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须佶成:因为这种感觉,愿有1千万学生

来源:北京大学校友会 时间:2017-04-19

人物介绍

041949

须佶成

高思教育集团执行校长。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士、硕士。多年中小学竞赛数学教学及超常儿童教育研究经验,曾长期在仁华学校等北京市著名培训学校执教。《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主要编写者,《数学思维训练导引》副主编。

高思教育集团简介

高思教育成立于2009年11月,从黄庄1间50平米的办公室起步,现在已经拥有一座11层的办公楼“高思教育大厦”。教学区由1处发展至近33处,员工由18人增长至1200多人,学员由843人增长至60000余人。业务范围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科目,并设立了个性化1对1教学中心。

2015年8月,高思互联网教育产品成功试水,推出“爱学习”在线教学平台,开辟了“互联网+教学”新模式,并成功输出到全国。爱学习拥有“思泉语文”“高斯数学”“元本物理”“点燃化学”等多个全国著名的学科子品牌。

目前爱学习合作教育机构已经达到1300多家,同期服务教师用户和听课学生人数分别达到8000名和40万人。2016年11月30日,爱学习2.0版本的发布也成功预示着高思依托高思优质的产品和师资,将以“安卓模式”提升整个课外辅导行业的教学质量,解决国内教育资源教学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同时高思董事长须佶成宣布2017年将投入1亿元用于教学、课程研发,进一步服务全行业。

高思教育先后得到晨兴创投、九鼎等投资机构的青睐,并于2016年12月20日挂牌新三板,股票代码870155。

 

因为这种感觉,愿有1千万学生

——文/孙云帆 刘琦

北大数院“老师一心想为学生好的感觉很浓”

须佶成回忆在北大数学学院时,“老师一心想为学生好的感觉很浓”,他记得大一教高代的邱云生老师,自编教材天天都忙到半夜。其实那一年(94级)数院学生比较少,但他仍特别尽心尽力。

须佶成的研究生导师胡德坤是数院的老教授了,“我想怎么折腾,他都支持。”后来须佶成学习精算、想出国、想念博、办企业,他都一直表示支持。“我能感觉到,老师一直想为学生创造条件”。

从本科开始, 须佶成就去人大附中做兼职,研发教材和组织考试。从他们这级开始,北大的理科院系的学生,帮人大附中做了很长时间事情。须佶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帮助学生的成就感,特别开心,看到学生成长很受鼓舞,因为这种感觉一直在,须佶成后来创办企业从开始就“不是太偏向于商业化”。

创办企业有时也是缘分,从2003年开始,须佶成准备留学读精算,但签证一直签不下来,于是他开始找保险公司的工作。在友邦北京总部的最后一轮面试时,因为是由副总进行面试,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就能决定录取了。领导看到他有兼职经历,就讲进了保险公司做精算师很忙,周末都是要加班的,问他怎么看,意思兼职讲课这事儿以后肯定不能再做了。而须佶成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他从来没有放弃辅导学生的想法,所以当时回答得非常不好,完全不是按照领导的期待回答的。

须佶成记得很清楚,面试出来后就在国贸桥下,他决定不干了。如果完全放弃教学他内心实在可惜,他明白了自己想干的第一件事还是做个好老师。须佶成后来回到数学学院和同学交流时,说他认为北大不同院系的风格不同,数院还是偏学术,这个氛围决定了他最后选择做个老师。

须佶成没有想找个公立学校教书,因为觉得会受约束,会有很多框架像枷锁,他总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点事情。他认为可能北大的同学都有这个想法,别人看来或许是毛病,会说眼高手低。但这恰恰是由北大特质决定的,北大的管理、课业氛围比较宽松,注重大家的自由发挥。

想当老师也要有底气,须佶成兼职时带学生的成绩很好,有一年北京高考前十名中,他辅导过八个。2007年他的一位老师与人大附中合作了一个项目,老师让他去管理,他这算是进入了行业,两年后他就开始自己创业。须佶成找了几个合伙人,基本上都是北大的,有数院、物院、化院的等,都是在人大附干活时互相介绍认识的同学。

用好互联网,才可能有1千万学生

高思教育刚成立时,像北大校友创办的新东方和学而思一样,主要是做线下培训。须佶成卯足力继续当个好老师,“我上课时我老师的孩子、孙子,都在这儿上。”让老师们相信能把他们的孩子教好,需要不断提高水平。

高思把办公地点选在“中国教育的靶心”——往北1公里是清华,西边2公里是北大,南边对面是北航、中科院的一些院所,往东1公里是学院路;最好的大学和学生都聚集在此。

高思做了4年后,从2014年开始巨大的转型。因为感觉到只做线下培训能够服务的人总是有限的,高思决定要把掌握的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大价值化,尽可能辐射到更多的人。他们决定,把自己最具竞争力的教研和产品向行业开放。

