医疗任务中,赵振东都发挥了核心技术力量。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海鹰回忆,2011年重大中央保健任务中,病原所因为一个技术难点,已经连续开了几个通宵的会议,一直未有突破。在这种情况下,赵振东和课题组成员抽取自己的血液,连夜多次尝试,指导建立了特殊的细胞分离和影像流式检测方法,不断尝试共聚焦显微镜的检测工作。
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赵振东总是第一时间奔赴一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更是用“表率、责任和敬业、动脑、勤奋”等十个字概括赵振东留给他的深刻印象。
金奇讲述,有一次病原所承担重大的医疗任务,任务紧,做实验等结果耗时较长,黑白无休。等待做实验的过程中,尽管让大家到办公室沙发上去休息,但是包括赵振东在内的同事们就在会议室坐着睡觉,随时等着出结果、解决问题。那次任务前后连续72小时,几乎都没合眼。除了实验室就是会议室,吃的是盒饭。
关键时刻站出来,承担重大医疗任务,他的字典里似乎没有“害怕”两字。
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善良直男
在妻子王斌的眼中,赵振东对物质没有什么欲望,衣着朴素、生活简单、嬉笑怒骂全凭心声。“他就是个充满烟火气的善良直男。”王斌说道。
赵振东还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工作时,因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的研究工作,接触了有先天免疫缺陷的病人。就这样,医患之间保持联系已经十几年。他一直在微信指导着患者父亲如何就医、去哪家医院看病、如何理解医生的话。
2019年10月,他在微信中这样告诉这位父亲“我都告诉你八百遍了,不能等感染严重了才去治疗。要尽快用丙种球蛋白。一定要把IGM补上来”。当这位父亲面对孩子一次次的意外,赵振东除了给他打气,总是给他很具体的建议。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病对生活有了失望情绪,赵振东安慰孩子,“现代医学还没有到能彻底解决你的问题的时候,你要学习一些医学知识,要能理解自己的病。对你来说,坚强和积极的心态尤为重要。”
这位父亲在得知赵振东离世的消息,当场泣不成声。而孩子根本不敢相信疫情期间还给他发送防护手册的赵伯伯已经不在了,孩子发信息给赵振东,“赵伯伯,我害怕。”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尽职尽责;作为一名医生,他温暖了很多患者及家属;尽管工作繁忙,对于小家,他也没有缺席劳务。
妻子王斌,身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监察专员,疫情期间更是经常回不了家。赵振东尽管繁忙,但他几乎包揽了家里的大事小情,从不抱怨。
“他离开得越久,我越能体会到他对家庭的意义,我和儿子失去的不仅是丈夫和父亲,更是精神的支柱和幸福生活的一幅幅画卷。”王斌流泪追忆。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更是赞叹他有学者的风骨。“他一张嘴就是一些批判性的想法,而且很有价值,有与众不同的观点。”王辰表示,赵振东是一个很率直的人,不怕得罪人,这是第一个印象。在他身上有真学者日常的工作精神,深层的价值观念,他在平凡的工作中,以及日常的表现和逢大事时为国家、社会、民族担当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在新冠肺炎疫苗艰苦研发的过程中,是无数个像赵振东一样的人,在默默付出着。他们也许无法彪炳史册,但他们的名字,已经为时代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关于赵振东
赵振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科技处长,“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EV71和HCV等重要病原体诱导的自噬与天然免疫应答相互调控以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gdT 细胞识别的结核杆菌抗原或抗原表位的筛选等研究。
1995-1998于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攻读医学博士,主要从事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
1998-2002年于美国克利夫兰诊所Lerner研究所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免疫信号转导;
2002-2008年于北京大学免疫学系任职副教授,主要从事T细胞生物学和树突细胞的分化成熟研究;
2008年至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重要病原体诱导的天然免疫逃逸和细胞自噬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T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研究,溶瘤病毒,小分子抗体和基于CAR-T和CAR-T的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等。曾担任我国十二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功能性治愈”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参与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肠道病毒71型调控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ERAD)促进自身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编号:81572008)”,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我国十三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突发急性重症呼吸道传染病疾病进展和转归的预警预测体系研究(编号:2017ZX10204401001)”,作为骨干参加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重要病原与宿主免疫系统互作及跨种传播机制(编号:2016YFD0500307)”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重要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安全基础与防控技术研究(编号:2016-I2M-1-014)”等。在Plos Pathogens,Autophagy,J Virology,J Immunology等国际知名专业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
近斯潜心致力新冠病毒的疫苗研发,奔波劳累,享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