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万门大学:童哲和他的理想国

来源:北京大学学生会 作者: 谢宇程阳 赵春山 赖坤元 刘子建 摄 时间:2014-10-31

2014年10月8日,万门大学成立两周年,没有特殊的庆祝。不同于两年前的大肆宣传,如今的万门似乎刻意地选择了低调。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童哲曾立志降低中国高等教育的门槛。两年后,这一目标被调整为降低中国教育的门槛。

童哲

童哲

北京华清嘉园一间百余平米的套间是万门大学的工作间、录课厅、会议室外加童哲的私人卧室。在互联网空间上,万门大学人人主页的关注量是13万,官网注册用户逾1万。

知识创造乐趣,你是你的大学。这一万门大学的办学理念,连同万门现有的11名全职员工,共同构筑了童哲的理想国。

万门大学的会议室不大。固定的物件有1块白板、1台电视、1台打印机,外加7台电脑、13把椅子和20多块硬盘……除了这些可以量化的物品,更多的是看不见也难以量化的讨论、会议和头脑风暴。

万门大学的会议室不大。固定的物件有1块白板、1台电视、1台打印机,外加7台电脑、13把椅子和20多块硬盘……除了这些可以量化的物品,更多的是看不见也难以量化的讨论、会议和头脑风暴。

只是希望能给别人一个学习的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说,童哲构想中的万门很像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民间翻版。

在北大未名BBS上搜索“童哲”,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一则账号的个性签名:未来的理论物理学家童哲,杰出的奋斗无业青年童哲。

作为这一账号的使用者,童哲有他高调的资本。

高三那年,他以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福建省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北大物理学院,又在大三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理论物理硕士。

2012年从巴黎高师毕业后,童哲被苏黎世工业大学录取,却瞒着父母买了回国的机票,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网络大学:万门大学,从此真的成为了他昔日个性签名里描述的那个“奋斗无业青年”。

童哲的目的很单纯。他在体会到国外大学课程带给他学习的乐趣后,深感中国大学课程的枯燥难懂,“我创办万门,只是希望能给别人一个学习的机会。”

“万门的意思是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优质的网络资源为自己打开千万扇门”,童哲如是解释万门大学一名的由来,并将其英文名命名为“One-Man University”,寓意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大学。

2012年10月,万门大学在人人网的公共主页正式开始运营。

童哲最初的想法是从他最熟悉的物理课程入手,在一年内录制完成所有本科和硕士物理课程的视频,力求简化但不失去物理的科学之美,其标准是使观众在完成学习后能通过大学本科和硕士相应物理科目的期末考。

他将这一计划写在他的日志《十年期人生企划书》中,作为实现自己宏大十年期目标的第一步。而他的终极目标则是将万门创办成一所实体性的民办大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童哲构想中的万门很像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民间翻版。

童哲并不否认这一点。他敬佩南科大前校长朱清时的魄力,但他也很快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和公办的南科大不同,出生草根的万门并没有任何资金来源与政策支持。万门的正常运营全依靠童哲自己的积蓄维持,原创性的课程大都由童哲一人录制完成,甚至是万门的推广也常常是童哲亲自上阵。

“做完了八个新院系图标,可以睡了。晚安。”这条发布在童哲个人主页的新鲜事显示的推送时间是4:12。四个小时后,童哲又一次登录主页向网友们问候早安。这一天,他还要录制一堂7个小时的视频课——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童哲展示万门大学的学生证。自2013年1月16日起,万门已发放超过十万学生证,每张学生证都拥有唯一的编号。在童哲看来,“这张学生证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用途,它更多的代表着一种认同。”

童哲展示万门大学的学生证。自2013年1月16日起,万门已发放超过十万学生证,每张学生证都拥有唯一的编号。在童哲看来,“这张学生证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用途,它更多的代表着一种认同。”

越开放,越进步

“其实我不希望大家叫我校长,这只是我的外号。”童哲在日志里这样写道。在他看来,自己最贴切的身份应该是“万门大学的发起人”。

2013年3月起,童哲开始在高校举办万门大学的交流分享会。他甚至腾出整个5月的时间马不停蹄地完成了全国30余所大学的巡回演讲。这次巡回演讲为万门大学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5月末,万门的人人主页关注量突破7万,旗下分设50余个分院系公共主页。

几乎与此同时,万门大学也受到了创办以来最大的质疑声。有网友撰文直指万门大学的高质量原创课程严重缺失、分院系管理员水平良莠不齐、运营模式难以持久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引发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对“万门只有童哲”的论断,网友甚至将“One-Man University”理解为童哲一个人的大学。

