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王颖,北大光华从历史看管理项目6期、商业领袖项目4期、EMBA43班校友,成都苑东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企业从200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金发展到固定资产规模3亿多元人民币、员工500人,苑东药业仅用了8年时间,这在传统的医药行业,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从一个专业技术人才成长为一家拟上市公司的掌门人,王颖花了14年的时间,她坚信“守正出奇”,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与逆势而上相结合,开创了以药品研发为先导、以技术和管理为基础、市场导向为营销策略的“苑东发展模式”。厚积薄发的苑东药业正在驶向成为百年老店的快车道。
身着深色职业套装的王颖,说话语速较快,端坐时笔直的腰杆透露出川北女人的直率和干练,而在聊到北大光华的经历时,四十多岁的她却经常发出邻家女孩一般的爽朗笑声,和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每一幅画面、每一个镜头,在她回忆中都是那么的愉快和清晰,仿佛就像是刚刚发生的一样。
王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在企业创立初期就和北大光华结缘,让她跳过了民营企业初创阶段的野蛮成长期,一开始就将在北大所学理论应用在自己的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发展受益于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等。而北大老师的严谨治学,正派大气的作风,也深刻地影响着她的经营和管理风格。
“我的创业是被逼出来的”
时间倒退到2000年,王颖还是成都某著名医药生产企业的一个部门经理,她组织和实施了企业药品GMP认证工作,使得企业顺利地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所签发的全国医药生产企业第一张GMP认证证书以后,她接到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的邀请,到北京专门从事药品GMP认证的咨询与培训工作。然而在新岗位仅仅工作了一年,由于国家开始执行药品监管与实业分离的政策,王颖突然陷入职业转变的窘境。没有退路的王颖,毅然决定以2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在北京注册设立了一家医药企业推进和实施GMP管理为主营业务的咨询公司,开始走上了创业道路。
王颖说,她创业初期每一次重大转变总是被迫的。当咨询公司经营到2003年,全国药企第一轮GMP认证工作即将结束,这意味着咨询公司业务量将骤减,同时,Case by case(一单与一单)的业务模式让她也没有长期发展和生存的安全感。基于对医药产业发展的认识,以及多年产业从业经验,于是考虑进行企业主营业务转型,带着经营咨询公司积累的资金,与行业内朋友合作创立了一家公司,转型做药品研发、生产与销售。当时对企业运营没有经验和信心的她,起初在购买生产经营土地、修建厂等繁杂的筹建工作结束后,便将经营权交给了当时的合作伙伴。然而,一段时间以后,王颖发现合作伙伴不是按照股东起初的愿望搭建企业管理与治理结构,经营发展思路差异很大,而且从长远看,股东权益无法保障,于是她再次陷入了对未来和发展的担忧之中,迫使她不得不考虑二次创业。而这次合作的失败也让她对自身职业定位、经营能力的提高有了迫切的渴望。
一个偶然的场合,让正在焦虑中的王颖发现了另一个机会。在一次与朋友聚会的交谈中,她了解到有一种受管制的药品在当时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受朋友之托向生产厂家购买,却被厂家以同业竞争的理由而拒绝。靠着做GMP认证咨询时积累的人脉资源和敏锐的市场嗅觉,王颖看到了商机,于是立即行动,很快拿到了该药品的研发许可批件,并在2004年靠着创业初期仅剩的资金开始投资药品研发。起初是在在没有专门团队的情况下,自己负责立项、注册,做项目管理,委托专业的研究机构做研究开发,再寻找医药企业委托生产,以收入分成的方式请专业的药品营销经验的医药公司代理销售。靠着极强的个人资源整合能力,王颖经历了药品研发、生产和经营的完整流程,产品的销售收入所得也成为她再次创业的启动资金。2006年,王颖在成都注册成立了成都苑东药业有限公司,开始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开启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产业的真正实质性运营。
“经营企业我信奉守正出奇”
王颖在北大光华选择了“从历史看管理”项目的学习,当中很多课程是将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文化引申到企业管理中来。在被问到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她的企业经营理念时,王颖说:“做企业需要价值观正向,也需要有正能量,我信奉《孙子兵法》中的‘守正出奇’,‘正’就是公道正派的价值观,‘奇’则是策略上的差异化。”回想在苑东药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时点,正是这个理念支持王颖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2006年,国家药监系统“地震”使得医药行业一片萧条,时任国家药监局原局长严重违纪被查处,很多药品研发机构都面临关停并转的命运。而她当时把所有资金投入到新药研发,在同行眼中完全是冒险。而王颖认为之前药品监管法规治理方面放得太松,整治和规范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中国的药品监管、标准等将逐步向国际靠拢,唯有扎实的技术创新平台与过硬的研发能力才是企业发展的王道。
实际上制药行业是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目前国内仿制药的开发周期从立项到取得生产批件需要6~7年,一、二类新药更是长达10多年。苑东药业目前正在经营的品种,正是王颖06、07年立项研发的药品,逆流而上使其赢得了先机。具有独家新药、国内首家仿制药品等等具有价格、市场营销的明显优势,将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回报,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立基础。直到现在,自主研发实力仍是苑东药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公司约500名员工中就有120名研发人员,王颖持续地将每年约20%的销售收入投入到新药研发中。
