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已故儒学大师庞朴:仁心朴厚成大儒

来源:中国教育报 法帅 时间:2015-01-12

庞朴,1928年10月生于江苏淮阴,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专家、文化史专家。历任山东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副总编辑、《历史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儒藏研究中心总编纂、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于2015年1月9日逝世,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研究员陆扬在微博上得知消息后表示,“现在大家津津乐道九十年代后思想家退出,学问家进入,其实庞先生就是从文化热到学术热的重要人物,学术有大关怀。”去年逝世的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也曾评价庞朴道:“他是一个很杰出、很有创见的学者。”

11_副本

“世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同时又是三分的;统一是三分的统一,三分是统一的三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密码也正是一个‘三’字。”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虽然这一幅字仍然悬挂在客厅墙的正中,但手写这首诗的主人已经远去。

1月9日20时49分,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庞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山东济南去世。先生虽然驾鹤西去,但他在中华文化的诸多研究领域都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仍在熠熠生辉。

发现上古历法“火历”

熟知庞朴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能够为了真理而无所畏惧的人。1949年,年仅20出头的庞朴,就做了一件置生死于度外的事情:从蒋管区投奔到解放区。到了解放区,庞朴就留在了华东大学。后来,华东大学与青岛的山东大学合校,从此庞朴成为了山东大学的一员。

庞朴是以研究中国文化而成为名家的,殊不知,他今天治学的成就最初都是在私塾中打下的基础。在庞朴11岁的时候,日本占领了他的家乡,办了一些“新民小学”,实行奴化教育。庞朴及其家人坚决不去这种奴化学校,遂转入一个私塾中继续学习。“这或许是国家不幸诗人幸吧。”庞朴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五经只读了《诗经》),等等,就是在那时背得滚瓜烂熟的,由此启发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感性。

庞朴真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从1952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哲学开始的。两年后,庞朴毕业回到山东大学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庞朴认为,要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首先应该了解中国哲学思想,遂决定转到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但后来这却成为庞朴被批判的重要原因。

1971年,庞朴被下放到了曲阜。他的书都被贴上了封条。到曲阜后,庞朴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东西,那就是天上的星星特别多。地上没有书可念,他就念这个天书。于是,夏天的晚上,庞朴就搬把椅子,在操场上看星空。花了两年的时间,把漫天的星空都搞清楚了。没想到,庞朴看星星,却直接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火历。

庞朴的发现引起了天文学界的极大兴趣。中国天文史学界权威席泽宗就曾公开高度评价过庞朴的这一发现,并认为庞朴的这种做法,才是研究中国天文学史的正确方法。因为在他看来,现在许多研究中国天文史的学者用的都是西方的科学体系,这样中国很多天文史料都通通被削掉了,如此一来,中国天文史的研究就没法发展了。

掀起1980年代“文化热”

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出现,与庞朴对文化研究的重视和推动有莫大关系。1981年,庞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聘,担任《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出于职业的敏感性,庞朴发现中国当时极端缺乏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1982年,庞朴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应该注意文化史的研究》一文,率先发出重视文化史研究的时代呼声,引起学界的强烈反响,从而掀起了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序幕。

文化是什么?庞朴为此曾去拜访钱钟书先生。钱钟书说,你不问我的时候,我知道文化是什么,你一问我,我倒糊涂了。事实上真是这样,当时谁也搞不清楚文化是什么。1949年到1979年,30年里中国只出版过一本关于文化的书。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庞朴曾就文化学、文化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诸问题,数十次发表演说、撰写文章,阐述其对文化的各种思想认识,从而推动了文化研究热潮的前进。庞朴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可归纳为“一二三”:“一”就是一个定义,文化就是人化;“二”就是认为文化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两个属性;“三”就是文化有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三个层面。庞朴对于文化的定义、两个属性和三层结构的阐述,引起了学界的极大重视,成为探讨中华文化问题的重要理论指导。

庞朴特别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并认为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的最基本属性是它的民族性。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最后就会蒸发掉。满族就是一个例子。满族统治了全国,最后满族自己没有了。为什么?因为它的文化和它的民族分离了,满族文化失去了民族性,最后这个民族就没有凝聚力了。

“一分为三”探究中华文化

“他是一个很杰出、很有创见的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曾这样评价他。庞朴是中华文化研究的大家,不仅仅指其知识之渊博、见解之深刻,更是指他富有创新精神,往往能够独辟蹊径获得新解。

在庞朴诸多创见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中华文化密码“一分为三”的探究。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庞朴开始从文化现象入手,致力于中国辩证思想的研究,以解读中华文化密码。比如说,他从黄帝的传说开始,用黄帝的故事说混沌,用“伯乐相马”来谈认识论,从“庖丁解牛”谈实践论,通过一批出土文物(纺锤)来谈“玄”,运用几个上古文字来说“无”,如此等等,最后当然都要归结到中国辩证思维。

庞朴深深相信,中国文化体系有个密码,就是“三”。于是便用这个密码去开中国文化宝藏之锁,也用开了锁的宝藏文化来反证密码之存在。如《解牛之解》、《相马之相》等。古稀之后,庞朴开始对“一分为三”给出理论上的说明,于是有了《中庸与三分》等尝试。2001年,他开始撰写《一分为三论》,2003年出版,给“一分为三”研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庞朴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同时又是三分的;统一是三分的统一,三分是统一的三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密码也正是一个‘三’字。”

融所学与生活于一体

“庞先生是一位真正能够将所学与生活融于一体的人,他的生活看似平常,实则不然。”庞朴的学生、山东大学教授冯建国说。作为蜚声国际的学者、中华文化研究领域的大家,庞朴的学术成就令人仰止,哲思高明令人莫测。然而,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普通老先生,不过这可不是平常所理解的普通,而是经高明而后返回到中庸的普通。

在外人看来,庞朴的生活似乎很简朴,生活中的饭菜也是朴素得很,吃的都是市场上最普通的蔬菜水果、鸡鸭鱼肉什么的。庞朴自己曾有过这样的规定:每一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牙祭。这给庞朴的身体带来了莫大的好处,老年人整天担心惧怕的“三高”问题,从来没有发生在庞朴的身上。可以说简朴的后面却不简单。

有一天,他递给来访的学生一张报纸,说:“你看一下报纸中这些美术作品有什么问题没有?”这位学生接过来左看右看,始终没看出什么问题来。于是,庞朴指着其中的一幅画说:“你看这幅《荀子祭酒图》,画面上的几个人在举杯畅饮,根本不像荀子在讲学,祭酒可是今天所说的老师。这幅画本应展现的是荀子作为当时稷下学宫的学术领袖的风范,然而却被画者理解为一种喝酒畅饮的活动,实在不应该!”

有一次,庞朴在住院打吊瓶的时候,突然对来看望的学生说道:“闲来无事,我给你们上堂课吧,教你们怎么阅读古文。”学生们愣住了,没想到穿着病号服、躺在床上挂吊瓶的先生要现场开课。庞朴说:“你们知道《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段话吧?……”学生们围在旁边认真听起来。没见过这场面的医护人员及其他人纷纷驻足观看,一时成为病房里的一景。

庞朴还曾因身体乏力等问题住过几次医院。同医院打交道多了,庞朴发现中西医在治疗方法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于是,他给医院也下了个诊断:“中医是治病的人,西医是治人的病。”用简单的一句话,将中西医的本质区别指了出来。在同老中医交流自己的病情时,庞朴说自己的感觉是“麻而不木,肿而不胀”。大家知道,麻过了就是木,肿大了就是胀,庞朴对自己病情的描述真可谓精准。

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庞朴其人其学的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