面对质疑,童哲也曾有过一些反应失当的回应,但他很快平静下来。

“越开放,越进步”,这是童哲在高校巡讲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确实这么做了。4月,万门大学公布了人人主页管理员名单;5月,童哲在万门大学人人主页上公布了他的个人电话,接受外界的监督。

巡回演讲即将结束之际,童哲写下《为了更开放的万门大学》一文,对网友提出的几点主要质疑作出集体回应。“其实我不希望大家叫我校长,这只是我的外号。”童哲在文中这样写道。在他看来,自己最贴切的身份应该是“万门大学的发起人”。

更开放的万门大学为发起人童哲吸引了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在一次高校巡讲会上,童哲遇到了刚刚回国的张明达和刘晓楠。他们中一位是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硕士,另一位是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他们都全职加入了万门,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童哲的左膀右臂。

走一步,看一步

4天高强度的课程无论对童哲还是对学员都是一场极大地考验。童哲和12名学员都坚持了下来。

“想做的事情很多,拥有的时间有限。”童哲对万门期待太多,以至于他“只能先采用最具可操作性的方式,先把东西放上去再说。”

2013年3月,万门大学正式向高校推广“万门大学x”项目。这一类似于美国非盈利机构TED旗下“TEDx”的项目并不局限于微演讲的形式。在最初的方案里,“万门大学x”项目包含演讲活动、讨论组活动和万门大学x分校三大部分。

随着高密度的宣传推广,数十个高校先后建立起各自的“万门大学x”社团,其中不乏复旦、交大、浙大、天大等知名高校。童哲的想法是赋予这些社团较多的自主度与独立性,但极低的准入门槛和宽松的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了各社团间水准的参差不齐。

当创建“万门大学x”社团的热潮散去,继续前行的只是少数。

2013年10月,“万门大学x复旦大学”举办万门论坛,邀请童哲和长三角几所高校的万门社团负责人共话“网络时代的大学精神”,并在11月制定“万门x复旦大学组织架构”,将社团细分为五个任务中心和一个顾问委员会。而此时,大部分高校的“万门大学x”项目则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如今,在人人网上依旧能搜索到万门大学54所分校的公共主页。除了少数几所分校仍在以极为缓慢的频率发布一些信息外,大部分分校已是名存实亡。

同样的尝试还有童哲于2013年7月开设的实体课——为期一个月的理论物理特训班。

“高等数学两天,线性代数两天,数学物理方法及概率统计四天,理论力学两天,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两天,量子力学与量子场论五天,电动力学两天,微分几何两天,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五天,共形场论两天,弦论两天,以及七场独立两小时物理讲座。”在开学前一天,童哲向12名报名参加特训班的学员发布最新的课程安排。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理想的高等教育模式,童哲说他愿意去实践他的那个版本。“一个月的课,活下来或上到死。”

34天高强度的课程无论对童哲还是对学员都是一场极大地考验。童哲和12名学员都坚持了下来。

在童哲的手机里通讯录里至今还保留着特训班的微信群和QQ群。两年间,群名始终不变是“理论物理特训班”,童哲和他的12名战友还时常在群里讨论物理问题,交流对万门发展的设想。

特训结束后,童哲将这次特训的视频上传到网上,作为万门大学视频教学课程的一部分。不过童哲却决定以后不再开设实体性的课程,原因是实体课视频的录制质量难以保证。

“先走一步看一步,接着大家就会有反馈和建议,帮助我们慢慢完善改进。”童哲愿意尝试,也愿意改变。

名片上,童哲的职务标注的是万门大学校长。他最大的职责是为万门寻找合适的教师。

名片上,童哲的职务标注的是万门大学校长。他最大的职责是为万门寻找合适的教师。

现在的万门是社会企业

童哲也开始反思,仅依靠理想与激情,用个人积蓄做公益或许并不能长久。万门需要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2014年1月17日,万门大学独立网站上线。新网站并未移植万门人人主页庞大繁杂的信息,仅提供为数不多的几门课程。有网友对此颇有微词,认为网站的课程容量和“大学”的名号相距甚远。

一路走来,童哲有他自己的判断。他相信,万门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提供免费的原创性高质量课程。

路需要一步一步走。有些时候,可能意味着一个人的独行。

2月,万门核心团队的成员张明达和刘晓楠离开万门大学独立创业。“他们想做的是类似教育淘宝式的平台,帮助学生快速找到一对一的辅导老师。”童哲支持两位好友的选择,但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理念,“我还是想做好万门。”

