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圆梦新一代 | 陆薪莲:青春不在远方,向下扎根用奋斗诠释信仰

来源:学生工作部 时间:2020-04-14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时间”这个概念似乎变得愈发难以琢磨:它有时候很快,是横纵坐标之间令人揪心的上升曲线,是滚动增加的阿拉伯数字;它有时候又很慢,是归乡团聚和返工返校之间一个个叠加的日夜,是漫长等待里望眼欲穿的烂漫春日。

在许多人迫切祈求一个2020年的“重启键”时,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生党员陆薪莲却在无法倒流的时光里收获了别样的青春记忆。屡次申请做志愿者被拒却依然坚持、开网课变身家长孩子眼里的良师益友、教育引导帮助驱散焦虑恐慌、贴心关怀收获社区老年人的一致青睐……这位被学习强国、重庆晨报、重庆市沙坪坝人民政府点赞的“90后”青年党员在一切行动的起点却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我希望能被“用得上”,发挥一个党员的作用。

陆薪莲在做防疫登记

青春不怕重启:“特钢能人”的第N次申请

人生没有重启键,青春的字典里却没有 “失败”二字。

做志愿服务一直是陆薪莲认为青年人“应做之事”列表里的前几项,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的申请过程竟并非一帆风顺。

2月9日,陆薪莲和家人商量了以后再次拿起手机给社区网格员发了一条短信。在短信里,陆薪莲简单介绍了自己情况后写道:“我目前在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读研,之前本科是在北大医学部,有较高的防护意识和专业的防护知识,还可以为大家做心理疏导,作为一名生长在这里的居民,我想为家乡的防控工作出一份力。”

短短的几行字,陆薪莲读了又读、改了又改,直到自己满意了才发送出去。其实早在全区招募青年志愿者的时候,陆薪莲就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表,由于年龄不符合要求,她没入选。之后社区在打电话排查时,陆薪莲又主动提出想到社区当志愿者,但由于当时社区的志愿者都来自石井坡街道“特钢能人坊”,加之考虑到安全问题,社区并未批准她的申请。

关于这里的“特钢能人坊”,其背后还有一段历史和故事:石井坡下辖的社区都是重庆特钢厂破产后的遗留社区,有相当多无物管的老居民楼。为了加强基层社区治理,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就有了“特钢能人坊”这个基层社会治理品牌。社区发动有一技之长的老党员、志愿者和辖区居民共同服务社区群众生活、共同管理社区。

随着疫情态势的发展,所有小区开始实行封闭管理,陆薪莲再次拿起手机尝试报名,希望以“特钢能人”的身份加入到志愿者行列。

这一次,她成功了。

穿上“特钢能人”的橙色马甲,陆薪莲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她清楚地记得上岗开展排查登记工作时敲开自家大门的场景——她严肃认真地询问母亲:“家里几口人,有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母亲看到陆薪莲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对她说:“嘿!还搞得像模像样的嘛。”

开展入户排查工作

一次次的“劝退”没有浇灭陆薪莲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在收到申请通过的短信时,她高兴地说:“这是今年收到的最好的消息!”

虽然没有重启键,但也要努力在已经开启的新一年打起精神,谁说暴风雨过后没有晴空万里和绚丽彩虹呢;虽然有人调侃“在家躺着”也能作贡献,但青年党员的热血又岂能消磨在忍受与等待中,谁说年轻人就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干事创业的担当呢?

那就出发吧,做点什么!

“高材生”不高冷:融化坚冰的除了春天,还有人心

疫情之下,生活突生许多变数,焦虑、压抑、恐慌在一些社区居民的心里聚起阴霾。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陆薪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深知灾害、病痛和事故等重大事件中的个体创伤无可避免,但总想着要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为有需要的社区居民送去温暖、及时而有效的心理疏导,尽最大可能减少疫情对人们身心的损伤。

社区里有一位老人,在开展入户排查时对陆薪莲说,她在疫情期间看到很多关于新冠病毒的新闻,一直待在家里不敢出去,感觉自己好像也生病了,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孩子在外地又回不来,她很担忧。听到这里,陆薪莲拿出自己专业的态度,疏导老人,工作结束后,又再次回到老人身边和她聊天。一来二去,陆薪莲成了老人身边最好的倾诉对象,离开时老人总会握住陆薪莲的手,连连感谢。

