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邓堪伟:贫穷是起点不是障碍,财富是追求不是理想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曹龙彬 郭春皇 徐大荣 潘章勇 时间:2015-03-26

原标题:寒门学子创业“挖金”圆梦北大读博 2月28日下午,在徐闻县高速入口附近的一水果档口,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邓堪伟正在整理摆设的芒果。 潘章勇 摄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邓堪伟正在整理摆设的芒果。 潘章勇 摄

贫穷是我的起点,但不是我的障碍,财富是我的追求,但不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成长路上,有很多社会爱心人士帮助过我,我很感激,也很感动。我期待能够早日回馈家乡,奉献社会。——邓堪伟 “菠萝2块一斤,香蕉3块一斤,芒果4块一斤……”春节期间,在207国道徐闻段环城加油站附近,一专售徐闻特色水果的档口生意相当火爆,那个腰挂钱包,瘦瘦黑黑的小伙一边给客人称货,一边回答着客人的询问,忙得不亦乐乎。如果不是脸上挂着一副深度眼镜,你很难相信,他就是徐闻县唯一的北大博士生。

他叫邓堪伟,徐闻县南山镇海港村人,家庭贫穷的他面对巨额学费没有退缩,而是努力创业赚钱延续自己的读书梦。他曾在高校摆过地摊,假期回乡又卖起特色水果,此外还跑过业务,做过家教等等,得以坚持在北大硕博连读,演绎了寒门学子不寻常的成才路。

成长——

  小山村走出一位北大博士生

1991年,邓堪伟出生于海港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虽然家庭贫穷,但读过高中的父亲深明大义,坚持鼓励他们兄弟姐妹四人用功读书,争取用知识改变命运。“树争一面皮,人争一口气,人穷可不能志短。”这是他年幼时听到父亲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邓堪伟告诉记者,他读三年级的时候,家里穷得连学费都交不起,因此放学后多次被老师留堂催交学费。也许是人穷志不穷的缘故,他们兄弟姐妹学习成绩都很好,但最终因为穷怕了,家里只能维持他继续读大学,哥哥姐姐都是读初中或高中时被迫辍学。

虽然家里穷,但父母经常教导他们要与人为善、诚实做人。“有一次,哥哥和其他伙伴偷摘了别人家的芒果,父亲知道后把哥哥绑起来狠狠地打了一顿。从那件事后,我们都见识到了父亲一贯亲和背后的底线,从此我们再也不敢去摘别人的东西了。”邓堪伟说,从小受父亲为人处世的影响,他们都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学习,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小学六年级那年,他考上梅溪中学(徐闻重点中学),一举打破海港小学的记录。那天,他和父亲特别跑到恩师麦小婷的家表达谢意,因为当时他家穷得买不起资料,麦老师经常免费提供各种资料给他练习,在生活上还无微不至关心他帮助他。“遇到一个懂我的老师,充分激发了我的潜能。”谈及读书的经历,邓堪伟称是一个好老师改变了一个穷孩子的命运。

2010年高考,邓堪伟以徐闻县文科第三名的成绩考取西南政法大学职务犯罪侦查专业。在大学期间,他还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2014年3月的一天,邓堪伟考取北大博士生的消息传出,海港村再次沸腾,村里人纷纷跑到他家祝贺。面对这份喜讯,邓堪伟的父母却喜忧参半,因为贫寒的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已经负债累累,现在要供养一个博士生,谈何容易。面对父母的担忧,邓堪伟并不选择放弃,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早就培养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创业——

  高速路入口处卖特色水果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在2012年读大二期间,邓堪伟就跟同学合伙做生意。“在营销方面,我们在摆地摊的同时,还采取赞助学生社团的方式,让那些社团帮助宣传推广我们的产品,很快就抢占了市场。因为竞争激烈利润不高,也没赚到多少钱,但却让我感受到了创业的激情和成就感。”邓堪伟如是说。

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尝到了自强自立的甜头,邓堪伟更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先后跟同学合伙从事多项小生意,期间赚的钱也基本解决了生活费的难题。

读大学期间,在学好功课的同时,邓堪伟也在拼命赚钱。期间也意识到,又想立于不败之地,仅拼命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知识支撑。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2014年3月,他如愿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返回家乡徐闻后,因为距离开学还有半年时间,于是他又想到找一份工作赚点生活费。他先到徐闻一饮料经销点跑业务。因为能吃苦,脑子灵活,一个月就开拓了3家小卖部和超市的市场,为公司带来不错的利润,于是老板分给他百分之十的利润额,直至现在他还享受着这份福利。

创业不止步,用心觅商机。2014年5月的一天,他从好友邓理统的口中获悉,在临近徐闻高速入口附近有一个摊位,位置好,可以同时容纳十辆左右的大汽车停放。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良好的商机,可以租下来做点徐闻特产水果生意。说干就干,他们三个人合伙,租好场地后,马上开着三轮车到各个村庄收购本地菠萝蜜、木瓜等水果。“特别辛苦也特别有趣,个个干劲十足,最开心的是第一天就卖到几千块的销售额,在该街面遥遥领先。特别是春节期间,南来北往的车辆很多,我们的生意也相当火爆。”站在摊位前,谈及自己的创业经历,邓堪伟还难掩喜色。让他不舍的是,很快就要开学,他要返回北京读书,“摊位的事务又得麻烦合伙兄弟打理”。

小打小闹了一阵子,近日,邓堪伟又有了新的“航标”,正和同学开发一款网络法律咨询软件,准备进军电子商务行业。截至目前,负责开发软件的技术人员已经开发出APP软件模型框架;负责策划的已经完成了策划书的修改版;同时,软件的PPT演示版也初步形成。“我们软件命名为‘听讼’,源自于古语‘听讼秋毫,无讼是求’,旨在为网民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使他们能够和平解决争端。下一步,我们将寻求和清华、北大、人大等知名法学院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在听讼软件上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对于网络法律咨询,邓堪伟充满了无限憧憬。

感恩——

  “家乡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贫穷是我的起点,但不是我的障碍,财富是我的追求,但不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我的成长路上,有很多社会爱心人士帮助过我,我很感激,也很感动。尤其是徐闻县长梁权财先生和县工商联主席董遵秩先生,一直关心我鼓励我,可谓是我的人生导师。我期待能够早日回馈家乡,奉献社会。”邓堪伟说,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爱心义教,假期回来也经常参加徐闻大学生联合会的公益活动,比如为中学生做普法教育,为农村孩子义卖等等。日前,当他听说海港村筹款建造文化楼,虽然现在还是贷款读书,但他毫不犹豫就捐出2000元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此外,每年假期回来,他都不忘去看望曾经的恩师,也乐于为村民提供各种法律援助。在成长的路上,邓堪伟曾经得到社会的关爱,众人的帮扶;现在,他也尽自己所能去感恩家乡,回报社会。

 

人物简介:

邓堪伟,男,1991年生,广东湛江人。北京大学法学院2014级博士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