童哲也开始反思,仅依靠理想与激情,用个人积蓄做公益或许并不能长久。万门需要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一直以来,童哲对外界的投资很谨慎。他希望万门是公益、免费的,害怕因捐助而随之带来的商业广告。直到那时,万门大学唯一接受的一笔资助是昔日做高校巡回演讲时,南科大校长朱清时亲自打到童哲卡里的。“万门大学是年轻人才敢做的梦。”朱清时说,“这是长辈给小辈的压岁钱。”

2014年4月,人人公司宣布投资万门大学,为万门大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童哲与人人公司的协定,万门的团队保持自身独立性,只负责课程内容的提供。同时,人人旗下的56网为万门大学提供无广告课程视频播放。 “万门大学得到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次帮助。”新闻公布当天,童哲在日志里写道,“不得不说,这是我本人迄今人生路径上最有意义的时日。”

5月,童哲正式成立在线教育公司,并要求三位好友:杨朔、李飞龙和林丹加入万门。“现在的万门大学是一个社会企业,我们都是这个新企业的全职成员。”童哲并不认为只有公益机构才能做公益,“免费公益的路线一直是万门坚持的,我们是社会企业中的社会企业。”

杨朔是童哲多年来的好友,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毕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在朝阳CBD一家奢侈品公司工作。一天童哲找到了杨朔,提出希望她能来万门来教授法语课程。他们谈了整整一个下午,而这个下午也改变了杨朔的人生轨迹。第二天,杨朔辞去工作,正式出任万门大学的法语老师和万门课程组负责人。

杨朔在万门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万门是一项非常有理想的事业。现在,我要负责全部课程的整体把握和设计,我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经过两个月的探索,童哲和他的团队已经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机位、录制和剪辑规范。如今的万门大学已经拥有了四个录课厅,并配置了投影仪、多角度摄像机和“绿幕”。

经过两个月的探索,童哲和他的团队已经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机位、录制和剪辑规范。如今的万门大学已经拥有了四个录课厅,并配置了投影仪、多角度摄像机和“绿幕”。

未来六个月内要做的就是全面铺课

“童哲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一位了解童哲的员工说,“他有理想,但从不空谈,他有自己的一套计划。”

整个7月,童哲和他的团队都忙着在华清嘉园的录课厅内探索机位、录制规范和剪辑问题。在名片上,童哲的职务标注的是万门大学校长。他最大的职责是为万门寻找合适的教师。

9月,万门大学正式面向社会招募全职员工。童哲说他认识的人并不算多,但幸好他的热情和真诚常能打动那些同样有理想的优秀教师。“现在已经有很多很棒的老师加入了万门课程的录制。比如意大利语的课程由北外的任课老师录制,抽象代数的主讲人是耶鲁的在读博士,英语课由毕业于UCLA的AMY讲授。”万门大学的全职员工目前已有11人。

如今,万门大学网站上的课程不止局限于大学课程,而是分为:大学、中学、语言和甜点四类。万门定位也由“降低中国高等教育的门槛”调整为“降低中国教育的门槛”。

“曾经我想专做高等教育,但在实践中发现这些课程的受众很小,并不适合万门。而且国外的Coursera、edx和国内的北大清华公开课比我们有更好的资源和条件。”童哲并不认为万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目前市面上用中文讲授的普及型课程仍是稀缺。”童哲说,“万门要做的正是高质量、免费的普及型课程。”

“未来六个月至一年内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尽可能多地铺设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谈后续的发展。”作为万门大学课程组负责人,杨朔不愿想太远的未来,她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

童哲也同样变得低调务实。虽然他仍经常在人人刷屏,但更多的是尽校长的义务发布一些万门大学的招聘启示。“曾经有很多人不理解万门,但今年万门的网站和App上线后,质疑的声音小了很多。”童哲已慢慢认清万门的发展方向,“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万门需要踏实地把课程做好。”

“童哲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一位了解童哲的员工说,“他有理想,但从不空谈,他有自己的一套计划。”

童哲还有许多计划等待实现。他希望能出版一本书,名字暂定为《最小派》。书的内容是一个人在发达的现代社会顺利生活值得知道的最少知识预备集,目标是“让20岁的自己相见恨晚”。童哲说他觉得当年的自己一定需要这样一本书帮助他厘清社会,在面对当时觉得繁杂的社会现象时做出基本的合理判断。童哲已经写好了这本书的序言和目录,但目前繁重的工作让他还无暇后续的写作。

在童哲的博客上,有这样一句话:长期以来,我的计划绝大多数无法实现,但是,正如这句话说的那样——如果A计划宣告失败的话,你要记得:字母表上还有其他25个字母。