这一定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知识的积累,学霸们的积淀”高效地传播和复制。这个“互联网+教学”把老师课堂的授课和课后老师对于学生的服务,全部互联网化。学生的学习也是在线的,不再以书本为主,不再以白纸黑字的教材教参为主,而是以视频、图像、互动的工具、游戏等为主。

这个“互联网+教学”的平台是和行业内的各个培训机构共享,一年后已经服务了1300家学校,教学点不低于5000个,同期在学的学员有40万人。高思已经不是一家线下的培训学校,而是一个行业的教学标准、产品标准的提供方。

以前的培训机构主要通过开分校来扩大学生数量,高思的模式不是多开分校,而是把精力用在做好研发和平台,让用高思平台的客户能多招学生,让家长学生的收获可以更大。

在须佶成看来,力求为更多的人服务是高思的基因,须佶成并不担心别人copy,他自信研发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而且整个的服务流程体系,全部线上化的这种体系,老师的授课,还有课后提供学生的一些服务,这些是积累在平台上的,别人怎么也copy不了。

对于未来的发展,须佶成觉得空间无比巨大,中国有3000个县,县下面还有无数农村,他们的教育和大城市差距太大了,“希望通过我们的平台迅速地武装他们,我们希望能够在2020年的时候让1千万学员受益。”

采访对话

Q&A

Q:在北大学习累吗?

A:数院名列四大杀人院之一,大家都在闷头学习。一进数院我就知道我是聪明人里头最笨的那种。我是通过高考而非竞赛保送进来的,还是北京高考(笑)。那些保送生是真的聪明,你死活想不明白的题他们觉得很容易。当然这些特别聪明的人也会成为好的老师,我们这儿最好的老师就是数院的,拿过数学竞赛第一名,他现在负责一个团队。

Q:对师弟师妹求职有什么建议?

A:我们的教育中,职业规划有缺失。现在交流和实习的机会很多,应该多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弄明白将来想干什么,对什么东西有兴趣。要没有接触,何谈兴趣呢?我现在干了这事儿,为什么干这个呢?因为念书时去兼职做了这事,做了我觉得很喜欢。于是当别人跟你说你要把这事儿砍了的时候,你就觉得不愿意了,这股劲儿就上来了。如果之前没有接触的话,就会很迷茫,不能到了毕业的时候,去找工作的时候再去撞,那样纯粹是凭运气。也许工作也不错,收入也不错,可是不见得是你真想要的,不一定很快乐。

Q:学科教育和兴趣教育矛盾吗?

A:我觉得学科教育是可以培养兴趣的。高思的使命就是让学生爱上学习,收获成长。爱上学习这件事,是可以通过学科来做的,是可以有一个载体的。爱上学习不是快乐学习,学习一定是痛苦,就像爱情也有痛苦。

让学生爱上学习,分几个层面,第一,要做到有趣味,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因素。人天生会对有趣味的东西感兴趣,比如我们的视频、课件加入了一些游戏化的环节。第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去激励孩子,给他一个好的氛围。第三,让学生有发自内心的自我成长的成就感,前两个,鼓励也好,趣味也好,都是外在的。真正能够爱上学习这件事情是内在的,比如说我不是跟别人比,是跟自己比,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看到进步,这就是内在的自我成就感,最终收获了成长。成长离不开学科,学科是一个载体,一个工具。

Q:学数学对人有什么帮助?

A:其实数学就是对注意力很好的训练。在孩子小时,只有数学这个学科,更需要长时间专注地在某一个点上去思考,需要把全部的精力压过来。数学极其聚焦,必须在那个点上极其专注。可能在第六分钟问题解决了,但是没有前5分59秒的专注,就到不了最后那一秒。

有些孩子学了数学之后家长老觉得他粗心,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其实就是它的心智控制能力还不够。不是说本来很好,学了数学变粗心了,其实它原来就是,他不学数学体现不出来,或者不是那么明显地把问题暴露出来。所以数学,哪怕仅是计算的训练都会对他有帮助,他越来越能控制得住,心智能集中起来。

Q:您有什么座右铭吗?

A:这个算不上座右铭,我把我们的战略表述为:为他人创造价值越大,自身价值就越大。这一条这是互联网的生存法则吧,它的一切价值的前提是为别人创造方便,所以它在行业当中就练就了一身为客户好的本领,客户是上帝这件事真正实现。

传统行业有地域、资源等壁垒,履行客户是上帝这一法则的时候做得不是那么极致。在互联网时代你删个app就太容易了,所以必须是一下子让人心里有一点小感动,有点小爽,它才有发展基础。

Q:接下来有计划开全日制的学校吗?

A:这还是需要有一个时间的积累,如果能有机会一定要做,但是需要资金、品牌、管理,包括社会资源等慢慢地积累。我听说有的大学想在海淀再找一个校区都根本找不到,北京想找一个地方确实很难。这个东西不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来。如果做全日制学校,我第一个广告就是:让孩子周六日绝对不用出来再补课。

编辑:栗进,杨钪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