“我的学费交的最值”
2007年4月1日,王颖清楚的记得她第一次到光华管理学院的日子。“公司员工已经从10多人增加到50多人,需要企业化运作了,我当时是想送一名员工到北京大学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结果阴差阳错,自己成为了北大光华的学生”,王颖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
“同学们都说我读书的学费交的最值”,王颖笑着说,“因为学校里学到的内容,结合自己企业需要,我马上就能拿到企业管理中去应用。”公司在成立初期管理规章和治理框架基本为空白的情况下,从课堂上学习到了怎么样做企业管理和战略,王颖就尝试在实际经营中推行。王颖说,“拿着刘学老师教的战略和标准化管理流程的PPT,我就开始尝试做自己公司的战略规划梳理和管理体系设计,在做战略梳理时,刘学教授的‘用战略驾驭资本,用资本驱动战略发展,把握战略的可控性、坚持战略的灵活性’的话语时时提醒我、指导我。在梳理自己企业的关键问题时,刘教授的‘通过组织中结构性问题和非结构性问题的判断,采取程序化和非程序化的方法,从战略的高度,以动态的视角加以分析和解决。’又成了指导我思考的准则”。“一个在500强企业里当高管的同学看了我做的企业战略规划后,说比他们请麦肯锡做的规划可操作性还要强,而且层次清晰。”王颖感慨的说。以前凭着直觉做决策,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学习带来知识的系统化与思维的逻辑化,经过管理理论的指引,她能准确的将想法表达出来,并形成自己的管理思想与体系。
除此之外,王颖认为自己在北大最大收获就是视野的开拓和自信心的增强。进入学校的第一年,周围同学都是世界500强企业或者大国企的高管,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侃侃而谈,甚至用英语发言,而王颖总是坐在角落里,没有自信开口。后来老师告诉她,演讲是可以提前准备的也是可以训练的,其他同学的演讲能力是他们的职业经历练就的,并在课堂上刻意安排她发言,渐渐地王颖也融入到课堂讨论、交流中。
“管理者的格局决定企业的发展空间”
EMBA学习结束后,王颖还陆续参加了高层管理教育中心的“从历史看管理”和“商业领袖”培训项目。关于为什么选择这两个项目,王颖表示,随着企业收入的连续翻番,员工人数的迅速增长,需要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处理人的问题上。她说:“作为理工科出身的我最初说话的方式很直接,在员工人数不多的时候和员工之间更多采用情感管理的方式就可以应对。后来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各成员间的个体差异也变得更大,和员工之间认知不能达成一致甚至产生了矛盾的时候,让我感到很难接受,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学了‘从历史看管理’后,国学中宣扬的那种包容和宁静的思想,带给了我很大的改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他们热心地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我,甚至直接给出建议和对策”,王颖言语中带着感动。
“前前后后,我在北大已经学习了7年的时间。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换学校,我觉得北大老师真正为学生着想的行为,即使是两三天的短期培训也丝毫不改的严谨治学态度,是我一直留在这里的原因。”王颖告诉我们,目前苑东药业正在发展国际化业务,计划向国际市场输出高端原料药,同时也想将国外的新药引入中国市场。在得知她的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缺少相关资源时,老师便主动介绍合作伙伴给她,帮助她完成知识产权方面的对接。“随着企业发展到不同阶段,北大的老师总是会建议和提醒我应该做什么。”
现在,不光自己持续学习,王颖也将优秀员工送到北大、西南财大等商学院学习,还在公司内部设立了企业自己的商学院,长期邀请外部著名商学院的老师来做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管理、法律和国学等诸多领域,苑东药业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每年在员工教育上的投入就有几百万。王颖认为,管理人员的格局和眼界决定了一家企业的成长空间,一个和自己理念一致的团队,管理决策推行也很顺利,所以她愿意花很大投入用在员工的能力培养上。“苑东药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团队整齐,无论是研发、制造还是销售,没有明显的短板存在。”王颖谈到组织管理问题时,不经意间流露出她的自信与喜悦。
“苑东药业要做成百年企业”
有一种势叫审时度势。对于政策趋势的把控,王颖有她的独到之处,这也是为什么以往她的每次决策总是能让苑东药业迎着风口起飞。在当前医改的大背景下,医药销售规范化运行已然成为趋势,创新的产品更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经营管理。王颖早在2014年上半年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把工作重心放在专业化营销体系的建设上。2015年初,公司便按产品治疗领域与市场推广的特性,调整营销组织架构、完善专业营销队伍,建构不同模式下人员的胜任力模型,针对不同的需要,建立起具有苑东药业特色的营销人员培训体系,搭建和客户之间规范化交易的模式、流程。王颖说,“苑东药业根据产品特性选择灵活多样的营销双赢合作模式,如产品总经销合作、代理销售、营销佣金制模式等,注重运营管控风险。”
“姚长辉教授说过,评价一个企业价值不仅看规模、收益率、成长性等指标,还要看这个企业能做多久。苑东药业2013年在全国6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排在400多位,2020年前要争取进入中国医药工业100强,研发实力更是要进入行业前列。”王颖认为,目前中国在药品制造行业的质量管理和制造标准已经能完全和欧美对接,欧美的优势就在于研发和创新能力,因此,苑东的战略就是:“以产品为主导,研发营销双驱动,专业化保障,国际化为补充,效率致胜。”
“我的梦想是让中国患者都能用到高标准、高质量而且价格低廉的药品。特别是在大病种领域的药品研发上,研发出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的新药,在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中国医药健康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苑东药业正在不断努力,朝着百年企业的目标奋斗”。谈到自己的梦想,王颖自信中又流露出坚定和执着。
媒体来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