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人说“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就要感谢他”。他一生坦荡清白,赤子仁心,毕生致力于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被誉为“当代毕昇”。刘延东副总理曾评价他“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塑造了一座自主创新的丰碑。”他就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院士。2016年2月13日,是王选院士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半生苦累,一生心安”,是其夫人陈堃銶为其写的挽联,亦是他一生的写照。
2013年9月8日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的大幕徐徐拉开,迎来了原创歌剧《为你而来·王选之歌》的讲堂首演。舞台上光束倾泻、鼓点铿锵,演员们饱含深情;舞台下掌声雷动。
原创歌剧《为你而来·王选之歌》演出剧照
歌剧以影响其人生的重要事件作为关键节点,浓缩了主人公王选跌宕起伏的一生,是一部“教授写教授,学生演老师”的原创歌剧,主创和演职人员是北大师生,王选的夫人陈堃銶教授参与了整个创作过程,并亲自修改了歌词。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当时的1400余名本科新生共同观看了首场公开演出。
未名湖畔好读书
1954年,17岁的王选考取了北大数学力学系,年轻的他身着简单的白衫、蓝裤和布鞋只身从上海来到了北大,开始了长达52年在燕园学习与工作的时光。多年后回忆起来,王选用“震惊”一词来形容他初到北大时的激动心情。
时任北大校长的马寅初主张把办学重点放在基础课上,刚入学的王选因此受到许多大师的亲自教导。早期严格的数学训练为王选日后的研究奠定了扎实而重要的基础。
当时摆在他眼前的有三条道路:数学、力学和计算数学。他身边大多数成绩好的同学都选择了数学专业。相比之下,作为新兴学科的计算数学连一套像样的教材都没有,自然乏人问津。
那时他恰好看到了1956年1月制定的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里面谈到了几个未来重点发展学科,其中就包括了计算技术。 他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毅然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
“实践证明,这一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它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王选事后回忆。
王选在北大数学力学系读书期间与大学同学合影
1958年大学毕业后,王选留校在无线电系当助教,工作在计算机硬件领域的第一线。他每天都工作14小时以上,最累时甚至40小时没有合过眼。紧张工作之余,他还阅读大量的外国文献。他在惊叹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为什么只能欣赏别人的成果,而不能有自己的创新思想”。
为此,1961年,王选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将研究方向从硬件转向软件,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他似乎找到了创造的源泉,产生了信心。他感慨道“这种信心,以及软硬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是我后来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与此同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当时的北大到处是来串联的红卫兵,十分混乱。一向身体不好的王选在参加劳动时病倒。当时他的恋人陈堃銶是比他高一届的上海同乡,两人志趣相投、性格互补。为了更好地照顾王选,陈堃銶决定与王选结婚。在未名湖畔,两人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开始了数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
王选夫妇在校园中
王选后来在演讲时多次提到“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因此即使在文革的艰难岁月中,病休在家、每月只领40多元劳保的王选依旧坚持着他的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研究情况,王选通过收听英国广播公司BBC对远东的英语广播锻炼听力,提高英语水平。但他也因此被扣上了“收听敌台广播”的罪名,日子益发艰难。
1975年,王选偶然得知国家有一个“748工程”,即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他对汉字精密照排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搜集资料,他经常挤公共汽车到地处和平街的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外文资料。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无法报销车费,他只能想尽办法“节流”。从北大到情报所车费为二角五分,少坐一站可以省五分钱,于是他就提前一站下车走去。他还常常靠手抄资料来节省复印费。那时的他常常是第一个借阅中国科技情报所相关杂志的人。
终于,机遇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王选将其技术方案上报后,引起了重视。1976年秋,电子工业部将“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制任务正式下达给了北大。1977年8月,北大决定将“748工程会战组”扩建成“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并成立了以王选为首的技术组,领导技术工作。
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1979年,改革开放,国门初开。正在研究关键期的“748工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面临的是“外患”。世界上最先发明了第四代激光照排机的英国蒙纳公司宣布于1979年夏在上海、北京展示英国制造“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准备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除此之外,人心思变,研究还面临着“内忧”。王选回忆起当时“北大教师开始热衷两件事:出国进修和评职称。谈起工程项目都有点‘谈虎色变’”。
面临这样“内外交困”的状况,王选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决战市场。他决定在加紧原理性样机的研制的同时,着手研制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真正实用的Ⅱ型机。
1979年7月27日,我国第一张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报纸样张《汉字信息处理》诞生在未名湖畔。
1980年9月15日,我国成功输出了第一本用国产激光照排系统排出的汉字图书——《伍豪之剑》,标志着上千年的“铅与火”的时代的谢幕和“光与电”崭新时代的开启。
到1993年,国内99%的报社和95%以上的书刊印刷厂都采用了国产系统。随后,又进军港澳台地区,挺进到了马来西亚的《亚洲日报》《光华日报》以及美国《星岛日报》等华文出版业。
王选每到一处就会看街上的报纸,看哪些报纸还是铅排,哪些报纸采用了激光照排系统。他坦言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一种高度的享受,“正如居里夫人所说,科学探讨本身就是一种至美。”
1995年7月1日,方正技术研究院成立,王选任院长,建立起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之路。王选曾提出科技创新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他认为“需要”与现有技术的“不足”是创造的源泉,“学术上的远大抱负”与“占领市场”这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是高度一致和相互促进的。
王选先生与激光照排
“人总有一死”
2000年10月4日,王选被确诊为肺癌。其夫人陈堃銶在得知病情后说道:“我知道他是累垮的、压垮的!”
确诊的第三天,王选就写下了遗嘱,第一句话就是:“人总有一死。”
他在遗嘱中写道:“这次患病,我将尽我最大努力,像当年攻克科研难关那样,顽强地与疾病斗争,争取恢复到轻度工作的水平,我还能为国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确诊到去世的1900多天里,王选有794天在治疗和住院。在此期间,王选强忍着病痛,写出了50多篇文章和讲话。只要是北大的会议与活动,他都尽量参加,有时放疗刚结束就赶到会场。
他的病情恶化后,只能靠着鼻饲营养液维持,每天喝几口白开水和果汁。在身体如此虚弱的情况下,他还坚持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澡。去世的前一天,他还想撑着自己上厕所。
王选身旁的医务人员回忆,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王选拒绝了抢救和输血。他的夫人向医院转达了他的嘱咐:“不要再抢救了,血源这么紧张,别输了,留给更需要的病人吧。”
“眼看他停止呼吸和心跳,我看到他流出了眼泪,这是他病后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流泪。”他夫人回忆说,“以前每次出差,他总盼着早点回家,但这次他永远回不来了。”
王选曾用《后汉书》中对“方正之士”的描述勉励后学,“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无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依旧践行着这一信念。
王选生前曾经说过:“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
在1975年—1993年的18年间,王选夫妇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研制出了六代出版系统,并被广泛地投入应用,最终引发了我国印刷出版行业的技术革命,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让古老的汉字焕发出了年轻的光彩。
正如王选的学生肖建国教授说的那样:“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内容参考王选教授演讲稿,王选教授夫人陈堃銶教授、王选教授生前秘书丛中笑的部分纪念文章,《纪念王选老师文集选编》及北大新闻网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