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北大考古

来源:北大新闻网 时间:2015-05-28

0

编者按:

和大多数北大知名教授一样,李伯谦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谦虚而温和,无时无刻不透出一种学者特有的严谨气质。平日里的他衣着朴素,举止谦和,但一旦站上讲台便立刻容光焕发,显现出与他75岁高龄不相符的激情。

北大考古人的骄傲:”北京大学的考古引领中国考古的潮流和方向”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设立了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北大考古的历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几乎同样久远,北大考古与中国考古一同成长。

作为北大考古的元老级人物,李伯谦教授在回答记者“在这90年的发展历程中,北大考古对中国考古的贡献在于什么”的问题时,不无感慨地说:“一句话,北京大学的考古引领中国考古的潮流和方向。这是我的亲身感受。”

回望北大考古的90年,一批中国考古界先贤结缘北大考古,一批重要考古发现与北大考古息息相关。北大考古经由几代考古人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拥有了完善的学科体系、优秀的教学力量、丰富的教学资源。 因此,李伯谦教授的“一句话”是他作为一位北大考古人的骄傲。

因为这份骄傲,当有记者问到在当前中国社会形势下,北大考古专业在招生方面会不会遇到困境时,李伯谦教授表示出理性的乐观,他说:“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认为有一个阶段经济突出得有些过分,在导向上,很多人认为只有走赚钱这条路才是正道。但我认为这是短时间的。因为其实就国家和民族来讲,如果没有文化的发达、教育的发达,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批致力于国家建设的人才,我想考古学也是一样。现在来看,这种倾向已经逐步得到扭转。”基于这一理性的看法,李伯谦教授对于考古专业的招生情况表示乐观:“现在报考考古学的学生也是相当多的,其中不乏一些真正热衷于考古学的。所以我想对于中国的考古学来讲应该乐观看待,我们会培养出一代代更好的考古学家来。”

脚踏实地:考古人的基本素养

上世纪90年代的考古学界有一场著名的师生学术论争,那就是李伯谦教授与邹衡先生的“关于夏文化的上限问题”的讨论。李伯谦教授对老师邹衡先生“二里头四期都是夏文化,覆盖了整个夏朝的历史”这一观点产生怀疑,并提出“二里头文化应该属于夏朝的中晚期,也就是二里头遗址是后羿代夏事件之后,夏的都城所在地。”

谈及这场师生论争,李伯谦教授笑道,“我爱吾师,更爱真理。”他认为,尊重老师和服从他的每一个学术观点,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我觉得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实事求是,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绝对不能搞玄妙的、见风就是雨那样不着边际的猜测。”李伯谦教授这样论述考古工作者本质素养。

脚踏实地的精神不仅仅表现在学术观点上的“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理念上,还表现在考古人的社会胸怀上。

面对当下“文物收藏热”,李伯谦教授有自己的见解,“这种收藏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能说坏,反而是好现象。”同时,李伯谦教授也指出这种“收藏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刻意炒作,让文物的价格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二是真假难辨、以假充真,这种现象也屡屡出现。李伯谦教授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坚决抵制,文物收藏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而不是盲目跟风炒作,把“一种艺术追求,弄成了一个纯粹金钱的炒作”。

仰望星空:北大考古要走向世界

展望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未来发展时,李伯谦教授有力地说道:“我们考古文博学院未来涵盖的学科会更多、研究的范围会更广,而且要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一流的考古学院。这是我们一定会达到的目标,因为有你们和你们下一代的努力。”

同许多其他近代学术一样,中国近代考古学也来自西方。教学与学术的研究也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来促进,以拓宽学术视野和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相比西方的考古界立足境内又走向境外进行考古发掘的传统,对于我们中国的考古有没有机会走向世界,李伯谦教授也表现出开放乐观的态度。他认为走向世界要立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据中国现状,中国考古也正在走向世界。

李伯谦教授介绍到,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每年也有老师带学生到法国、肯尼亚做一些发掘,只是规模还比较小、次数还比较少,但他相信,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考古会不断地走向世界。“我们会通过研究我们周边国家的古代文化、进而研究世界的古代文化,从其他的世界文明中间吸收营养,来壮大我们自己。”李伯谦教授自信地说道。

北大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学府,考古文博学院也秉承这一传统,积极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目前,学者互访和学院的境外考古发掘是国际交流的两个主要渠道。如邀请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等单位的多名教授和专家来院讲学,同美国、日本、斯洛文尼亚等国大学合作进行“浙东史前文化研究”、“欧亚大陆新石器化进程”、“新疆地区出土死文字研究”、“汉唐之间”、“青海唐代吐蕃墓葬发掘”和“四川盐业考古”等课题的研究,学科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近年来,学院还申请到境外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如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周边海域考古”以及蒙古国草原丝绸之路的调查与发掘项目等,这使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次的境外考古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得到实现。

对于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李伯谦教授认为不仅仅停留在交流的层面,更是跟世界考古融合、接轨的重要举措。“北大的考古必然会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李伯谦教授掷地有声地说道。

一转眼,北大考古已走过90年、北大考古专业也将迎来它的60岁生日,一路走来,北大考古经历了风风雨雨,但脚踏实地的考古精神不变,北大考古会在仰望星空中走向下一个辉煌。

李伯谦教授简介

李伯谦,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长兼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主要从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青铜时代考古、古代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等的教学与研究。1996年起出任“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副组长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主持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