与社区老人聊天、疏导

有一位孙姓居民因返渝途中与确诊病例同乘火车,需居家医学观察。当陆薪莲到其家中开展体温监测时,她发现孙某因害怕染病,精神状态特别不好。陆薪莲不断开导孙某,鼓励其积极配合社区隔离安排,同时还主动承担了他们一家的物资采购工作。孙某的焦虑情绪逐渐缓解,开始渐渐树立抗击疫情的信心,性格也开朗了起来。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她耐心、细心,用最朴素的话语为每一位居民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还给他们送去欢笑。”负责管理社区志愿者的网格员韩晶说,陆薪莲开展工作不久,就和社区群众打成一片了,尤其是社区里的老人,对陆薪莲简直是“喜欢得不得了”。

入户排查,用真诚传递温度;社区服务,用责任书写担当;心理疏导,用细心温暖人心。不高冷的“高材生”,像是把春天提前带到了沙坪坝区的社区居民身边。

社区里的网红课堂:没有课本,却堂堂爆满

陆薪莲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本科时,还修读了心理学双学位,毕业后保送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攻读研究生。对勤奋的她来说,学习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兴趣,更是练就本领、造福社会的基础。她似乎从未纠结“为什么而学”这样的命题,因为,她总是喜欢在行动的过程中发现答案。

在上门开展防控工作时,陆薪莲了解到部分家长和孩子不适应“线上教学”这一模式,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她当即想到,是不是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方法经验,给社区的弟弟妹妹们分享一些调整情绪、管理时间、提升自律的技巧和学习备考的窍门。于是,陆薪莲在忙完社区志愿者工作后回到家,就开始着手办一个不讲解书本知识、只分享学习经验的网络课程。

陆薪莲的公益网课在社区上线

2月26日,一节主题为“疫情期间,学生如何调整应对”的网络课程在中心湾社区正式上线。当天,来自社区的35名青少年,在网络上和陆薪莲开展互动,还有不少家长也参与进来,围绕近期如何培养学习习惯,向陆薪莲不断发问。课程中穿插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和概念方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趣闻轶事,一个个看似信手拈来的小亮点,都凝结着陆薪莲不眠不休、夜以继日的精心准备。

“希望能够以我的一点点力量帮助这些弟弟妹妹们脚踏实地地去实现梦想,让他们知道没有行动的梦想只能是幻想。”陆薪莲用行动证明了知识的力量、验证了学习的目的,也用孜孜不倦的坚持和默默无闻的付出带领着更多的人理性面对情绪与自我、科学看待疫情与社会。

陆薪莲在党员抗疫先锋岗

青春追梦:在国家和民族的大梦想里锚定青年坐标

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像很多同龄人一样,陆薪莲曾经的梦想是:考上北大,这个梦想在几年前通过她的努力实现了。青春的岁月里,走进燕园成为一个“北大人”,面向党旗念出誓词成为一名青年党员,陆薪莲内心的梦想便越发辽阔起来,她想把自己的成长成才融入祖国、民族、时代前进的步伐,她想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读到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时,陆薪莲内心的“大梦”愈发坚定而清晰。

小梦既圆,大梦无疆。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的坚守和拼搏,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英勇和无私,让许许多多实现小梦的北大青年党员,看见了更为广阔的中国梦,以及可以在这个“梦”里找到坐标、发光发热的自己。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是“90后”共同的心声。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疫情是一场大考,而“90后”也用开放自信的态度、用扎实肯干的行动,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每一份平凡却伟大的服务中,将自己的梦想扎根于祖国大地,用奋斗奏响不平凡的青春之歌。

“90后”党员陆薪莲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感想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温暖亲切,是肯定和鼓励,更是期许和指引。在疫情这场“大考”前,无数青年挺身而出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回报了国家和人民。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能奔赴前线,就守好一方家园,因为“站出来”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在党的阳光沐浴下成长起来的“90后”,我们一定牢记初心使命,学好知识,增强本领,因为“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是我们的目标,“能在今后的‘考试’中交出无愧于时代的合格答卷”是我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