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王天白:台上的诗和台下的远方

来源:北京大学公众微信平台 时间:2015-05-11

个人简介

王天白,北大国际关系学院2011级本科生,即将赴牛津大学攻读非洲研究专业。他曾担任朗诵艺术协会会长,在舞台上激昂顿挫地朗诵,也在台下为设计出最佳的舞台效果而不眠不休。体验过舞台的每一个位置的付出与收获,也让他对于这个聚光灯下的魔法场有着自己独到的热爱。但是在国际关系专业研究领域,他最感兴趣的是世界舞台灯光之外的地方——非洲。他希望研究中非之间的发展互动,为促进中非关系做出努力。无论舞台前后,灯光内外,他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努力生活着。

王天白1

来自燕园的“好声音”

2014年5月4日,正值五四运动95周年,习近平主席到北大考察。在步入静园草坪时,这里正在举行“青春中国梦,赤忱五四情——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学生身着五四时期学生装,在悠扬的小提琴声伴奏下朗诵了诗歌《聆听青年》和《沁园春·长沙》。

这一场朗诵诗会是由北京大学朗诵艺术协会和校团委等共同组织的。王天白作为朗诵艺术协会会长,也是诗会的主要组织者。

“这次诗会和以往演出的一两个节目相比,安排了十几个节目,容量很大。”在诗会前三周开始选择人员和诗歌,然后开始紧锣密鼓地排练,“有时候排练要持续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

严密的安排与全身心的付出换来诗会的整体成功。“习近平主席来观摩诗会时我们朗诵的作品是《聆听青年》和《沁园春·长沙》。当时场上在朗诵,场下也在朗诵,很有气势,能够体现年轻人的朝气。”无论是现场效果还是后期反馈都是充满赞誉,习近平主席也称赞他们的朗诵“透着自信,表达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

这次诗会留下了一批比较优秀的作品,同时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来和朗诵艺术协会签订节目录制。这也让王天白感觉到前期的付出没有白费:“这次活动也提升了社团的知名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团当中。”

静园草坪诗会

静园草坪诗会

从小学到高中,王天白一直很喜欢朗诵。在北大第一次参加朗诵是在2012年5月,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参加《蔡元培先生铜像前的献诗》。大二开始担任朗诵艺术协会骨干之后,王天白开始独立上台演出并负责幕后组织,从新生文艺汇演到新年晚会,一开始根据演出要求和表演者的声音特点安排朗诵篇目,到后期不断排练与磨合,以及最后在舞台上还有可能出现话筒没有声音的状况,“朗诵不再是上台表演这么简单。”

很多人会认为朗诵是很小众的艺术,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在王天白看来,朗诵和声乐、器乐是一样的,是抒发心中情感的载体。雅安地震发生之后,他将自己对于灾区的担忧与祈福写成一篇充满情感的诗篇,并且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和阎肃、王刚等一同进行了朗诵表演。

朗诵也是王天白的生活中的调剂品:“有时候在书上读到自己产生共鸣的内容时就会跟着念一念,有时候在校园里看到一些很美的场景会触发自己的感觉,也会想朗诵几句。”

中国好诗词节目演出

中国好诗词节目演出

舞台是多维度空间

回顾大学四年,王天白似乎从未离开舞台。不论是作为朗诵艺术协会会长与同学们一起组织举办各类校内演出节目,还是受邀参加电视台的节目录制,亦或是设计舞台背景,用布景、道具与色彩抒发节目所要表达的情感。

其实刚刚加入朗诵艺术协会的时候,王天白的主要工作就是做一些平面舞台和演出设计。在他看来,舞台设计为了呈现最合适抒发节目情感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情感表达。他曾经在北京市举办的中秋国际原创诗会上担任全程舞美设计。晚会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当晚一共有二三十个节目,每一个节目都要搭配诗人介绍以及和诗歌相衬的背景。晚会当天来了很多中国和外国的诗人,其中还有著名朗诵家虹云老师。“虹云老师朗诵的节目名为《秋天的眼睛》,所以设计的背景图是秋天的风景,中间有一条非常美的小路连接到舞台,虹云老师出现时,就像从小路上缓缓走到舞台前面。”中秋月圆之夜,诗会背景墙上时而是枝叶繁茂的丛林,时而是一轮巨大的圆月,朗诵者在台前充满感情地朗诵自己的作品,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

后排中为王天白

后排中为王天白

到了大四,他还担任了“剧星风采大赛”《过了就毕业》的编剧。“这是一部毕业戏,就是用编一出话剧的形式来好好纪念毕业这件事情,也借此机会将好朋友们聚集在一起。”天性有些敏感的他对于身边的事情很容易触动,选择的题材是身边的事情——上课、毕业、考试……“大学生活是平衡梦想与现实的地方,越到毕业越觉得有感触。”

此外,王天白还参与了《下一站》续作的编剧,同样是大学生活,他希望把对大学的感悟通过自己写下的故事表达出来。

舞台是多维度的空间。一场出色的演出,既有舞台前演员的光彩耀眼,也有舞台背后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王天白是热爱舞台的人,他曾经在舞台上激昂顿挫地朗诵《沁园春·长沙》,也在台下为设计出最佳的舞台效果而不眠不休。体验过舞台的每一个位置的付出与收获,也让他对于这个聚光灯下的魔法场有着自己独到的热爱。

参加“美丽中国”公益案例分析大赛

参加“美丽中国”公益案例分析大赛

研究“舞台灯光”之外的领域

尽管课余生活中,王天白对于聚光灯下的舞台充满了热情。但是在国际关系专业研究领域,他最感兴趣的是世界舞台灯光之外的地方——非洲。

缘起于大二参加联合国减少贫困与发展论坛,当时王天白与很多研究非洲发展的学者进行交流,发现“很多学者认为非洲和中国的发展状态其实是很相似的,比如都是人口比较多的、有殖民半殖民历史的国家。但是中国遇到较好的发展机遇,而非洲目前还需要援助。”

他很好奇引起两方差距的原因,于是在大二下学期继续参加了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承担的环保部课题“中非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有关中非可持续发展的文献,还认识了《中国与非洲》、《非洲杂志》等媒体的负责人,以及在北大学习的一些非洲国家的驻华外交官。

随着与非洲的不断接触,王天白发现和自己对非洲固有的观念并不相同。他开始感兴趣于研究中国人对于非洲的固有看法。在大二下学期开展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中,他带领同学研究中国人对非洲的认知。“这是一场社会调查,之前中国社科院做过关于中国人对欧洲、美洲和日本的认知,但是却没有呈现中国对非洲的看法。”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天白带领十名同学,在全国七个省区发放1000余份调查问卷。

“虽然我们的样本量不及社科部的3000份样本,不过我们希望呈现一种民间的看法,对于中非关系能够产生影响的话调查就是有意义的。”在调查中王天白发现,实际上很多中国人并不了解非洲,脑海中仅仅是一贯存在的刻板印象:“比如在调查中很多人不知道埃及是非洲国家;大多数人认为非洲的关键词是贫穷、饥荒、黑人、野蛮……但其实非洲的文化是多样化的,像南非、毛里求斯等等经济都很发达。”

研究最终呈现五万字报告。而王天白在研究之后发现,非洲移民较多的地区(广东等)和非洲移民较少的地方居民对非洲的认识有很大不同,“这也说明移民对于人们对非洲认知有很大所用。”因此王天白决定在接下来的毕业论文以及硕士研究方向更加具体到非洲移民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他读遍了北大图书馆关于移民研究的所有书籍。“其实我个人从家乡到北京上学,再到以后出国留学,也参与在社会流动之中,所以自己也会有切身的感受,做起研究也会觉得非常有趣。”

今年九月,王天白将远赴英国牛津大学继续进行非洲研究。“英国与非洲之间的历史也有很密切的联系,而且英国的大学在非洲领域研究也很出色,相信在牛津大学会对我个人对非洲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像美国、英国、日本这样的国家会有很多人研究,但是非洲有很多国家都没有人研究。即使它很冷门,但是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研究做出一些贡献,推动中国和非洲的发展,哪怕改变身边几个人对于非洲的看法,我也觉得很满足。”

结语

距离毕业倒计时100天的时候,王天白开始在个人微博上记录“我的北大故事”。希望通过写100件事,记录自己在北大的本科生活。

从第一件事“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从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开始,这张通知书让之后四年中发生的一切成为可能。”到最新的第三十三件事“视频制作,在大学期间,自学了Adobe After Effects……漫长的渲染常因为一个微小的细节而需要重新来过,而这个过程教会了我,要更有耐心地去生活。”还有“参加运动会五千米长跑”、“组织读书会”、“参加模拟求职比赛”、“北大草坪音乐节”……每一件小事点缀在过去四年的回忆当中,每一次经历都成为促进他成长在燕园的营养。

“在北大的这四年,我找到了最好的感觉。无论是站在舞台上,还是在研究中,我一直很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台上的诗还是台下的远方,都是逐梦的地方。在北大,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